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中醫祛濕排毒的配方是什麽?

中醫祛濕排毒的配方是什麽?

夏天濕氣特別重,在這個季節,要做好祛濕保健。那麽,祛濕解毒的中藥配方是什麽呢?跟我壹起來看看吧。

祛濕排毒中藥配方1,祛濕中藥配方1

金錢草15、牛膝15、薏苡仁30、山藥15、白術15、茯苓15、防風10。壹天壹劑,壹劑煮兩次,早晚空腹使用!忌生冷油膩!

2.祛濕中藥方劑二

山藥15,薏苡仁30,茯苓15,防風10,粥!

3.祛濕中藥方劑三

祛濕最基本的方劑有蒼術、厚樸、陳皮、甘草、生姜、大棗,可用於腹脹、噯氣吞酸、四肢沈重等癥。此外,沈淩白術還能健脾祛濕。平時大便稀,腹部飽滿,不用考慮飲食就可以用!

食療祛濕的方法是1,紅豆+花生+大棗。

練習:

(1)紅豆、花生洗凈,用冷水浸泡變軟。

(2)紅棗洗凈,去核。

(3)將粳米洗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取出瀝幹水分。

(4)鍋中加入約65,438+0,500毫升冷水,加入紅豆、花生仁、粳米,大火燒開,放入紅棗,再用小火煨至粥成,用白糖調味。

2、綠豆+薏米

練習:

(1)薏苡仁浸泡過夜。

(2)將浸泡後的薏苡仁、綠豆加水煮沸半小時。

(3)加入白糖。(也可以等粥涼了再加蜂蜜。)為了增加粥的稠度,可以加入燕麥片,味道更好。

3、鯉魚+紅豆

練習:

(1)紅豆100g,紅棗4個,幹橘子1/4,鯉魚1(約500g),生姜3片。將食材洗凈備用。

(2)鯉魚宰殺洗凈,去臟去雜,入炒鍋炒至微黃,撒少許水,與姜壹起放入泥鍋中,加水2500毫升(10碗),用武火煮沸,改文火2小時,加適量鹽。

這個量可以供3~4人使用。

刮痧祛濕法1,曲池穴

定位方法:將肘關節彎曲成直角,位於肘關節橫條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當肘關節完全彎曲時,位於肘關節橫條外側端。

刮痧作用:大腸經的濕濁之氣匯聚於此,在此穴位刮痧可轉化脾土之熱,幹燥大腸經的濕熱,緩解皮膚粗糙、肘痛、眼疾、牙痛及上肢麻痹、麻木、疼痛,還可緩解高血壓。

2.雪海角

定位方法:屈膝,大腿內側和髕底內側端兩寸,股四頭肌內側頭隆起處。坐在椅子上伸直雙腿後,會看到膝蓋內側有壹個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凸起的肌肉頂端就是血海穴。

刮痧功效:有助於緩解月經不調、閉經、氣逆腹脹、濕疹、皮膚瘙癢、貧血等癥狀。

3.陰陵泉穴

定位方法:坐直或仰臥,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脛骨內髁下方凹陷處,脛骨後緣與腓腸肌之間,比目魚肌起點處。

刮痧作用:體內有濕就容易感受到外濕。不要讓體內的濕氣太大,除了外散,還要內化壹部分。陰陵泉穴刮痧可起到內化濕邪,清利濕熱,健脾理氣,益腎調經,通經活絡,輔助緩解腹脹、腹瀉、水腫、膝痛等作用。

4.豐龍穴

定位方法:小腿前外側,外側踝尖上方8寸,兩指(拇指)距脛骨前緣。

  • 上一篇:釣黃椒丁的時候用什麽方法做窩最好?
  • 下一篇:雞蛋怎麽腌制又好吃又油?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