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護理:大部分患者發病突然,難免會產生緊張、焦慮、恐懼等情緒。有些患者害怕變臉,羞於見人而治療效果不好,留下後遺癥。此時應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特點,耐心解釋和安慰患者,緩解其緊張情緒,使患者情緒穩定,以最佳狀態接受治療和護理,提高治療效果。
2.護眼:由於眼瞼未完全閉合或無法閉合,眨眼運動和角膜反射消失,角膜長時間暴露,容易引起眼內感染,損傷角膜。所以保護眼睛很重要,減少用眼,出門戴墨鏡保護,滴壹些有潤滑、消炎、營養作用的眼藥水。睡覺時可以戴眼罩或者紗布塊保護。
3、局部護理:熱敷祛風:面癱側局部敷姜粉,每日1/2小時;溫熱濕毛巾敷臉,每日2-3次,早晚自行敷患側,力度適宜,位置準確;只要受影響的側肌能活動,就能皺額頭、閉眼、吹口哨、露齒。每個動作做兩到四個八拍,每天2-3次,對防止癱瘓肌肉萎縮,促進康復非常重要。另外,面癱患者要註意不要用冷水洗臉,避免直吹,註意天氣變化,及時添加衣物,預防感冒。
2.面癱的預防知識有哪些?
面癱的發生往往是由於疲勞、緊張或出汗、身體虛弱、身體抵抗力下降、頭面部受涼等原因造成的。
面癱是壹種復雜的疾病。正是因為面癱很復雜,所以面癱患者的癥狀也很復雜。大家要多積累面癱常識,警惕這種病的發作。那麽面癱的預防知識有哪些呢?壹、預防面癱,首先要註意保暖,出門盡量戴口罩,避免冷風直接吹在臉上。
寒冷天氣外出時,應輕拍和輕按耳朵和脖子後面的壹些重要穴位,以增加禦寒能力。乘車時,最好不要搖下車窗。
少吃或不吃冷凍飲品或食物,對年老體弱、過度勞累、患有高血壓、關節炎、神經痛等慢性疾病者多加註意。要以樂觀平和的精神狀態面對工作和生活,減少心理壓力,避免過度勞累。
如果出現面部麻木等不適,應盡早就醫。第二,正常的生活規律。
壹個正常的生活規律,壹定要有良好的睡眠習慣,早睡早起的習慣,充足的睡眠時間,才不會讓眼睛過度疲勞。第三,不要用冷水洗臉。
許多人用冷水洗臉。長期冷水會損傷面部神經,從而誘發面癱。第四,良好的飲食習慣。
飲食習慣很重要。妳不能吃太多油膩的食物。妳應該多吃蔬菜和水果來補充維生素和營養素的能量供應,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第五,體育鍛煉。
適當的體育鍛煉對預防面癱有很大的幫助。可以選擇壹些合適的鍛煉方式,比如太極拳、散步等。運動的強度不要太大。長期堅持,體質會不斷增強,防寒能力也會提高。以上是關於預防面癱知識的相關講解。希望大家能重視面癱的存在。
患上面癱後,也要及時去醫院治療。我希望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註意預防工作,這樣妳就會減少患這種疾病的機會。
3.面神經炎的治療要點有哪些?
前期主要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面神經的炎癥和水腫,後期主要是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
(1)激素療法。潑尼松或地塞米松是常用的。
(2)改善微循環,減輕水腫。可用706代血漿或右旋糖酐40,可加脫水利尿劑。
(3)神經營養藥物的應用。b族維生素、胞苷二磷酸膽堿、輔酶Q10等。
(4)物理治療。超短波透熱療法,紅外線照射,晶體管脈沖療法。
(5)針灸治療。取風、聽覺、太陽、地下室、下關、頰車,配以曲池、合谷等穴位。
(6)血管擴張劑和頸交感神經節阻滯。托拉唑林和煙酸可口服,加蘭他敏可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4.如何預防和治療面神經炎
面神經炎是指乳突孔處面神經急性非化膿性炎癥引起的急性周圍性面癱,又稱面神經麻痹、貝爾麻痹。
該病主要臨床表現為口角炎和周圍性面癱,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多見於中年以後,男性多於女性,常發生於壹側。該病為常見病,發病不受季節影響。
[原因] 1。覺得冷。部分患者可因頭面部吹風或受涼而出現局部血管痙攣、神經組織缺血、水腫、壓迫等癥狀。
2.感染因素。部分患者因風濕性疾病引起面神經炎,或因乳突孔骨膜炎引起面神經腫脹、壓迫而導致面神經麻痹。
3.免疫功能下降。少數患者還可因免疫功能下降而引起不同程度的面神經水腫、髓鞘或軸突變性,形成本病。
中醫認為,本病多因人體氣血不足,脈絡空虛,風、痰、火等邪氣阻滯經絡,導致月經不調,筋脈營養不足,面部氣血不通,屬於中醫的“中脈”、“中脈”。閉塞”、“歪嘴風”等病癥。【臨床表現】1。突然發病。
患者往往在早晨洗漱時發現口漏、歪斜、面部肌肉麻痹,癥狀在幾個小時或2~3天內達到高峰。有些患者在發病前幾天會感到耳後、耳後、面部有輕度疼痛或壓痛。2.嘴巴歪了。
患側鼻唇溝變淺,嘴角下垂歪斜。咧著嘴笑時,嘴明顯向健側傾斜,常伴有出血、味覺障礙或消失。3.半側面癱。
患者癥狀為患側面部表情肌麻痹,額紋消失,不能皺皺眉,眼裂增大,不能閉或合眼瞼,眼輪匝肌反射減弱或消失,角膜反射和瞬目反射減弱,麻痹的眼球轉向上內側時可露出白色鞏膜。4.食物殘渣。
吃飯咀嚼時,食物常殘留在牙齒與臉頰的縫隙中,鼓起臉頰、吹口哨時,患側口腔漏氣。5.聽力障礙。
部分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耳廓和外耳道不敏感,或聽力下降。6.後遺癥。
大多數患者在發病後2個月內有不同程度的恢復,部分患者在1年內恢復。少數恢復不完全的患者可出現各種後遺癥,如面部肌肉攣縮、雙尖牙溝加深、瞼裂變窄、面部肌肉不自主抽搐等,在情緒激動或緊張時更為明顯。【預防措施】1。避寒。
註意局部保暖,外出或夜間盡量避免受寒侵襲,防止誘發疾病。2.穩定妳的情緒。
性格開朗,情緒穩定,避免精神緊張、焦慮、急躁,盡可能多參加壹些娛樂活動,調整心態,保持愉快的心情。3.勞逸結合。
充分休息,保證壹定的睡眠時間,但不能太舒服。妳應該經常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4.合理飲食。
在高蛋白低鹽飲食的基礎上,增加維生素的攝入,選擇各種動物性食物,如蛋、奶、魚、肉,少吃甜食。另外,可以經常吃壹些粗糧和豆制品,如玉米、花生、大豆等。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胡蘿蔔、青紅椒、西紅柿、菠菜、韭菜、橙子、杏子、枇杷等。
5.治療其他疾病。由於某些感染性疾病或免疫功能下降,需要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及時消除各種誘發因素。
【待遇】1。西醫治療。急性期可口服潑尼松,每日三次,每次10~20 mg。7~10天後,可根據病情逐漸減量用藥。地塞米松10 mg也可靜脈滴註,7~10天後口服。選擇維生素B類藥物,用維生素B1100 mg,肌註,1次,每日1次,或口服,每次20 mg,每日3次;維生素B12100~300微克也可肌肉註射,每天1次;口服水楊酸鈉每次0.3 ~ 0.6g,每日3次;或口服地巴唑,每次10 mg,壹日三次。
2.中醫辨證論治。脈虛,感冒入中,表現為突然口眼歪斜,患側面部表情、動作消失,鼻唇溝變淺,口下垂,流口水,耳痛。宜加減鄭虔粉(白附子10g,僵蠶12g,全蠍6g,蜈蚣3g,防風10g,地龍65g)。若氣滯血瘀表現為口眼歪斜、面部抽搐、患側額部皺紋變淺或消失、眼裂擴大久不愈合,則加減當歸補血湯、桃紅四物湯(黃芪30g、當歸12g、赤芍12g、川芎15g、生地30g、紅花65438)。
3.藥膳療法。對於面肌痙攣疼痛的患者,可以自己做川芎白芷鱅魚湯。方法是:川芎9克,白芷9克,鱅魚1,加適量水,壹起燉至熟,調味食用。
4.針灸治療。癱側取柏楊、四白、翳風、臧棣頭步車、太陽、、下關、顓、等穴;或者在相應的穴位使用電針,如臧棣、步車、柏楊、合谷等。,並使面部肌肉通電,每次5~10分鐘。
5.磁電療法。取風池、柏楊、爨竹、四白、下關、頰車、臧棣、合谷等穴位,每次選擇3-6個穴位,交替使用。
具體方法如下:用兩塊高磁塊作為壹對磁極,壹邊與皮膚穴位接觸,另壹邊與脈沖電極導線連接,通電20-30分鐘,每天壹次或隔天壹次。6.熱敷法。
將當歸9克、桂枝9克、雞血藤15克、防風9克、紅花6克、桃仁9克、川芎9克、桑枝15克、雞血藤15克、透骨草15克加水煎煮15分鐘,然後用毛巾浸濕。7.穴位貼敷。
取制馬錢子0.5 ~ 1g,研成粉末,塗於桂香活血膏中,貼於患處壓痛點(太陽、下關、頰車等穴),每2~3天更換壹次。8.單方與中成藥。
取1活黃鱔,斷頭取血,敷於歪斜面壹側,每日1次,3~5天痊愈,但此法僅適用於發病初期;也可用蜈蚣、全蠍、僵蠶,用量為1: 2: 3,焙幹研成粉,每次。
5.面神經炎的治療
面神經炎(貝爾麻痹)
摘要
面神經炎又稱貝爾麻痹,是指面神經幹孔上方面神經管內段的壹種急性非化膿性炎癥。
疾病的起因
面神經炎多見於顱神經疾病,與面神經管的解剖結構有關,可能是面神經炎的內在因素。面神經炎的外因尚不清楚。有人推測可能是冷風吹在臉上造成的,面神經的營養微血管痙攣引起局部組織缺血缺氧。也有人認為與病毒感染有關,但病毒還沒有被分離出來。近年來,也有人認為這可能是壹種免疫反應。膝神經節綜合征是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膝神經節和面神經的炎癥。
癥狀
可見於任何年齡,無性別差異。大部分是單邊的,很少是雙邊的。發病與季節無關,壹般為急性起病,某壹面部表情肌突然麻痹,幾小時後可達高峰。部分患者在發病前1-3天患外耳道耳後乳突區疼痛,晨起洗漱時經常發現或被他人發現口腔歪斜。檢查顯示同側額線消失,不可皺眉。由於眼輪匝肌麻痹,眼裂擴大,閉眼時眼瞼不能閉合或閉合不全,而眼球向外旋轉,露出白色鞏膜,稱為貝爾現象。下眼瞼外翻,淚液不易流入鼻淚管溢出眼外。患側鼻唇溝變淺,嘴巴下垂,露出牙齒時嘴巴向健側拉。不能撅嘴、吹口哨,臉頰會漏入患側口腔,吃飯、漱口時會有湯從患側口腔漏出。由於頰肌麻痹,食物經常停留在牙齒和臉頰之間。
如果病變累及鼓索神經,除上述癥狀外,同側舌前2/3的味覺可減退或消失。當上述部分的足肌支受累時,由於足肌麻痹,可出現同側聽覺過敏。除面癱、味覺障礙、聽覺過敏外,還有同側唾液腺、淚腺分泌障礙、耳內及耳後疼痛、外耳道及耳廓帶狀皰疹,稱為膝神經節綜合征。
支票
1.腦脊液檢查。
2.肌電圖顯示自然電位和正常的神經傳導速度。
3.頭頸部核磁共振可以正常。
款待
前期主要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消除面神經的炎癥和水腫,後期主要是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
(1)激素治療:潑尼松(20-30mg)或地塞米松(1.5-3.0mg)1/d,口服7-10天。
(2)改善微循環,減輕水腫:706代血漿或低分子右旋糖酐250-500ml,靜脈滴註1/d,7-10天,或加脫水利尿劑。
(3)神經營養藥物的應用:維生素B150-100mg、維生素B12100μg、胞二磷膽堿250mg、輔酶Q105-10mg等。,以及肌肉註射65438+。
(4)理療:莖乳孔附近超短波透熱、紅外線照射、直流電碘離子導入,以促進炎癥消散。晶體管脈沖治療機也可用於治療面神經幹,防止面部肌肉萎縮,減少健康肌肉對癱瘓肌肉的過度牽引。
(5)針刺治療:取翳風、聽會、太陽、臧棣、下關、頰車、曲池、合谷等穴。
(6)血管擴張劑和頸交感神經節阻滯:可口服妥拉蘇林25mg或煙酸100mg 3/d或頸星狀神經節阻滯1/d 7-10天。
恢復期,除上述治療外,vitB1和Vitb810-20 mg各1劑,3次/d;地巴唑10-20mg,3次/d加蘭他敏2.5-5mg,肌肉註射,1次/d也可用於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
此外,保護暴露的角膜,預防角膜炎,可以使用眼貼、眼藥水、眼膏等方法。長期不恢復者可考慮神經移植。壹般將腓腸神經或鄰近的耳大神經與血管肌壹起移植到面神經分支,有效率約為60%。
壹般預後較好,壹般發病1~2周後開始恢復,2~3個月內恢復。約85%的病例可完全恢復,無後遺癥。但超過6個月未恢復者預後不良,有的可出現面肌痙攣或半面抽搐。少數病側也可有鱷魚眼淚征,即病側進食時眼睛流淚。肌電圖和面神經傳導功能測定對判斷面神經損傷程度及其可能恢復有相當價值,可在發病後兩周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