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菌抗病毒
金銀花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痢疾、傷寒、腦膜炎球菌、肺炎球菌、綠膿桿菌、流感病毒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2.清熱解毒
金銀花有很好的清熱解毒的功效,尤其是治療壹些陽瘡。金銀花、薄荷、牛蒡子、連翹煎服,具有良好的散表功效;如果金銀花、連翹、生地黃、竹葉、玄參混合在壹起,功效主要是清熱。
3.消炎的
金銀花進入體內後能有效促進腎上腺皮質激素的釋放,對各種炎癥和腫痛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所以如果體內有炎癥,或者做好預防炎癥的工作,可以適量服用壹些金銀花水。
4.增強免疫力。
金銀花中含有的某些物質能促進淋巴細胞轉化,提高人體白細胞的活性,增加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促進免疫細胞的再生,因此能明顯提高人體免疫功能。通常體弱多病、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善於通過泡水來提高身體素質。
5、腹瀉的治療
熱毒會在身體集結後聚集在腸道內,然後進入我們的血液,這樣就會出現痢疾或者便血。金銀花有很好的涼血清熱解毒的功效,所以對這種情況有很好的治療作用。炒金銀花,配黃岑、黃連、白芍、馬齒莧,最後水煎,可治痢疾或便血。
6.祛熱祛邪
金銀花不僅能清熱解毒,還能祛風邪氣。通常,人們可以用金銀花治療外感風熱、心煩頭痛等不良癥狀,可以使癥狀迅速改善。
7.預防高脂血癥
金銀花也是可以預防高血脂的中草藥。其所含的酚類和生物堿類物質能加速體內膽固醇的分解代謝,改善血管通透性,加速血液循環,不僅能預防高脂血癥還能預防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對維護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
金銀花配什麽好?
1,金銀花和薄荷
薄荷給人微微的涼意。在防治咽喉腫痛方面有獨特的功效,可以疏風散熱,清涼解表,對治療風熱感冒引起的發熱、頭痛、咽喉腫痛有很好的效果。方法是將金銀花加入開水後直接加入1~2片洗凈的薄荷葉。
2、金銀花和枸杞
金銀花和枸杞的組合具有美容養顏、清熱解毒、除煩潤燥的功效。金銀花和枸杞子合用,特別適合上火、腎虛的人,糖尿病人慎用。其做法是將金銀花、枸杞子洗凈,加足水,大火煮沸。轉文火繼續煮20分鐘。加入枸杞和冰糖煮10分鐘。
3.金銀花和橘子皮
金銀花和橘皮合用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但金銀花性寒,胃酸多的人最好不要喝,會加重胃痛。陳皮茶對消化系統有明顯作用,其揮發油對胃腸道有輕度刺激作用,可促進消化液分泌,排除腸道積氣。它的做法是將金銀花和橘皮壹起放入杯中,加入開水,趁熱飲用。
4.金銀花和茶
金銀花和茶葉的組合具有消炎解毒的功效,具有很強的消癰消腫、清熱解毒、消炎的作用,對外感風熱或溫熱病的發作,如頭痛、心煩、失眠、舌淡、咽幹、口幹有壹定的療效。它的做法是選擇色澤好、茶質好的金銀花,用開水壹起煮,稍涼後趁熱喝。
5、金銀花和菊花
金銀花和菊花合用,具有清熱解毒、消暑除煩的功效,適合大多數人飲用。方法是在幹菊花和金銀花中加入300毫升開水,加蓋沖泡5分鐘。
6.金銀花和鮮蘆根
金銀花和鮮蘆根合用,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適用於風熱感冒、溫病初起、高熱多飲的患者。方法是取金銀花30克,薄荷10克,鮮蘆根60克。先將金銀花、蘆根加水500毫升,煮15分鐘,再與薄荷同煮3分鐘。過濾掉,加入適量的糖來溫暖衣物。
7.金銀花和山楂
金銀花、山楂合用,具有清熱化瘀、消食化積的功效,適用於外感引起的厭食、消化不良患者。其做法是取金銀花6克,山楂片50克,糖100克,開水適量。先將金銀花、山楂片放入鍋中,用文火炒5-6分鐘,加入適量白糖,用猛火炒成蜜餞。
8.金銀花和黃芪
金銀花和黃芪合用,具有益氣養血、清熱解毒的功效,適用於體虛實熱證人群。方法是將金銀花、黃芪用開水沖泡5分鐘左右。
9、金銀花和玫瑰
玫瑰花味甘苦,性溫,最明顯的功效是理氣解郁,活血化瘀,調經止痛。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通經活絡、廣譜抗菌、抗病毒等作用。感冒和炎癥的中成藥70%以上含有金銀花。其做法是將金銀花和玫瑰花混合,然後加入開水沖泡,趁熱飲用。金銀花少壹點,玫瑰多壹點,可以日常飲用。
服用金銀花有什麽禁忌?
1,避免服用過多
金銀花性寒,吃多了容易導致體內腸胃不適。有些人為了提高金銀花對身體的功效,壹次性大量服用金銀花,對身體沒有好處反而不好。
2、經期忌服用。
月經是所有女性最特別的時候。在這個階段,女性壹定要照顧好自己,少吃或少碰生冷油膩的食物或物體。金銀花性寒,經期最好不要服用,以免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
3、忌脾胃虛寒。
金銀花性寒,所以如果原患者體質屬於虛寒體質,容易體弱多病,服用金銀花泡水不僅不能調理和保護身體,反而會加重脾胃負擔,對身體非常不利。
4、忌通宵飲酒
喝金銀花水其實和每天泡茶是壹樣的。可沖泡兩三次,隔夜後最好不要服用,以免變質影響身體健康。
5、不要冷飲
金銀花每天泡水最好不要喝冷飲,因為容易導致體內腹瀉。金銀花要用開水沖泡,趁熱服用,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金銀花的功效和營養價值。
6.不能天天喝
只有當妳的身體生氣時,等等。,妳是不是開始服用金銀花,每次選擇10克左右,可以用開水沖泡,否則會增加脾胃負擔,從而造成脾胃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