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結腸炎和腸易激綜合征病程長,治療難度大。西醫主要用抗生素消炎、止痛、抗感染。根據中醫整體觀念,從不同角度治療不同病因,發揮中醫辨證論治優勢,故療效顯著。由於本病具有虛實夾雜、寒熱錯雜的特點,可以調理患者的肝、腎、脾、胃,增強人的體質,從而達到抗病毒的目的。清熱消炎的吳茱萸、肉桂、黃連、黃柏,通便的赤石脂、五倍子可相應選用,對慢性腹瀉標本兼治,起到止瀉的作用。
中醫內治
1.肝氣侵脾型:情誌變化後出現泄瀉,表現為胸脅脹滿疼痛,腹痛泄瀉,泄瀉後疼痛減輕,大便不暢,苔薄白,脈細。方藥逍遙散合痛瀉要方方耀加減。加入白芍、炙甘草止瀉,加入檳榔、焦三仙補虛補虛。
2、脾虛夾濕:表現為乏力、納差、腹瀉、大便不消化、舌淡苔白、脈緩。用沈淩白術散或香砂六君子湯加減。加入桂皮和加工過的生姜放涼;微熱與黃連、黃芩、炮姜配伍,寒性溫。
3.脾腎兩虛:為該病的嚴重難治期,病程較長,表現為畏寒、面色蒼白、腰膝酸軟,黎明前腹瀉伴腸鳴,或滑瀉,舌淡、苔白滑、脈弱。本方以申思丸、李連湯加減。將幹姜換成加工過的生姜,在相同溫度下,將烏梅、芡實、烏藥加入腸內。
4.濕熱下註型:發病初期和發病時以發熱、腹痛、急性腹瀉、紅、白、粘、凍狀腹瀉或膿血為特征,舌紅苔黃膩,脈滑。該方以白頭翁湯、芍藥湯加減。加入熱重量的金銀花和紅藤;加入厚樸和蒼術的濕重。
中藥灌腸療法
1、菊花30g、白術15g、防風10g、甘草10g、白芷8g、稻殼15g。便血重時,加適量防風炭和雲南白藥,大面積潰瘍者加雷公藤6g。煎煮後用雙層紗布過濾去渣,然後濃縮至60 ~ 80 ml,並保留藥液灌腸,每晚1次,以7 ~ 10天為1個療程。
2.黃芪、白術、丹參、白芍各20克,黃連、黃芩、側柏葉、防風各65438±05克,金銀花、連翹、白芨、生地各65438±00克,煎煮三次,每次250毫升,分三次750毫升,其中250毫升在早餐和午餐前服用。
3、苦參30g,地榆15g,槐花15g。煎煮濃縮至100 ~ 250 ml,將6克珍珠粉溶於藥液中,保留灌腸。若腹痛明顯,可加沒藥、莪術,行氣活血,散瘀止痛;若大便次數增多,結腸水腫明顯,可加生薏苡仁利尿消腫,健脾止瀉,清熱排膿。
4.生蒲黃10克,仙鶴草、敗醬草、乳香10克,沒藥6克,煆龍骨10克,生牡蠣10克,赤石脂10克。將上述藥材煎成200毫升藥液,每晚睡前灌腸。15天就是1個療程。
5.將蛤蚧研末,與白芨混合,煎成粘稠湯保留灌腸,每3天1次,5次為1個療程。另外將蛤蚧、白芨研成膠囊,每次2-3粒,灌腸間隔期服用,1個療程後再服用2周。其他西藥在治療期間可以停用。中藥灌腸應在每晚睡前進行,灌腸前應排空大便,藥液溫度以36℃ ~ 39℃為宜。
中藥灌腸治療結腸炎,可使藥物直達病變部位,同時還能起到局部沖洗、清潔的作用,從而達到止瀉、消炎、解痙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和代謝、增強腸道免疫功能、促進潰瘍愈合的目的。
業務事項
保留灌腸應在睡前進行,並提前指導患者排空大小便,在靜臥約15分鐘後進行灌腸。操作者應輕、慢、軟,以減少管壁對腸黏膜的刺激。
l)體位:服藥時,患者應取左側臥位。給藥後應保持雙膝、胸部平臥半小時,然後取左側臥位和右側臥位,雙臂要擡高。給藥後壹般應靜臥數小時,以減少因腸粘膜受刺激和腸蠕動增加而引起的痙攣,防止藥液過早排出。痙攣緩解後,可以適當運動,促進藥液盡快吸收。病變在直腸下端,下床活動可以早壹點。
2)導管插入深度:壹般以插入15 ~ 30cm為宜。如果太淺,藥液會外滲,使劑量不足,不便於保存,影響療效。如果太深,容易損傷腸黏膜的摩擦力,加重病情。
3)用量:灌腸量因人而異。如果病變靠近肛門,範圍小,灌腸要少。反之,如果病變較寬,灌腸宜多,不宜多,否則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壹般每次100 ~ 150 ml為宜。對於病變較高的患者,可酌情增加劑量至200ml左右;註意劑量應由少逐漸增加,並根據患者的適應能力逐漸增加。
4)藥液保留時間:保留時間越長,療效越好。所以要求藥液至少保持4小時。最好是晚上睡前吃藥,壹直吃到第二天早上。或者用粉的時候可以加入適量的藕粉做成糊狀,留著效果比水溶液好。
5)液體溫度:壹般來說,液體溫度應保持在40℃左右,但要因人因時制宜。如果冬天溫度要高,可以在45℃左右;夏季溫度要低,可以在38℃左右。濕熱瘀阻者,藥溫低,虛寒證者,藥溫高。
6)療程:壹般兩周為壹個療程,休息兩天後繼續使用。療程的長短與復發率有很大關系。所以在治療過程中,在服用效果後,還是要堅持壹段時間,以壹個月為壹個療程。壹般在服藥2-3個療程後,灌腸的頻率會逐漸減少,從每天壹次減少到隔天壹次或壹周兩次,直至停藥半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