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白絹病癥狀:花生的根、莢、莖基部受損傷後,起初呈褐色、柔軟,地上部分根部有白絹狀菌絲。通常在靠近地面的莖基部和附近的土壤表面形成白色的絲狀物,患病部位逐漸變成黑褐色,有光澤。
在高濕度條件下,被侵染植物的地上部分可以被白色菌絲覆蓋,然後擴散到附近的土壤表面,擴散到其他植物。在極度潮濕的環境中,菌絲團不明顯,受損莖基部被長梭形的病斑覆蓋,病斑上有淺褐色甚至紅色的木栓凸起。
在幹旱條件下,莖上的病斑發生在地表以下,呈褐色紡錘形,長約0.5厘米。油菜有種子菌核,莖葉變黃,逐漸枯死,花生莢果腐爛。病菌在高溫高濕條件下開始萌發,在花生、沙土、連作、種植密度過大、雨天病害嚴重時發病。
擴展數據:
花生白絹病病原菌的形態特征:
花生白腐菌由3 ~ 12條平行菌絲組成。此時菌絲先長出側枝,再多分枝,逐漸呈球形。菌絲中有相互吸引的物質。有人認為菌絲形成菌核芽時,兩者之間存在相互吸引的物質,芽發生後能否繼續發育成菌核取決於細菌是否有足夠的能量。
花生白腐菌可分為兩類:A型菌絲生長稀疏,在培養皿邊緣產生寬的環狀菌核帶,產生較多的菌核。r型菌絲生長較粗,在培養皿邊緣產生的菌核較少。
花生白腐菌的核最初是由壹小群菌絲形成的芽,有散生型、頂生型和菌絲束型三種形式,呈不規則分枝,相鄰菌絲中會有少許假軟細胞成分。
百度百科-花生白絹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