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Rehmanie丸的八種成分
概述八味地黃丸是方劑名稱,同名方劑大概有七個。
4《傅青主婦科產後匯編》卷以上八味地黃丸4.1處方山茱萸、山藥、牡丹皮、茯苓各24g澤瀉15g地黃24g五味子15g炙黃芪30g。
山茱萸、山藥、牡丹皮、茯苓、熟地黃、澤瀉、五味子、炙黃芪[1]。
4.2制法為末,煉蜜為丸【1】。
4.3功能主治產後出汗[1]及血塊。
4.4八味地黃丸[1]用法用量每晚。
每次10g,用溫開水沖服。
4.5註意避免風寒,不要使用利尿劑。
4.6禁忌癥應避免風寒,且不使用利尿劑。
5《辨證論治與優克規範》載地黃丸八方,載《辨證論治與優克規範》載地黃丸八方,即《金匱要略》腎氣丸。
5.1八味地黃丸別名有腎氣丸、崔氏八味丸、八味丸、附子八味丸、八味腎氣丸、八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桂附八味丸、桂附地黃丸。[2]
5.2處方為生地黃八兩,山藥、山茱萸四兩,澤瀉、茯苓、牡丹皮三兩,桂枝、附子壹兩[2]。
5.3制作方法為:粉、蜜、丸,梧桐樹大[2]
5.4八味地黃丸用法用量:每次服十五至二十五粒,每日兩次送酒[2]。
5.5功能主治溫補腎陽。治療腎陽不足引起的腰酸腿軟、畏寒肢冷、少腹尿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多、脈弱、腳氣、痰飲、消渴、細胞轉化等癥狀;現代也用於慢性腎炎、糖尿病、性神經衰弱[2]。
5.6方劑:附子、桂枝溫補腎陽;地黃、山茱萸、山藥滋養腎陰,使楊燦受陰助,生化不息,為陰中求陽之法;牡丹皮、桂枝能調血滯,有利於通陽;茯苓、澤瀉滲陽虛之濕,使濕去則陽生,可防滋補藥物斂邪。諸藥合用,有溫補腎陽之效。《太平惠民合劑局方》中有此方,將桂枝改為肉桂,生地改為生地[2]。
5.7實驗研究實驗研究:本方對實驗動物具有抗衰老、增強免疫力、抑制骨超吸收、改善脂質代謝、促進膽固醇代謝的作用[2]。
6《辨證錄》卷二八味地黃丸6.1處方:熟地黃30g,山茱萸15g,山藥15g,茯苓9g,牡丹皮9g,澤瀉9g,川芎30g,肉桂3g。
6.2功能主要是補腎水,降虛火。主陰虛火旺。
6.3八味地黃丸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
7《杏園》卷八味地黃丸7.1方劑地黃(誰愛清,酒浸碾成泥)8元,牡丹皮2元,茯苓2元,澤瀉2元,山茱萸4元,山藥4元,附子(炮)2元,厚樸2元。
7.2制法依法修改,以* * *為細粉,煉蜜為丸,大如梧桐樹。
7.3功能主治腎氣虛衰,不能滋養,以致邪水溢吐。
7.4八味地黃丸用法用量:每次50粒,飯前煮湯送服。
8《松雅尊聖》卷8.1六面八味地黃丸處方:牡丹皮3兩、茯苓3兩、澤瀉3兩、山茱萸4兩、山藥4兩、熟地黃8兩、川烏2兩、桂心2兩、全蠍3元(炒黃)。
8.2制法為末,煉蜜為丸。
8.3功能:主治腎虛耳聾。
8.4八味地黃丸用法用量:每服100粒。3生效。
火大時去桂、府,加知母、黃柏各2兩,遠誌、石菖蒲各2兩。
9《藥部全錄》卷331,引自梯人編,八味地黃丸9.1八味地黃丸別名為加味地黃丸、八仙長壽丸、東味地黃丸、八仙長壽丸、麥味地黃丸、麥味丸。
9.2處方:熟地黃(酒蒸)8元,山茱萸(酒浸去核凈肉)8元,牡丹皮2元,澤瀉2元,茯苓白(去皮木)4元,山藥(蒸)4元,五味(去莖)5元,麥冬(去心)5元。
9.3制備方法為細粉,蜂蜜煉為丸。
9.4功能主治滋補。產後虛勞久咳,虛勞發熱,咳嗽吐血,潮熱盜汗。
9.5八味地黃丸用法用量:加味地黃丸、八仙長壽丸(《痤瘡皮疹通心錄》卷十五)、東味地黃丸(《胎生心法》卷十三)、八仙長壽丸(《醫鈔》卷十三)、麥味地黃丸(《湯頭閣方劑學白話文解釋》)、麥味丸(《國醫名方》)本方改為湯劑,命名為“東味地黃湯”(見《胎生心法》),又名“麥味地黃湯”
10《廣四提要》卷十五八味地黃丸10.1處方幹山藥(去黑皮)5元、山茱萸(酒潤、蒸軟去核、取肉焙幹)5元、地黃(酒洗、焙幹)5元、鹿茸(蜜焙、酒泡)
10.2方法:將藥銼平,焙幹,研成細粉,煉蜜為丸,如麻仁達。
10.3的功能主要適用於先天稟賦不足、腎氣虛弱、骨髓衰竭、大頭不正、身體瘦弱、言語遲緩、行走困難、牙齒遲緩的兒童。
10.4八味地黃丸的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