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0%補骨脂酊或碎石粉摩擦。
口服百令片者,外用百令酊。
補骨脂30g,菟絲子、蒺藜、當歸尾65438±00g,紅花、僵蠶6g,用60%米酒(或75%酒精)65438±020ml浸泡,l周後取汁外敷。。
局部區域應定期暴露於陽光或紫外線下。
-
白癜風的其他療法
該病也可用針刺治療:局部叩診並用梅花針點刺,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白癜風不傳染。
壹、內外兼治法
中醫通常通過辨證治療白癜風。壹般來說,由於患者的體質不同,白癜風的病因也不同,所以治療方法也不同。
1,補氣血法
患者氣血虧虛,風邪侵襲,營衛不和。多屬於白癜風穩定期,主要表現為白斑淡、乏力、面色蒼白、舌淡、脈沈細澀。
治療宜補益氣血,祛風活血。
尚等制方ⅱ(黨參15g,黃芪20g,白術10g,茯苓20g,丹參20g,紅花10g,當歸10g,防風10g,白芨)。兒童少用。面部有白斑者,頭部柴胡10克或白芷10克,羌活10克或川芎10克,項部葛根20克;10g續斷加腰;上肢加姜黃10g;下肢牛膝10g;頭發泛發者加威靈仙10g;晚期加烏梅10g,五味子10g,同時外用氮芥酒精或補骨脂酊,每日2-3次。共治療白癜風84例,治愈17例,總有效率78.57%。
2.補益肝腎法
患者肝腎陰虛,氣血不和,皮膚失養。病程長,白斑呈局限性或全身性。頭發變白,皮膚幹燥,伴有頭暈耳鳴。腰膝酸軟,舌紅少苔,脈弱。
治療要補益肝腎,活血祛風。
俞[2]采用內服中藥與局部外用藥物相結合的治療方法,內服制成“滋補肝腎消白湯”(當歸、赤芍、川芎各65,438±00g,女貞子、補骨脂、黃芪各65,438±05g,何首烏、蒺藜、黑芝麻各30g,柴胡、防風。面部白斑,白芷或川芎10克,頭部白斑為羌活10克或佐佐木10克,頸背部白斑為葛根10克,腰腹部白斑為續斷10克,上肢白斑為桑枝10克。下肢白斑加牛膝或獨活10g,泛發性白斑加威靈仙10g,晚期白斑加烏梅10g,五味子10g。外用,用復方補骨脂酊、烏梅酊或氮芥酊外敷,每日2~3次。治療白癜風90例,治愈19例,顯效40例,有效210例,有效率為88.8%。
邢等[3]用補腎活血祛風湯(制何首烏。黑芝麻30g,白蒺藜、熟地黃、幹地黃20g,當歸、白芍15g,牡丹皮、赤芍12g,川芎15g,防風650g。用荊芥12g、桑葚20g、浮萍12g、丹參20g、旱蓮草30g治療白癜風36例。總有效率為75%。
王[4]用祛風清板湯(黑芝麻30g,黑桑椹、補骨脂20g,當歸15g,丹參、蒺藜20g,何首烏20g,紅花10g,防風10g,川芎15g)配合外用方劑(金錢草)。冰片2克,60o白酒500克浸泡壹周,外敷,每日早晚兩次擦患處,並增加日照。治療白癜風41例,總有效率為80%。
3.祛風通絡法
患者患有風濕病侵襲、不利經絡和皮膚營養不良。發病和蔓延迅速,白斑多發生於頭部或全身,局部瘙癢,苔薄白,脈浮。
宜祛風除濕,活血化淤。
鄒等[5]用祛風血通絡丸(蒺藜80克、蒼術50克、苦參40克、麻黃50克、白鮮皮80克、墨旱蓮100克、皂角80克、桃仁80克、紅花80克、檀香40克、莪術80克、生地65430克各壹粒。黑芝麻100克、赤芍80克、補骨脂80克、川芎80克、桑螵蛸80克、當歸80克、桑椹子100克,均研細末煉蜜為丸)內服,小兒減半服用。共治療白癜風113例,其中65例減少l/2以上,22例減少?在~ 1/2之間,其表觀效率為58.3%。
4、行氣活血法
患者多為氣滯血瘀,臨床表現為大小不壹的斑或片狀,邊緣清晰光滑,四肢沈重疼痛,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脈澀。
治療要行氣活血。
張[6]口服消斑湯(當歸尾15g,丹參18g,牡丹皮15g,赤芍12g,姜黃12g,紅花12g,桂枝10g。豨薟草12g、何首烏15g、白鮮皮15g、蛇床子12g、甘草6g;水煎服,小兒酌情減量。每日1劑,15日1療程,間隔10日第二療程),外用“消疤液”(取木粉30g、蛇床子30g、紅花30g、白花蛇3條、生姜50片、麝香3g、蟾酥2g)。用75%酒精500毫升浸泡,密封於瓶中,3周後過濾),配合梅花針刺患處(同時外用“消疤湯”,每日1次,15次為1療程,10天後再進行第二療程)。治療白癜風120例,總有效率為86.8%。
5.疏肝理氣
患者多為肝郁氣滯。臨床表現為白斑,無固定部位,顏色有明有暗,常隨情緒變化而加重。常見於女性,常伴有胸悶、發熱、煩躁、月經不調、乳汁結塊,苔白,脈細。
治療宜疏肝理氣。
印石[7]自擬方煎服(炒柴胡、白芍、香附、當歸、防己、蒼耳子各65438±05g,川芎20g,蒺藜45g,炙何首烏、自然銅各30g,紅花、補骨脂各65438±00g)。頭部和面部加入升麻和白芷;胸腹毛用瓜蔞、郁金;下肢和牛膝中的毛發;肝腎陰虛者加墨旱蓮、黑芝麻;血瘀明顯者加水蛭、丹參。每劑藥煎4次,每日2次,留少許藥汁用紗布浸泡,每日擦4-5次。治療白癜風56例,總有效率為88%。
第二,局部外治
近年來,中醫藥局部外用治療白癜風的報道有所增加。主要制劑有酊劑、浸劑、散劑、軟膏劑等。由於它們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療效迅速而肯定,尤其是局限性白癜風。
張等[8]制成復方“補骨脂酊”(補骨脂300g,烏梅150g,黃連100g,用95%乙醇1000ml浸泡兩周,取濾液),外敷患處,每日3-4次。治療白癜風48例,總有效率為65.2%。
王[9]用自擬復方“補骨脂酊”(補骨脂200g,骨碎補100g,黑芝麻50g,石榴皮50g,白芷50g,虎耳草50g,75%酒精1000ml。將上述中藥粉碎,用酒精浸泡7天,去渣,密封在玻璃器皿中;對45例白癜風患者進行皮損處外敷治療,每日2 ~ 3次,外敷後在陽光下照射10~20分鐘,30天為壹個療程。總有效率為88.89%。
楊[10]自制“酊”(取中藥補骨脂100克、白芷20克、紅花20克、當歸20克,用50%酒精500毫升浸泡,密封壹周。每天下午3~4點,在太陽外擦患處。夏秋季兒童曬太陽3 ~ 5分鐘,成人曬太陽5 ~ 10分鐘;冬春季節,兒童曬太陽5~10分鐘,成人曬太陽10~15分鐘,10天為壹個療程。在治療過程中,皮損可出現潮紅、瘙癢、疼痛、丘疹或皰疹。如果皮疹嚴重,可停用3~5天,外用消炎藥膏。好轉後繼續用藥水塗抹三個療程。)外用治療白癜風80例,總有效率70%。
參考資料:
/question/664240.html
方1
由1塊老姜和適量白酒組成。
用法生姜蘸酒,慢慢擦在患處。
適應癥:白癜風。
方2
由補骨脂30克,高度白酒100 ml組成。
用法浸泡1周後,將藥酒塗於患處,每日兩次。
適應癥:白癜風。
方3
由1牛胎盤和適量黃酒組成。
用法:焙幹腌制,細磨,黃酒沖服,分三次服用。
適應癥:白癜風。
方4
補草補酒。
用法:將酒炒熟,焙幹,研成細粉,每次5克,每日2次,送黃酒。
適應癥:白癜風。
方5
無花果葉、燒酒適量。
用法無花果葉切細,用酒浸泡7天,用酒擦患處,每日三次。
適應癥:白癜風。
方6
由烏梅肉50克、骨裏層脂肪60克、白酒適量組成。
用法:浸泡2周,每日3次,外敷患處。
適應癥:白癜風。
方7
補1塊姜。
用法:切下1片,擦在患處。用姜汁搓千後,切下1片,搓至皮膚溫熱,每日3 ~ 4次。
適應癥:白癜風。
方8
包括生姜汁、貝母、天南星。
使用後將兩味研成細粉,與姜汁調成糊狀,敷於患處。
適應癥:白癜風。
方9
包括姜汁、貝母和百部。
用法同上。
適應癥:白癜風。
方10
生姜汁成分適宜,附子和硫磺等量。
用法同上。
適應癥:白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