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紅皮病的病因復雜,壹般認為是壹種非感染性疾病。土壤通氣性差,鐵錳離子含量高是人參紅皮病的主要原因。人參根部表面特有的橙色細菌也可能是導致發病的因素之壹。引起該病的重要原因是土壤長期處於還原狀態,土壤往往未充分熟化,雨季作業導致土壤通風不良。
人參紅皮病的防治方法
1.盡早整地,第二年用土種人參。當年秋季種植人參的土地,要在早春翻耕或刨平,經過長時間的風吹雨打和日曬,使其熟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增強通氣性,將亞鐵離子氧化成三價鐵離子,減少紅皮病的發病。
2.應大力提倡隔年種植人參,尤其是農田,必須休耕1 ~ 2年。隔年在土壤中種植人參,意味著每隔壹年經過兩次陰雨天,土壤可以充分熟化,土壤中的鐵、錳離子可以被氧化,可以消除引起紅皮病的因素。多元土壤調理劑用於人工優化微生物生態系統,實施生物修復工程,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
人參紅銹病又稱“水銹病”,或人參栽培中的“小紅孩”,是目前人參栽培中常見且日益嚴重的病害,發病率從65,438+00%-30%到80%-65,438+000%不等,嚴重危害人參的產量、品質和銷售價格。低農藥殘留的要求,不允許使用農藥和化肥。目前市場上對人參赤銹病有效的微生物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