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法最早出現在東漢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明代楊繼洲的《針灸學》詳細描述了這種方法:“在穴位上,用白芷做圓餅,針放在上面。艾灸更有效...此法施於山野窮人,經絡受風寒,或有效果,只是溫針通氣。”此後,歷代都在使用。這種方法至今仍在民間廣泛流傳和應用。
2操作方法
編輯
①所有準備工作同毫針針刺法。
②按針灸療法將針推入壹定深度,找到誘導和應用方法,使患者獲得麻木和腫脹的感覺,並保持針不動。
(3)將棗核或小棗般大的艾條包裹在針端,點燃使其燃燒。或者用艾條剪成2厘米左右的長度,插入針端,點燃加熱。
④壹般用燒艾可1-3腳來暖針,使針有溫熱感。
⑤留針15-20分鐘,然後慢慢提針。
3禁忌癥
編輯
①溫針灸療法不適用於熱病(如發熱及壹切急性感染)。
②溫針灸療法不適用於高血壓。
(3)溫針療法不宜用於不能離針的疾病,如抽搐、痙攣、震顫等。
4預防措施
編輯
(1)針端包裹的艾絨壹定要包好,以免燃燒的艾絨和火星掉落,造成燙傷。
②如果用銀針治療,包裹的艾球要小,因為銀針導熱強。
(3)點燃艾條時,應先從下端點燃,可使熱量直接向下輻射傳導,增強治療效果。
(4)艾火若落,可立即吹地下或直接熄滅。同時建議患者不要改變體位,以免針端包裹的艾絨壹起掉落加重燒傷,也可防止發生彎針事故。為了防止可能的燒傷,橡膠或毛巾、衣服等。可以放在暖針周圍的皮膚上。
⑤其他註意事項請參照毫針療法和艾灸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