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野生莧菜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野生莧菜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莧菜,中藥名。為齒葉莧、反枝莧的全草或根。齒莧分布在全國各地;反枝莧分布於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山東、臺灣省、河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利尿的功效。用於痢疾、腹瀉、疔瘡、毒蛇咬傷、蜂螫傷、小便不利、水腫。

野生莧菜的食療作用

1,促進血液凝固:野生莧菜含有豐富的鐵和鈣,能促進血液凝固功能,提高造血功能,增加人體血紅蛋白量。

2、補鈣:野莧菜中含有非常豐富的鈣,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非常有好處,而且野莧菜中的鈣非常容易被人體吸收,促進牙齒和骨骼的生長發育。老年人還可以吃野莧菜,增強骨骼健康,預防骨質疏松。

3、減肥:經常食用野莧菜可以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防止便秘,起到減肥的作用。

4、補鐵:經常食用野生莧菜還可以防止人體缺血,特別是對於貧血的人,補鐵的效果非常明顯,這是因為野生莧菜中所含的鐵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藥用部位:全草或根。

性味:甘,微寒。

歸經:大腸、小腸歸經。

功效:清熱解毒,利尿。

主治:用於痢疾、腹瀉、疔瘡、毒蛇咬傷、蜂螫傷、小便不利、水腫。

相關兼容性

1,治痢疾:莧菜30g,車前子15g。用水煎服。(河南中草藥)

2、治痔瘡腫痛:鮮野莧菜根30-60g,豬大腸1段。用水煎服,飯前服用。

3、黑魚癤子的治療:將新鮮的野生莧菜葉和鹽搗碎,敷於患處。(2-3個方子出自福建中草藥)

劑量

內服:煎服,9-30g;倒果汁。外用:適量,搗實。

註意事項:氣虛、寒濕、慢性痢疾忌用。

采集加工:春夏秋三季采收,洗凈,鮮用。

形態特征

1,齒莧,壹年生草本,10-30厘米高,全部無毛;莖匍匐和上升,從基部分枝,淺綠或紫紅色。葉片卵圓形或菱形橢圓形,長1.5-4.5厘米,寬1-3厘米,頂部凹陷,1芒尖,或微小而不明顯,基部寬楔形,全緣或稍波狀;葉柄長1-3.5厘米。花形成腋生的花簇,壹直長到下部葉的葉腋,那些生在莖和枝末端的花形成直立的穗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苞片和小苞片長圓形,長度小於65438±0毫米;花被片長圓形或披針形,長1.2-1.5毫米,淡綠色,頂端尖銳,邊緣內折,背面中脈突起1;雄蕊稍短於花被片;柱頭3或2,果成熟時脫落。胞果扁圓形,長3毫米,不裂,稍皺縮,近光滑,超出宿存花被片。種子呈環狀,直徑約12 mm,黑色至暗褐色,邊緣呈環狀。花期7-8月,果期8-9月。

2、反枝莧菜又名:西鳳谷、紅莧菜。壹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有時超過1米;莖直立,粗壯,單或分枝,淺綠色,有時具紫色條紋,稍鈍,密被短柔毛。葉片菱形卵圓形或橢圓形卵圓形,長5-12厘米,寬2-5厘米,尖尖或凹尖,小凸尖,基部楔形,邊緣全緣或波狀,兩面和邊緣被柔毛,下面有密毛;葉柄長1.5-5.5厘米,淡綠色,有時淡紫色,具柔毛。圓錐花序頂生和腋生,直立,直徑2-4厘米,由多數穗形成,頂生穗長於側生穗;苞片和小苞片鉆形,長4-6毫米,白色,背面有1龍骨狀突起,頂端有白色穗狀突起;花被片長圓形或長圓形倒卵形,長2-2.5毫米,薄膜狀,白色,中脈1淺綠色,頂端尖或凹,突起;雄蕊比花被片稍長;柱頭3,有時2。胞果扁圓形,長約65438±0.5毫米,環狀橫裂,薄膜狀,淡綠色,被宿存花被包裹。種子近球形,直徑65438±0mm,褐色或黑色,邊緣鈍圓。花期7-8月,果期8-9月。

藥材性狀

1,齒莧,主根直。莖長10-30cm,基部分枝,淺綠色至深紫色。葉片皺縮,展平後呈橢圓形或菱形,長1.5-4.5厘米,寬1-3厘米,頂端凹陷,有1芒尖,或不明顯,基部寬楔形;葉柄幾乎和葉片壹樣長。斯派克。胞果扁球形,不裂,近平滑。輕微的呼吸,淡淡的味道。

2.反枝莧有直的主根。莖長20-80厘米,稍鈍,具短柔毛。葉片皺縮,菱形卵圓形或展平後橢圓形,長5-12cm,寬2-5cm,頂端微凸,具小凸尖,兩側及邊緣具柔毛;葉柄長1.5-5.5厘米。恐慌。胞果扁球形,開裂。氣徽,淡淡的味道。

  • 上一篇:“秋”加偏旁部首可以構成哪些新詞?新單詞可以和什麽單詞組合?
  • 下一篇:偏方鼻煙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