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壹種預防中風的中藥配方

壹種預防中風的中藥配方

中芬是中醫的壹種病,可以用中藥治療。下面,我就來整理壹下關於中藥方劑預防中風的知識,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壹種預防中風的中藥配方

獨活散(肺中風)

處方獨活(去蘆,壹塊錢)阿莎麗(去苗,壹塊錢)附子(炮制,剝臍帶,壹塊錢)菊花(壹塊錢)麻黃(去節,壹塊錢)白芷(壹塊錢)五味子(壹塊錢)紫榮源(壹塊錢)茯苓(去皮,壹塊錢)肉桂(壹塊錢)白術(壹塊錢)

功能主治肺中風,頭痛腰酸,鼻幹心悶,不能言語,胸悶氣短,四肢無力疼痛,宜服。

用法用量:取壹劑,水兩分鐘,煎壹分鐘,不分時間。

摘錄?方顯寫了“妙方”

中峰回春片

處方當歸(酒制)30g川芎(酒制)30g紅花10g桃仁30g丹參100g雞血藤100g金銀花100g絡石60g地龍(炒)90g土鱉蟲(炒)30g澤蘭60g川牛膝100g蜈蚣5g

性狀為糖衣片,去糖衣後呈褐色;它嘗起來很苦。

將當歸、川芎、地龍、土鱉蟲、蜈蚣、白花蛇、全蠍、僵蠶、丹參等19味藥炮制,粉碎成細粉,過篩,將其余10味藥與紅花加水煎煮2次,第壹次2小時,第二次65438±0.5小時,合並煎液,過濾,濾液靜置24小時,倒出。

功能主要用於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用於痰瘀阻絡,中風偏癱,半身不遂,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口服,壹次4 ~ 6片,壹日3次;還是遵醫囑。

重視腦出血急性期。

存儲密封。

摘自中國藥典

治療中風失音

處方以僵蠶七片為末。

功能主治中風失音及壹切風病。

用法用量:用酒蘸取方寸匕首,立竿見影。

摘錄?方顯寫了“妙方”

中風的病因和發病機制

這種病的病因很多,臨床上多是內因引起的。中風的發生可以歸納為六個方面:虛(陰虛、氣虛)、火(肝火、心火)、風(肝風、外風)、痰(風痰、濕痰)、氣(逆氣)、血瘀。

1.情緒低落和憤怒

野心過大,心火過旺,會引發內風,導致中風。臨床上,暴怒傷肝。因為盛怒,肝陽驟升,氣火俱浮,必然發生強行上湧。至於擔心、悲傷和恐懼、情緒緊張都是導致這種疾病的原因。

2.糟糕的飲食

脂肪醇攝入過多,脾失健運,濕痰積聚,痰瘀熱盛,肝風、痰擾,均可致病,尤其是酒精中毒。

3.過度工作

“蘇文?怒上天堂”說:?煬帝,麻煩的是張?,也就是指人的陽,如果擾動太多,興奮就不收斂。此病也可因運動過度,形神俱失,導致陰血暗耗,陽風不足之擾。更何況縱欲傷精,也是造成下半身缺水,上半身火旺的原因。

4.氣候變化

該病壹年四季均可發生,但與季節節氣變化有關。冬天突然變冷,寒邪的侵襲會影響血管的循環。就像“蘇文?調經說?寒氣獨留,則血液凝固,凝固則脈塞。其次,初春天氣突然轉暖時,是厥陰和穆峰主令,要施於肝,風陽偷偷動,也可導致本病的發生。

5.血瘀

血瘀的形成,多是由於氣血運行不暢,氣血運行無力,或盛怒而積血於體內,或因寒而滯,或因熱陰傷液而耗血淤血。本病的病機多為怒而積血或氣虛血瘀。

中風的臨床表現

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和病位的深淺,中風可以按照《金匱要略》的分類方法分為經絡或臟腑。壹般沒有意識的變化,表現為突然出現的口眼無意識。歪歪斜斜、語言不好、半身不遂等癥狀,都屬於中風中的經絡。中醫辨證分為肝陽上亢、風火上擾,依據衛生部1993制定發布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經絡的辨證方法。風痰瘀阻、痹阻脈絡證;腑痰熱、風痰擾證;氣虛血瘀證;陰虛風動證等五型。五型的臨床表現見《辨證治療不同證型》中的證候。

中風的辨證論治

1.肝陽上亢與風火失調。

癥狀:半身不遂,口歪舌燥,舌質強,麻木,頭暈,頭痛,面紅目赤,口苦,咽幹,易怒,尿赤便幹,舌質紅或絳,舌苔薄黃,脈強。治療原則:平肝熄風,滋陰潛陽。主方:加減鎮肝熄風湯。藥方:牛膝、赭石、龍骨、牡蠣、白芍、玄參、龜板、天冬、茵陳、川楝子、麥芽、甘草。

肝陽上亢者加天麻、鉤藤,增強平肝熄風之力;心煩意亂者加梔子、黃芩清熱。頭痛較重者,加羚羊角、石決明、夏枯草,以清風陽;痰熱較重者,宜加丹星、朱莉、川貝母,以清痰熱。

2.風痰血瘀,痹阻脈絡

癥狀:半身不遂,舌歪,舌強,麻木,頭暈,舌暗,舌苔薄白或膩,脈滑。治療:祛風養血,活血化痰,通絡。主方:大秦艽湯。處方:秦艽、羌活、獨活、防風、當歸、白芍、熟地、川芎、白術、茯苓、黃芩、石膏、生地。

如果老人身體虛弱,加黃芪益氣扶正。嘔吐痰多,苔膩脈滑者,去地黃,加半夏、南星、白附子、全蠍,祛風化痰,通經絡。無內熱者可去除石膏、黃芩。

3.痰熱腑實,風痰擾。

癥狀:半身不遂,舌歪,舌強,麻木,腹脹,便秘,頭暈,咳痰或痰多,舌暗紅或暗沈,苔黃或膩,脈滑或滑大半身不遂。治療原則:化痰通腑。主方:杏蔞承氣湯加減。藥方:膽南星、瓜蔞、大黃、芒硝。

如果服藥後大便通暢,則腑氣充盈,痰熱減少,病情會有壹定程度的改善。本方中硝酸鈉的用量要視病情和體質而定,壹般控制在65,438+00 ~ 65,438+05g左右,以瀉大便、除痰熱積聚為目的,不宜過量,以免損傷。宜用膽南星、瓜蔞、丹參、赤芍、雞血藤等藥物,清痰清熱,活血通絡。若頭暈嚴重,可加入鉤藤、菊花、珍珠母。如果舌紅不安,徹夜不眠,屬於陰虛痰熱。可加入鮮生地、沙參、麥冬、玄參、茯苓、夜交藤,但不宜過多,否則有礙痰熱的消除。

4.氣虛血瘀

癥狀: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不暢或無聲,壹側麻木,面色蒼白,氣短,乏力,流涎,自汗,心悸,便溏,手腳浮腫,舌淡,舌苔薄白或膩,脈沈細,弦緩或細。治療:益氣活血。主方:補陽還五湯。處方:黃芪、當歸尾、川芎、赤芍、桃仁、紅花、地龍。

偏癱較重者,加桑枝、穿山甲、水蛭等藥物,會加重活血通絡、化瘀生新的作用;言語不利者加菖蒲、遠誌,以化痰開竅;手腳腫脹明顯者加茯苓、澤瀉、薏苡仁、季芳。大便嚴重者,去桃仁,加炒白術、山藥健脾。

5.陰虛生風

癥狀:半身不遂,舌歪,舌強,麻木,煩躁,失眠,頭暈,耳鳴,手足發熱,舌紅或暗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治療:滋陰熄風。主方:大定風珠加減。藥方:烏雞、阿膠、生地、麥冬、白芍、龜板、鱉甲、五味子、炙甘草。

對於嚴重偏癱患者,牛膝、木瓜、地龍、蜈蚣、桑枝等。可以添加。如有舌紅暗、脈澀等血瘀證,加丹參、雞血藤、桃仁、土鱉蟲活血化瘀;語言不通者加菖蒲、郁金、遠誌。

  • 上一篇:戚薇有哪些日常護膚小竅門?
  • 下一篇:虛胖可以吃人參健脾丸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