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毛囊炎多由濕熱蘊結,外感熱邪,熏蒸肺系,積滯肌膚,熱久郁結,熱盛肉爛成膿,膿液逸出,相互滲透所致。或者身體虛弱,外防不固,外熱有毒;或者是因為皮膚不潔,再次受到風毒侵襲,是外感風引起的。
現代醫學認為,這種疾病的病原體是葡萄球菌,主要發生在免疫力低下或糖尿病患者身上。多由抓撓、皮膚損傷、致病菌侵入毛囊,引起炎癥引起。或者跟職業有關,或者跟壹些治療因素有關。經常接觸焦油類物質、長期使用焦油類物質或皮質類固醇、經常刺激皮膚都是本病的誘發因素。治療:先保持外陰清潔幹燥,可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清熱解毒的中藥坐浴,再外用抗生素軟膏、四黃軟膏、黃金軟膏。如果感染毛囊多,疼痛明顯,就要適當休息。如果毛囊炎復發,要註意檢查是否有全身性疾病。預防:主要註意皮膚清潔,增強身體抵抗力,預防外傷,積極治療皮膚瘙癢性疾病和慢性疾病。毛囊炎患者壹定要註意避免多汗、悶熱,不要經常洗頭,不要穿太緊或太硬的褲子,還要註意個人衛生,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抗病能力。飲食上註意少吃酒、酸、辣等刺激性食物。筆者反復強調,要少吃油膩的東西,多吃蔬菜水果,增加維生素,保持大便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