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Sheehan &;呼語(apostrophe的縮寫)
s綜合征
希恩綜合征是壹種常見的垂體前葉功能減退。最早由格林西尼在1913報道。該綜合征多由垂體缺血性壞死和垂體前葉內分泌功能不足引起。目前除了替代療法和對癥治療外,現代西醫沒有專門的療法,是治療難點之壹。
中醫沒有對應的病名。根據本病的發生、演變及主要癥狀,可分別歸入“產後血暈”、“閉經”、“體虛”等範疇。多數學者認為本病可歸入“虛勞”,但“虛勞”概念寬泛,只能概括其自身特點而不能與之劃等號,故建議為“虛勞”和“產後”。
現代中醫對席漢氏綜合征的治療最早見於20世紀60年代初。由於本病常表現為“閉經”,故在婦科列出了部分臨床資料。高達1989 * *,有40多個數據,大部分是病例報告,報告最多的病例只有16例。中醫治療席漢氏綜合征的臨床資料中,病因均為產後出血,耗氣傷脾腎肝。氣血兩虛、脾腎陽虛是本病的主要證候,故多以補益氣血、溫腎健脾為本病的基本治法,療效滿意。如果報告壹些小樣本病例,有效率可達93.3%。壹般都是單純用中藥治療,也有壹部分是以中藥為主,西藥為輔。熊科中醫對本病有較好的療效,值得推廣。但目前中醫藥治療席漢綜合征的臨床研究較少,相關實驗室研究工作尚未開展,應引起重視。
4病因病機本病的原因很多,但多為產後出血,導致產後血虛,甚至部分患者出現虛脫休克的產後血暈綜合征,這就是血虛脈虛,氣隨血脫的原因。孫思邈雖然說“壹女生,五寵不足”,但主要涉及脾、肝、腎。
這種病的原因很多,但大多是產後出血,導致產後血虛,甚至部分患者出現虛脫休克的產後血暈綜合征,這就是血虛脈虛,氣隨血脫的原因。孫思邈雖然說“壹女生,五寵不足”,但主要涉及脾、肝、腎。
腎虛是先天腎的根本,導致了連的誕生。本病可因產後失血,氣隨血逸,導致氣血兩虛,進而損傷腎陰腎陽。而且很多現代臨床和實驗研究證明,腎陰腎陽和下丘腦?腦垂體?靶腺有非常密切的關系。
脾虛是氣血生化之源,是後天之本。今天的疔瘡血崩,氣血兩虛,脾土受損,導致脾失健運,腎陽不足,脾失溫煦,脾陽衰衰,所以腎陽虛和脾陽虛往往可以互見,產生脾腎陽虛證。
肝虛則蓄血,叉“女以肝為先天”。大量失血會導致腎陰虛血虛。腎陰不足影響肝血不足,導致肝腎陰虛,出現月經稀少、閉經的癥狀。
總之,病雖始於失血,但已由血變氣。病後主要是氣虛,氣血兩虛。陽虛表現為脾腎陽虛,陰虛表現為肝腎陰虛。但是,如果疾病得不到治療或長期得不到治愈,則氣滯血瘀的證候可能會在長期治療後再次出現。
5辨證分型據不完全統計,席漢氏綜合征共有29種證候,但主要可分為四種類型:
1.脾腎陽虛產後出血,無乳汁分泌,無閉經,畏寒怕冷,頭暈目眩,面色蒼白,精神萎靡,神疲乏力,脫發,食欲不振,腰膝酸軟,皮膚幹瘦或面四肢浮腫,舌淡苔薄,脈沈細。
2.產後氣血兩虛,血崩,頭暈,甚至昏厥,面色蒼白,寒氣短,動則自汗,心悸,少食五谷,頭發黃稀,皮膚幹燥粗糙,無閉經。舌紅,苔薄白,脈細緩。
3.肝腎陰虛引起的頭暈耳鳴,頭暈目眩,嗜睡,皮膚幹燥,* * *萎縮,頭發幹枯失香,食欲不振,飯後腹脹,閉經,* * *幹燥,煩躁失眠,精神抑郁,形體消瘦。苔薄少,舌質紅,脈細弦。
4.氣滯血瘀,閉經,腹脹,小腹刺痛,脅痛,精神抑郁,易怒,頭暈,視物模糊,皮膚和指甲幹燥,雙手梗阻,頭發枯萎。舌紅,有瘀斑,脈細澀。
在這四種類型中,脾腎陽虛是席漢氏綜合征的基本證型,約占90%,其次為氣血兩虛,肝腎陽虛和氣滯血瘀少見。從本病的病因病機來看,常為氣血兩虛之證,隨病情進展發展為脾腎兩虛,少數患者形成肝腎陰虛。極少數患者在長期患病後,可能會出現氣滯血瘀的癥狀。病機是氣虛導致氣郁,氣虛導致血液循環障礙,血瘀,所以所有患者都有氣血兩虛的癥狀,尤其是氣虛。
6.1治療標準對席漢氏綜合征的臨床療效主要基於虛證臨床癥狀的改善和性腺功能的恢復。可以參考實驗室指標,藥效分為四級和三級。四級功效標準如下:
基本恢復:癥狀消失,月經正常或懷孕,實驗室指標恢復或接近正常。
效果顯著:癥狀基本消失,已恢復正常工作,實驗室指標明顯改善或接近正常。
改善:癥狀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實驗室指標有所好轉。
無效:癥狀和實驗室指標無明顯變化。
6.2分類治療(1)脾腎陽虛
治法:溫補脾腎,益氣養血。
處方:黨參10g,黃芪30g,肉桂10g,當歸10g,龍眼肉10g,茯苓10g,白術10g,生地15g,枸杞子65438。
加減:腎陽虛加附子、仙茅、淫羊藿;腎精不足加黃精、生地、紫河車;* * *幹燥後加入杜仲、桑寄生、續斷;月經期間加入丹參、桃仁、川芎。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常用方劑:金匱腎氣丸、貴由丸、歸脾湯、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五子衍宗丸、紀靈膏、二仙湯。
(2)氣血兩虛
治法:補益氣血,溫腎填精。
處方:熟地20克,當歸10克,丹參20克,川芎10克,紫河車10克,阿膠10克,黨參10克,炙黃芪10克,茯苓65438+65438。
加減:腎陽虛衰加附子、巴戟天;脾陽虛加山藥、黃芪;厭食加扁豆、雞內金;氣短自汗加核桃仁、防風;面部肢體無力者加澤瀉、薏苡仁。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常用方劑:當歸補血湯、八珍湯、沈淩白術散;
(3)肝腎陰虛
治療:滋補肝腎,養血調經。
處方:枸杞子15g,女貞子10g,生熟處15g,山藥15g,山茱萸10g,麥冬10g,牡丹皮10g,澤瀉10g。
加減:頭暈加蒺藜、龍眼肉;心悸失眠加酸棗仁、花椒、蓮子;加入附子、肉桂、黃精形成感冒。頭發枯潤時加入何首烏和黑芝麻。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常用方劑:生脈散、二至丸。
(4)氣滯血瘀
治療:疏肝理氣,活血化瘀。
處方:當歸12g,川芎12g,赤芍12g,五靈脂10g,桃仁15g,紅花15g,水蛭10g,澤蘭10g。
加減:氣滯腹脹加柴胡、枳殼、郁金;閉經腹痛加元胡、川芎、牛膝。
常用方劑:少腹逐瘀湯、大黃?蠕蟲丸
療效:98例采用* * *結合西醫內分泌治療。根據上述療效標準,基本治愈20例,占20.4%;顯效34例,占34.7%;好轉43例,占43.9%;無效1例,占1.0%,總有效率99%。因為臨床報告中選取了很多有效病例,實際有效率肯定低於,但資料中明確記載有6例是治療後受孕或分娩的。
6.3地黃湯處方
組成:①生地90克;②生地45-50g,65438+熟姜0.6g,白術8g。
用法:①將生地切成片,加水約900毫升,煮沸後濾出藥液約200毫升,連續服用3天,然後每3、6、14天連續服用3天,35天內12天,再每1 ~ 3天服用壹次。如果看到拉肚子,可以用第二個方子。②三味藥煎服,五天壹服。
療效:① 8例用方治療,② 2例用方治療。10例中,2例體征消失,7例顯效,1例好轉。
6.4潘的中醫經驗
楊X,女,35歲。三年前,我生了孩子,產後出血。從那以後,我的身體萎縮了,寶寶也沒有奶餵了。事發後,已逐漸減少。年後,* * *和腋毛都掉光了,頭發也稀疏了。看得我頭皮發麻,蒼白虛榮,情緒低落,精神萎靡,* * *疲憊,工作家務都不能勝任。舌淡苔薄,脈沈細。治療原則是當歸補血,歸脾治療。
處方:黃芪30克,黃精、丹參20克,茯苓、菟絲子12克,當歸、黨參、龍眼肉、白術、肉蓯蓉、酸棗仁10克。
經過三個月的治療,精神逐漸好轉,浮腫消失,又到了冬季。核桃、桂圓、阿膠奉命收膏飲,仍按原方進出。半年後癥狀明顯好轉,已見過月經,相信月經,可以恢復日常工作。
根據:本病例為產後出血所致,其臨床癥狀及理化檢查符合席漢綜合征的診斷。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是脾腎陽虛,但其氣虛是血虛所致,所以溫脾腎對養血益精尤為重要。所以除了用人參、氣、舒補陽外,還用菟絲子、肉蓯蓉、玉竹、龍眼肉、阿膠補腎精,滋養氣血,從而促進。
6.5用藥規律根據對39份臨床報告中98例席漢氏綜合征中藥治療病例的分析,* * *涉及中藥95種,使用5例以上者名單如下:
應用頻率(示例)
報告(文章)
醫學?東西
>60
24~26
黨參、當歸、甘草。
15
白術
50~59
24~26
熟地黃、茯苓。
40~49
24~26
黃芪,枸杞。
30~39
18~20
肉桂、山藥、山茱萸、菟絲子和何首烏。
20~29
12~17
附子、肉蓯蓉、淫羊藿。
八
覆盆子
10~19
7~15
淫羊藿、生地、龍眼肉、白芍、紫河車。
3~6
澤瀉、炮姜、杜仲、鹿角霜、巴戟天、核桃肉、阿膠和牡丹皮。
5~9
1~5
丹參、五味子、麥冬、補骨脂、仙茅、續斷、川芎、白芍。從上表可以看出,20余例臨床使用的主要藥物是溫補脾腎藥,尤其是健脾藥。雖然病位在腎,但腎是由血和氣組成的。如果沒有脾生化,氣血就會被動水,“有形之血難速長”,所以補溫補陽是壹大功法。加上養血通經。有些醫生在強調溫補陽氣的基礎上,放入了血肉?鹿茸、紫河車、羊腎、羊肉之類的都有深意。
6.6其他療法(1)針灸
①體針療法
穴位:太沖、湧泉、神門、靈島、銀堆、通裏、大嶺、太溪。
②耳針
取穴:神門。
③腕踝針
取穴:同①。
操作:體針是透針做的,太鈍了透不過湧泉穴。直接刺神門穴後,將針撤回皮下,將針放平,針尖朝上,刺入陰弼、通裏、靈島。所有穴位均采用平補瀉法,適度* * *,留針30分鐘;耳針針10分鐘;腕踝針保持1 ~ 2小時。1 ~ 2天為1次。
療效:用上述方法治療1例席漢綜合征危象中的精神障礙和譫妄,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2)單方處方
甘草粉
成分:甘草粉10g。
用法:每日三次服藥,配合西藥甲基睪丸素、甲狀腺素片、葡萄糖、維生素。
療效:治療1例。服藥3個月後,她們月經來潮,第二年生下1個女孩。
6.7可采取其他措施,吃高熱量、高蛋白、維生素飲食,貧血者可補充白蛋白或輸血(抗貧血藥物效果往往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