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日常生活中,膽囊炎患者在飲食上應該註意什麽?

日常生活中,膽囊炎患者在飲食上應該註意什麽?

(1)膽囊炎急性發作期間,人們不宜吃油炸和油炸食品、雞蛋、肉湯和酒精。飲食應限於低脂、低蛋白,少量易消化的流質食物或半流質食物,少量脂肪和蛋白質食物,如瘦肉、魚、蛋、奶、水果和新鮮蔬菜等,可隨著癥狀消退逐漸添加。

(2)慢性膽囊炎患者,平日應以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大量飲水(1500 ~ 2000ml)稀釋膽汁。每2 ~ 3小時吃1次,刺激膽汁分泌。每天吃可消化的蛋白質50g。不要吃動物的大腦、腎臟、蛋黃、油炸食品和辛辣制品。

(3)膽囊炎、膽結石患者應定時定量進食,少食多餐,不宜過飽。在飲食結構上,嚴格控制脂肪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動物內臟等。,因為膽結石的形成與體內膽固醇高、代謝紊亂有壹定的關系。不飲酒,不吃辛辣食物,多吃蘿蔔、蔬菜、豆類、豆漿等副食。蘿蔔有益膽囊功能,能幫助脂肪的消化吸收;綠色蔬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纖維素;豆類富含植物蛋白。此外,還要補充壹些水果和果汁,以彌補炎癥造成的體液和維生素的流失。

(4)膽囊炎、膽結石患者壹般應吃低脂低膽固醇飲食。肥肉、油炸食品、多脂幹果、果仁食品及蛋黃、動物腦、肝、腎、魚子等應嚴格控制。平時飲食也要容易消化,少含渣滓,避免產氣。壹切酒精、刺激性食物、刺激性強的香料都會促進膽囊收縮,使膽道括約肌得不到及時舒張,使膽汁流出,從而引起急性膽囊炎,應避免食用。急性發作應給予低脂、易消化的半流質食物或流質食物;嚴重者應禁食,胃腸減壓,靜脈補液。

膽囊炎常見於中年人。

膽囊炎是常見的外科急腹癥,發病率僅次於急性闌尾炎。壹般發生在中年人身上。從醫學理論上來說,膽囊炎分為急性和慢性,但實際上,大部分是慢性的。剛開始的幾次,癥狀很輕,疼痛也不太厲害。他們經常被誤認為是胃病,沒有被註意到。然後病變逐漸嚴重。在某種誘因下,突然表現為急性發作,上腹部右側劇烈痙攣,不敢直起,只好用手護住腹部,不敢碰,甚至痛得打滾、大叫。

為什麽膽囊炎經常發生在中年人身上?這還得從膽囊炎的病因說起。膽囊俗稱膽囊,形似梨子,是儲存和濃縮膽汁的器官。人在進食後,通過神經反射使膽囊收縮,膽汁通過膽道流入十二指腸,促進脂肪的消化吸收。如果身體過於肥胖,或者有代謝紊亂、神經內分泌紊亂、膽結石等。,膽汁不會輕易流出膽囊而滯留在膽囊內,膽汁中的水分會被逐漸吸收,使膽鹽濃度升高,從而刺激膽囊黏膜發炎。壹開始是無菌的,後來細菌趁機入侵,從無菌性膽囊炎變成了感染性膽囊炎。

壹些40歲以上的中年人,由於工作環境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往往出現不同程度的神經調節和代謝紊亂,影響膽囊的正常收縮和舒張,使膽汁排泄不暢,特別是逐漸發胖的中年人,由於脂肪代謝紊亂,更容易刺激膽囊強烈收縮。如果同時有感染、消化不良和結石形成,更容易誘發膽囊炎。更年期前的中年女性,因為內分泌的變化,往往會影響膽汁的分泌和調節,所以得膽囊炎的機會比同齡男性多。

膽囊炎的防治主要包括:

1.有必要定期進行壹些體力活動,使全身新陳代謝活躍起來,特別是從事腦力勞動和工作時總是坐著不動的中年人,有意識地多做體力勞動,防止過度肥胖,因為肥胖是膽囊炎或膽結石的重要原因。

2.註意飲食衛生,避免暴飲暴食和適度油膩食物。因為吃了油膩食物後,膽囊會反射性收縮,壹旦收縮過猛,就會導致膽絞痛急性發作。

3.秋涼後要註意保暖,尤其是睡覺時要蓋好被子,防止腹部受涼,因為胃會刺激迷走神經,使膽囊強烈收縮。

4.已被證實患有膽結石或腸道寄生蟲病的人,應及時治療,避免膽囊發炎。5.如果發作頻繁,癥狀嚴重,明顯影響生活和工作,利膽藥物等保守治療無效,應考慮手術治療。

膽囊炎的保健

1.我國膽囊炎膽石癥的主要病因與腸道寄生蟲病和腸道感染有關。蛔蟲可上行鉆入膽道,引起膽道炎癥。蛔蟲殘留物和蛔蟲卵可成為“核心”,形成結石。腸道感染可逆行,導致膽道感染和膽囊炎癥。預防和治療這兩種疾病可以顯著降低這種疾病的發病率。

2.情誌失調,肝膽失養,可導致膽汁排泄受阻而發病。保持樂觀的心情和開放的心態,是預防這種疾病,減少復發的重要壹環。

註意飲食衛生,適當飲用礦泉水或磁化水。含硫酸鎂、硫酸鈉、碳酸氫鈉的礦泉水為佳。飲用後可使膽囊收縮,促進膽汁排泄。平時多喝水,每天飲水量要在1500ml以上。飲食適度,避免暴飲暴食。嚴格控制脂肪和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大腦、內臟、魚卵、蛋黃等。飲食宜選用清淡易消化的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多維生素的食物,多吃蘿蔔、蔬菜、豆類等副食,多吃新鮮水果,少吃辛辣、油炸食品,戒酒,忌食生冷、不潔食物。

4.對於久坐的人,應重視戶外活動,可選擇有氧、跑步、散步、太極拳、氣功等運動。提倡腹式呼吸可以對膽、胰、胃起到有節奏的“按摩”作用,使肝膽通暢。

醫生告訴妳如何保養和調理。

1.膽汁是幫助脂肪消化吸收的主要物質。膽囊炎患者膽汁分泌差,所以脂肪吸收困難。患者應以高蛋白、高維生素的素食為主,盡量避免高脂肪飲食。

2.生活規律,保持心情愉快,避免過度勞累,不要暴飲暴食,少吃油膩食物,消除誘發因素。多做有規律的活動,調理經絡氣血,以利膽道疏通,減少急性發作。

膽囊炎的飲食療法

膽道疾病與飲食密切相關,所以食療意義重大。

可給予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質食物,如藕粉、米湯、水果水、蔬菜水、蜂蜜水等。少吃多吃;動物的大腦、肝臟、腎臟、蛋黃、魚卵等。都是被禁止的,不需要油炸食品和肥肉。避免飲用酒精、濃茶、咖啡和粗纖維含量高的蔬菜和水果。

膽囊炎的飲食治療

食療目的

通過控制膳食脂肪和膽固醇的量,輔以高碳水合物。提供充足的營養,維持機體熱能需求,消除促進膽結石形成和引起疼痛的因素,減少誘因,增加機體抵抗力。

二、飲食治療措施

(1)急性期

急性發作時要禁食,讓膽囊得到充分休息,減輕疼痛。輔以靜脈。但是,多喝水,註意補充飲料中的鈉鹽和鉀鹽,可以有利於疾病的治療。疼痛緩解後,根據病情逐步調整飲食,給予清淡流質飲食或低脂低膽固醇高碳水合物流質飲食,如米湯、藕粉、豆漿等食物。病情好轉後,可以給低脂半流質飲食或低脂低殘留的軟食。

慢性期

1.熱能:供給正常或稍低的熱能,約8.37 MJ (2000大卡)/d,肥胖者應限制熱能。

2.低脂肪:含脂肪較多的食物可促進膽囊收縮素的分泌,使膽囊收縮。膽囊炎時,膽汁分泌紊亂,脂肪消化吸收也受到影響。脂肪可能誘發膽囊疼痛。因此,有必要嚴格限制脂肪的攝入,並且

3.低膽固醇:多余的膽固醇大部分重新分泌到膽汁中,膽汁膽固醇濃度升高,每日攝入量為

4.蛋白質適量:每日50 ~ 70g。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增加膽汁分泌,影響病變組織的恢復;攝入過少也不利於受損膽道組織的修復。蛋白質,如豆制品、魚蝦、瘦肉、蛋清等食物,要適量給予。

5.碳水化合物:每天300 ~ 350 g,達到補充熱能,增加肝糖原,保護肝細胞的目的。我們要供給以復雜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物,適當限制單糖的攝入,如糖、葡萄糖等;應該僅限於高血脂、冠心病、肥胖人群。

6.補充豐富的維生素:維生素A可以預防膽結石,幫助膽管上皮生長和保持完整性,幫助修復病變的膽道,大量補充有利於膽道疾病的恢復。其他維生素,如維生素C、維生素E、B族維生素等也要充分補充。

7.膳食纖維:植物纖維能增加膽鹽排泄,抑制膽固醇吸收,降低血脂,使膽固醇代謝正常,減少膽結石的機會。膳食纖維不僅有利於膽囊功能,還能刺激腸道蠕動,促進排便,促進腸道內產生的吲哚、糞臭等有害物質盡快排泄,預防膽囊炎。選擇膳食纖維高的食物,如綠葉蔬菜、蘿蔔、豆類、水果、粗糧等;以及蘑菇、木耳等具有降膽固醇作用的食物。

8.多喝水:多喝水和飲料,可稀釋膽汁,促進膽汁排出,防止膽汁淤積,有利於膽道疾病的恢復。每天服用1000 ~ 1500 ml為宜。

9.少量多餐:少量多餐可減輕消化系統負擔,多餐可刺激膽道內膽汁分泌,保持膽道暢通,有利於膽道內炎癥物質的排出,促進病情減緩和改善。

10.飲食禁忌:辛辣食物和烈性調味品,如胡椒、咖喱、芥末、酒、咖啡等。油炸及產氣食物,如牛奶、洋蔥、蒜苗、蘿蔔、大豆等。註意衛生,防止腸道寄生蟲和細菌感染。

  • 上一篇:辛夷的功效與作用
  • 下一篇:中草藥:印楝皮的功效與作用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