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厭食腸胃病:如消化性潰瘍、急慢性肝炎、慢性腸炎、長期腹瀉和長期便秘等。,會降低食欲。
全身性器質性疾病:包括結核病和其他慢性感染;除消化系統腫瘤以外的身體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急慢性傳染病、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腎功能不全、甲狀腺功能減退、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全身性疾病;高血壓、酸中毒、尿毒癥、消化道出血、體內缺鋅等都會導致不同程度的食欲不振。
心理原因:情緒變化也會引起厭食,稱為神經性厭食癥。
藥物反應:主要是容易引起惡心、嘔吐的藥物,如很多腫瘤化療藥物和缺鉀的洋地黃類藥物,會降低食欲,導致厭食。
厭食癥的辨證食療是由於飲食不當引起的,要註意飲食控制,除積滯,改善胃腸功能,促進胃腸吸收。食傷之人,因食滯而不願聞食,也會出現食酸、腹脹等癥狀。,並可吃山楂、炒麥芽、雞內金等食物。
因情誌變化,宜選擇具有行氣開胃作用的食物,如佛手、柴胡、姜黃等。此外,陳皮、玫瑰、梅花也可以選擇。
由於陰傷,宜吃滋補食物,如蘋果、梨、西紅柿、菱角等。
由於氣虛,在註意補氣的時候,可以選擇山藥、大棗、胡蘿蔔等食物。
脾胃虛寒,脾腎陽虛,宜保暖,宜選用羊肉、雞肉、海參、泥鰍。
西紅柿炒雞蛋:西紅柿2個,洗凈,開水燙壹下,去皮,去蒂,切成小塊;將1雞蛋敲入碗中,加入鹽和黃酒,打散,倒入七成熱的油鍋,翻炒幾下,加入番茄塊和鹽,加蓋煮2分鐘,加入味精調味。
西紅柿有開胃吃的作用,食欲不振者可增加食欲,幫助消化。
番茄飲料:1個番茄,洗凈榨汁,壹次性飲用。西紅柿酸甜可口,營養豐富。對於胃酸缺乏的人,有助於養胃。有反酸癥狀的人不宜食用。
蘿蔔荸薺飲:胡蘿蔔250g,荸薺250g,分別洗凈,去皮,切成小塊,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煎服,取汁代茶。本品滋陰生津,適用於長期發燒,或病後津液流失,食欲不振者。
小米山藥糊:小米和山藥等量,兩味同炒,磨成粉,放入沸水中煮成糊狀,加糖調味,每日1次。本品能健脾和胃,適用於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
雞內金山藥餅:雞內金10g,山藥10g,炒麥芽10g,磨成粉,與紅糖10g混合,加水調成餅粉,蒸熟食用。每天兩次,每次50克。山藥健脾胃,雞內金、炒麥芽助消化,紅糖能開胃增味,適合容易食傷厭食的兒童和老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