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的角度,或者說身體的不同部位,表現是不壹樣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心火:主要表現在舌尖,舌尖發紅,心煩意亂,多夢或睡不著,小便黃甚至灼熱刺痛,口渴。
2、肝有火:肝開竅於目,所以肝有火主要在眼,眼睛幹澀,眼睛發癢,結膜炎,牙齦分泌多,脾氣暴躁易沖動,動不動就發脾氣。
3、脾有火:主要表現在口舌,舌苔黃膩,口苦口幹,口唇酸痛,想多喝水。
4、胃火:主要在牙齒和牙齦,如口臭、牙痛、牙齦紅腫、牙根發炎。此外,還有大便幹燥。
1,給寶寶喝點綠豆湯或粥,綠豆性寒味甘,能清涼解毒,清熱解煩,最適合脾氣暴躁、心煩意亂的寶寶。
2.多給寶寶吃水果(如果寶寶太小,可以把以下水果蔬菜榨成汁)。
如柚子、梨性寒微酸,能清熱潤肺。非常適合肺熱咳嗽黃痰,咽幹疼痛的寶寶。
菱角:微寒,果汁豐富。非常適合發燒後心煩口渴、口瘡、尿幹的寶寶。
楊桃:性寒,味酸甜,清熱生津,最適合內火熾盛、口腔潰瘍破裂的寶寶。
3、多吃蔬菜,(如果寶寶太小,可以把以下水果蔬菜榨成汁)
白菜:微寒,有清熱、除煩、利便的作用。
芹菜:性寒涼,能去肝火緩解肺胃郁結,對容易上火的寶寶有益。
萵筍:微寒,脆嫩,水分多。其功效特點是清熱、順氣、化痰。適合肺胃熱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