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辨證氣虛證可涉及全身各方面,如氣虛、外守無力、肌面不穩,易出汗;氣虛導致四肢肌肉萎縮,全身乏力;氣虛導致水液代謝紊亂,水液不合,分布紊亂,痰凝於飲,甚至水邪泛濫而致水腫;氣虛還會導致臟腑功能的下降,從而出現壹系列臟腑虛弱的體征。
氣滯的癥狀表現在很多方面。某壹經絡或局部區域的氣滯,可能引起相應部位的脹痛。氣滯不利於血液循環,津液輸送不暢,所以氣滯可引起血瘀、津液停滯,形成血瘀、痰濕、水濕等病理產物。
3常見部位的區別由於氣庫位於五臟之中,正常情況下,氣虛必然與臟腑功能相互聯系,臨床上多見於心、肺、脾、腎。而且由於人體內氣的升降多與肝、肺、脾、升降、胃、小腸、大腸等器官的功能失調有關,所以氣滯多與肺、肝、脾、胃的功能失調有關。
4治法不同於肺主氣。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所以補氣主要是補脾肺,尤其是養補中年之氣。先天之精,靠的是腎藏精的生理功能,所以氣極不足靠的是補腎。肝主疏泄,調節氣機。肝不達則行氣不暢,行氣不暢。因此,肝氣郁結首先是治氣,其治法應該是調暢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