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樹的根皮叫桑白皮,性甘寒,有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喘、痰多、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桑白皮常用蜂蜜入藥。將桑白皮與煉蜜混合,微悶,用文火煸炒至金黃不粘手,然後取出晾涼。蜜炙桑白皮可以緩解寒瀉的性質,增強潤肺止咳的功效。整個桑白皮中的白色汁液稱為桑白皮汁,可治小兒口瘡、外傷出血。
在治療風熱感冒之初,我們常用“桑菊感冒片”,其主要成分是桑葉。霜後采收的桑葉最好,稱為霜桑葉或冬桑葉。其味苦寒,有疏風清熱、涼血止血、清肝明目、潤肺止咳的作用。新鮮桑葉滲出的白色汁液叫桑葉汁,味苦,微寒。擅長解毒、清熱、止血,主要用於治療癰、疔瘡、外傷出血、蜈蚣咬傷。桑葉的蒸餾液還可以用來治療眼疾。
桑樹本身的每壹部分都有藥用功效,甚至壹種寄生在桑樹上的叫做“桑寄生”的植物也有藥用功效。其味苦而平,善祛風除濕,補肝腎,強筋骨,養血安胎。可用於治療風濕關節痛、腰膝酸軟、婦女崩漏帶下、胎動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