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聽器是壹種佩戴在耳內或耳後的小型電子設備,可以放大老年人的殘余聽力,增強老年人的社交能力,從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但是,並不是所有聽力損失的老年人都需要使用助聽器。壹般來說,如果聽力下降到中等水平以上(即使對方說話聲音很大,也很難聽清楚),建議使用助聽器。
2.植入人工耳蝸
研究表明,老年性耳聾與耳蝸損傷和功能障礙密切相關,人工耳蝸可以替代受損的耳蝸發揮作用,幫助老年人重建聽力。
此法適用於使用助聽器無效,雙耳重度或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的老年人。需要註意的是,人工耳蝸手術是在全身麻醉下進行的,存在麻醉相關的風險,但技術相對成熟,發生風險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3.聽力康復訓練
讓老人們在安靜的狀態下識別並記住常見的聲音:鬧鐘的滴答聲、椅子的轉動聲、洗衣機的聲音、水壺的聲音、關門的聲音;讓老人記住外面摩托車、汽車、狗、孩子的哭和笑的聲音;
和老人說話,讓他們知道自己有多大聲。適當增加長對話,避免因為對話太短而讓老人產生挫敗感;和老人壹起聽電視、錄音或廣播,讓他感受自己的聽力有沒有提高。
聽力康復訓練雖然在改善溝通障礙方面不是特別明顯,但是可以幫助加強老人與家人和社會的聯系,讓他們的內心不會那麽孤獨。此外,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使用壹些維生素、能量合劑、血管擴張劑、中藥等來滋養神經、改善循環,但並不是說藥物用得越多、時間越長效果越好;在老年性耳聾發生之前,沒有必要服用所謂的聽力預防性藥物。要不要吃藥,吃什麽藥,要在耳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