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戲劇區別於其他民族戲劇的第二個明顯特征是高度程式化。“就戲曲藝術而言,為藝術形式設定壹定的標準,使之成為規範的形式,這叫綱領。”
(1)劇本創作風格化如下:
第壹,事件的相似性。現代研究者基本上將北方雜劇分為以下五類:童話、婚戀劇、歷史劇、公案劇、社會。說到明代傳奇,除了神仙道教劇創作略弱外,劇的故事內容大體在以上五類範圍內。就現有的書籍來看,所有同題材的作品在故事上的套路都大致相同。
第二,性格的類型學。在中國的戲劇作品中,相同年齡、相同職業、相同背景的人都有相似的性格特征。比如元雜劇愛情劇中的書生永遠是被動的,甚至是懦弱猥瑣的,而女主角則是大膽主動,光芒四射。
第三,結構形式的定型。元雜劇的統壹格式是六折壹楔。雖然《元曲選曲》可以看到4折以上的劇本,但是元曲版都是4折。比如嵇的《趙氏孤兒》明版打五折,元版只打六折。
(2)舞臺表演的風格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壹,動作的標準化。戲曲舞臺上人物的動作不是對生活中動作的直接模仿,而是基於思考和美化的藝術再加工,使之成為壹種規範的形式。比如開門關門的動作程序。
第二,臉書的造型。中國傳統戲曲根據性別、性格等條件分為生、純、醜等行業。在每壹個行業中,他們都根據年齡、職業、家庭背景和環境被分成幾類。這種角色身份的劃分在壹定程度上決定了傳統戲曲藝術化妝的風格化,即臉譜化。
第三,服裝的身份。壹、國劇舞臺上演員的服裝質地相同,即演員的服裝大多采用綢緞,無論是九五皇帝穿的還是流落街頭的乞丐穿的,其服裝的款式、圖案、顏色可能不同但質地相同。其次,由於經濟原因,在服裝的設計和制作上,同壹服裝必須盡可能滿足不同劇的需求,也就是同壹行業不同演員的需求。第三,除了旗袍,其他服飾都是明朝的打扮,不考慮朝代的生活。第四,不同季節穿同壹服裝,中戲舞臺上演員的服裝不受夏秋冬傳播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