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方由升麻60克、漏蘆90克、黃芩90克、梔子30克、芒硝50克組成。
用法:先將升麻、漏蘆、黃芩、梔子研成粗粉,每次取65438±05g,用65438±0000ml水煎至600ml,去渣,加芒硝6g,攪勻,用紗布蘸藥液洗凈患處。每天洗兩次澡,每次20分鐘。
功能清熱涼血,解毒消腫。
適應癥丹毒
說明升麻能散風熱解毒透疹,與漏蘆、黃芩、梔子配伍能清熱涼血解毒,芒硝能軟堅消腫。
第二方由大青葉30克、生地10克、升麻15克、石膏、黃芩、犀角屑(水牛角代)、茭白、梔子、大黃組成。
用法:將藥* * *研成細粉,每65,438+05 g加2000ml水和50 ml竹汁至65,438+0,500 ml,去渣,用紗布蘸藥水沖洗患處。每天兩次,每次20 ~ 30分鐘。
功能清熱涼血,解毒消腫。
適應癥:丹毒嚴重。
說明大青葉能瀉肝火,涼血解毒,能治小兒疳積,丹毒。與生地等藥合用,效果更佳。
方三由200克大蒜組成。
用法將大蒜放入水中煮半桶,放入木桶中,趁熱熏制患肢(用被子蓋好)然後溫洗。每晚熏洗1次,每次20 ~ 30分鐘。
功能:解毒祛濕,通經活絡。
適應癥下肢復發性丹毒。
說明大蒜可以解毒,消炎,殺蟲。藥理研究還表明,大蒜中含有的揮發性物質對多種細菌有很強的殺滅作用。
配方4由黃連30克、黃芩90克、黃柏90克、大黃90克組成。
用法:將1 000 ml水加入藥物中,煮沸並濃縮至500 ml,冷濕敷並清潔患處。每天兩次,每次30分鐘。
具有清熱解毒、祛濕消腫的功能。
適應癥丹毒
說明黃連瀉心火,瀉中焦之火;黃芩清肺熱,瀉上焦之火;黃柏瀉下焦之火,大黃瀉三焦之火,向下傳導熱量,從而達到清熱解毒的作用。
吳芳由新鮮烏桕葉、新鮮樟樹葉、松針各65克和生姜30克組成。
用法:將藥切碎煎服,每晚熏洗1次。
功能:解毒祛濕,通經活絡。
主治:丹毒已成大足風。
說明烏桕葉味苦,微溫,有祛濕活血的作用。樟樹葉和松針都有祛風除濕殺蟲的作用。生姜有很強的殺菌消炎作用。諸藥合用,可達到解毒祛濕、通絡活絡的功效。
防柳由鮮野菊花葉、鮮蒲公英和鮮紫花地丁組成。
用法:將上述藥物煎服10分鐘,取汁沖洗患處。每次30分鐘,壹天兩次。
清熱解毒的功能。
適應癥丹毒
說明野菊花葉具有祛風清熱、消腫解毒的作用,蒲公英是外科治療丹毒的重要藥物,紫花地丁也具有解毒的作用。
方芪由馬齒莧100g(鮮馬齒莧500g)組成。
用法:將馬齒莧用清水洗凈後,加入2 000 ml水,煎煮2 0分鐘(鮮藥煮沸10分鐘),過濾去渣。然後用幹凈的紗布蘸藥水擦洗患處。每次20 ~ 40分鐘,每日2 ~ 3次。
清熱解毒的功能。
適應癥:各種類型的丹毒。
說明馬齒莧性味酸寒,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的作用。藥理研究也表明,本品確實具有良好的抗炎和殺菌作用。
方巴由蒼術、黃柏、板藍根組成。
用法:水煎取汁,洗凈患處。每次20分鐘,每天3次。
功能清熱利濕,解毒。
主治下肢丹毒。
說明處方中蒼術、黃柏清熱燥濕,板藍根味苦寒,涼血,可用於治療熱毒斑疹、丹毒。
方酒由紫草25克、防風25克、紫荊皮25克、升麻和赤芍50克、貫眾10克、當歸和白芷10克組成。
用法:將藥材煎汁,擦洗患處。每天兩次,5 ~ 10天為1個療程。
功能:解毒祛濕,通經活絡。
適應癥:慢性丹毒。
說明紫草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涼血的作用,所以歷代醫家都將其作為治療痤瘡皮疹的重要藥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
處方由防風、荊芥、黃柏、苦參各30克,重樓、大青葉各20克組成。
用法:加水半盆,煮沸5分鐘,將藥液倒入盆中,溫熱時用浸過藥液的毛巾擦洗患處。每天早晚1次。每次洗15 ~ 30分鐘。
功能清熱瀉火,利尿解毒。
適應癥兒童丹毒。
結果表明,防風和荊芥是處方中的主要藥物。輔以清熱燥濕的黃柏、苦參,瀉火毒的大青葉清,解毒生瘡的重樓。
十壹方構成黑豆適量。
用法:將黃豆浸泡取汁,洗凈患處。
具有祛風、活血、解毒的功效。
適應癥兒童丹毒。
說明大豆味甘,有祛風、活血、解毒的作用。生食可解毒,外敷可消癰消腫。本方用其煎劑洗患處,祛風解毒,活血消腫,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處方12由適量生芝麻油組成。
用法:外洗患處。
功能解毒止痛。
適應癥兒童丹毒。
說明麻油,即芝麻油,具有清熱解毒,潤燥解毒,止痛消腫的作用。塗於患處,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使局部紅腫熱痛癥狀消失。
配方13由適量的生洋蔥汁組成。
用法:用洋蔥汁清洗患處。
功能祛瘀解毒。
適應癥火焰丹毒從頭開始。
說明洋蔥汁具有祛瘀解毒的作用,藥理研究表明洋蔥對多種致病菌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