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濕,又稱寒濕困脾,是指以厭食、腹脹、便溏、體重等為特征的寒濕證候,臨床表現為腹脹滿。
濕熱,又稱濕熱蘊脾,是指濕熱蘊結、脾濕健運的濕熱證,表現為腹脹、納差、發熱、體重重、便溏不適。其臨床表現為腹脹、惡心、反胃、口黏、口渴、便溏的不適感。
兩種病的病因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
有壹種祛濕的好方法
很多人都知道赤小豆薏米可以祛濕,但是這個方子對寒濕比較合適,對濕熱不會有什麽作用。除了赤小豆薏苡仁,生姜大棗茶也可用於寒濕。配料是大棗25-30克,生姜10克,紅茶0.5-1.5克..將大棗放入水中煮熟,晾幹。將姜片炒幹,加入蜂蜜炒至微黃。然後用開水沖泡棗、姜、紅茶5分鐘。每日1劑量,三次溫性減肥棗。生姜散寒,大棗補血,生姜和大棗有很好的健脾養胃的作用,適合體寒脾虛的體弱者。治療寒濕最安全。
夏季人體濕氣多為濕熱,需以清熱為主,可用蒲公英馬齒莧茶。這個策略比較復雜,用了蒲公英根1g,薏苡仁1.5,紅小豆0.5g,馬齒莧0.3g,芡實0.2g,荷葉0.2g,綠茶0.1g,淡竹葉。蒲公英可以瀉火祛濕,改善濕熱引起的惡心、舌苔發黃,對濕熱引起的痘痘也有很好的效果。
赤小豆能清熱解毒,健脾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薏苡仁入脾,能健脾祛濕。味甘淡,有利於使水滲潤,像疏通水道壹樣排水。馬齒莧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腸經。清熱解毒,利水除濕,活血消腫,除塵殺菌,消炎止痛,止血涼血。馬齒莧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維生素C、胡蘿蔔素、谷胱甘肽等有效抗衰老成分!
問題二:胃熱濕氣重者的減肥方法如果妳想因濕氣重而減肥,首要任務就是祛濕。祛濕減肥,可以從飲食、運動、中藥入手。
夏天和秋天,濕氣容易在人體內積聚。濕氣重雖然不會直接導致肥胖,但與肥胖密切相關。首先,濕氣重的人偏愛重口味,所以吃太多高油高鹽的食物,容易導致循環不暢,濕氣停滯,容易導致酸堿失衡。大多數超重的人是酸性的。其次,濕氣重的人怕冷,身體會選擇囤積更多的脂肪來保暖,人就容易發胖。另外,水分過多會造成氣血不足,新陳代謝不暢,身體的廢物也很難排出體外。隨著毒素的堆積,人越來越胖,氣色也不好。
問題三:胃熱濕熱吃什麽好?紫蘇葉、茯苓、山藥、大麥。
問題四:胃火很重,濕氣很重。我能吃海鮮嗎?海鮮是涼性食物,妳的胃裏充滿了火。如果還吃海鮮,會讓胃發出更多的火來抵消海鮮的寒性,加重胃火,火重了也不利於濕氣的排出。建議不要吃。如果實在沒辦法吃,最好同時放點姜,或者先吃幾顆棗,這樣姜和棗會中和壹些海鮮的寒性,不會給胃增加太多寒性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