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緩解和治療胃痛、腹痛、腹脹、惡心、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潰瘍、黃疸、胃脹等。中脘穴可以緩解腸胃不適,調理胃痛、腹痛、腹脹。
3.緩解和治療腸鳴音、腹瀉、便秘、便血、脅痛和慢性肝炎;
4.緩解和治療喘息,惡心,痰多,咳嗽和哮喘,失眠,急躁,癲癇,屍體暈厥,子宮脫垂,蕁麻疹,食物中毒和燒心。按摩中脘穴還可以治療惡心、痰多的問題,還可以改善失眠的問題。
2按摩中脘穴的正確方法傳統的按摩方法是按摩中脘穴3-5分鐘,長時間按摩。可改善黃疸、頭痛等。
雙手相對點按。如果另壹只手不方便,可以用壹只手,但是壹只手指的力量很弱,不容易點這個穴位。因此,至少要用兩個手指。脹氣胃痛的可以點壹下,會疼,然後打嗝。妳要用力按壓,堅持3-5分鐘。
點揉法:伸出雙手食指和中指四指,並攏。點他們中脘穴,用力往下點,用自己能承受的力度。保持10秒,然後放開,再點,再放開,直到癥狀緩解。
揉掌法:將手掌或手根部放在中脘穴上,按揉。中醫裏順時針是補,逆時針是瀉,壹般指肚臍周圍,所以不用考慮補和瀉。
特別提醒:中脘穴孕婦禁止按摩。
3中脘穴配伍效應為1,中脘穴配百會穴、足三裏穴、神門穴治療失眠、冒失;漢中、天突、豐隆穴治療哮喘:
2.中脘配合梁丘、下巨虛治療急性胃腸炎:
3.中脘穴配合肝俞穴、太沖穴、三陰交穴、公孫穴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焦、兩門穴(電針20分鐘)治療膽道蛔蟲病;
4、中脘穴配合陽池穴、細胞門、子宮穴(針灸均可)治療腰痛、痛經、月經不調(子宮異常);
5、中脘穴配合氣海穴、足三裏穴、內關穴、百會穴治療胃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