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說:川芎為血中之氣藥。換句話說,川芎主要是活血化瘀,有行氣的作用。川芎入肝經,故其行氣作用主要是疏肝解郁。所以川芎治療氣滯血瘀,或者血瘀肝郁非常有效。
李東垣說:“川芎,升頭,助元陽之氣止痛;降血海,養新生以血調經。“這也點出了川芎的兩大功效:治頭痛和調經。
當然,川芎也可以解郁中及達四肢,活血行氣,活血化瘀。
月經調節的用法用量:
四物湯,養血調經第壹方,主要用於血虛月經不調。
溫經湯主要用於治療沖任虛寒、血瘀經量少、不孕癥、閉經、更年期婦女體形下降,被黃煌譽為東方雌激素。
當歸芍藥散用於痛經、閉經、月經不調等。用濕氣和血滯於女性下焦,效果很好。
川芎用於調經,壹般9 12g。註意:小劑量川芎可加強子宮收縮,大劑量可使子宮麻痹。
頭痛的用法用量:
壹、頭痛部位、通經藥和常用藥。
李東垣說:“川芎應用於頭痛。若不愈,則加各種通經藥,如太陽羌活、陽明白芷、少陽柴胡、太陰蒼術、厥陰吳茱萸、少陰細辛等。”
六經頭痛:
(壹)太陽頭痛
日光性頭痛主要見於後腦勺枕部疼痛,連接到頸背,或從頸背連接到肩部。
(2)陽明頭痛
頭痛常見於前額、臉頰和眉骨。《傷寒白頭痛》:“陽明經穴額痛,甚則痛至目,脈紅長”。
(3)少陽頭痛
疼痛主要在頭部兩側,甚至可以達到耳朵和眼角。《傷寒白頭痛》:“少陽頭角痛,痛引耳前耳後”。
(4)太陰頭痛
頭痛位置不確定,或完全頭痛,或局部疼痛。《靈樞經》:“脾足太陰脈入腹,屬脾絡胃、上膈、哽噎、接舌、散於舌下”。
(5)少陰頭痛
下頜骨較為常見,疼痛與牙髓相連,或整個頭痛。足的陰經雖然不適合頭部,但都是循面而行,“挾舌”的。如《靈樞經》說:“腎足陰虛脈直,從腎穿肝膈,入肺,順喉而行,載舌。”
(6)厥陰頭痛
疼痛高峰常見,或完全頭痛,或頭痛部位不確定。《靈樞經》說:“肝足厥脈始於大指簇合之時,再經膈,助以脅,循喉,入喉,通目額,會督脈於頂;它的分支來自眼系統的下頰和環的內唇。”
二、川芎對於各種類型頭痛的用法用量。
歷來認為川芎是治療頭痛的重要藥物,頭痛必須用川芎。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川芎中含有豐富的川芎嗪、阿魏酸和槁本內酯。川芎嗪能擴張血管,明顯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和心肌營養血流量,增加心肌供氧,可用於胸痹心痛。
川芎嗪和川芎嗪能透過血腦屏障,主要分布於腦幹,有利於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抑制腦內血小板聚集,可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緩解頭痛癥狀。
臨床上治療頭痛的方劑很多,如治療風寒頭痛的川芎茶粉、治療風熱頭痛的川芎粉、治療風濕頭痛的羌活史聖湯、治療血虛頭痛的加味四物湯、治療血瘀頭痛的通竅活血湯、治療肝陽上亢頭痛的大川芎丸、治療偏頭痛的名方三片湯等。
劑量:
1,外感頭痛,川芎壹般用6 9克。
2、肝陽頭痛、風濕頭痛:川芎壹般用10 15克。
3、瘀血頭痛,川芎可用至30克及以上。
壹些註意事項:
1,肝陽頭痛有些人不敢用川芎。其實不用擔心用不好。可以用大雄丸、天麻配川芎,還可以加鉤藤、石決明、珍珠母等。平肝陽上。此外,現代藥理研究也表明,川芎對血壓有雙向調節作用,大劑量的川芎可以降低血壓。
2、瘀血頭痛川芎用量宜重。
川芎量少,不足以活血化瘀,若入通竅活血湯,難以治療血瘀頭痛。
3、頑固性頭痛壹定要用大劑量的川芎。
治偏頭痛,如陳士鐸的三偏湯,川芎至少要30g;在治療頑固性頭痛時,川芎的劑量可增加到40±50g。只要配伍得當,療效立竿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