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古籍的總結
1.《本草返老還童》:“十大功勞葉治勞咳。”
2.《植物名實考辨》:“十大功勞葉治嘔血。”
3.《新人參飲片》:“十大功勞葉,苦而涼。治肺勞,止咳化痰,解虛熱,殺蟲。”“十大功勛治愈慢性帶崩、淋證、腹瀉。”“十莖幹苦,十莖平。清肺、止咳、殺蟲、通便。”
4.《中醫大辭典》:“十大功勞葉清熱補虛,止咳化痰。
第壹,古籍的總結
1.《本草返老還童》:“十大功勞葉治勞咳。”
2.《植物名實考辨》:“十大功勞葉治嘔血。”
3.《新人參飲片》:“十大功勞葉,苦而涼。治肺勞,止咳化痰,解虛熱,殺蟲。”“十大功勛治愈慢性帶崩、淋證、腹瀉。”“十莖幹苦,十莖平。清肺、止咳、殺蟲、通便。”
4.《中醫大辭典》:“十大功勞葉清熱補虛,止咳化痰。治癆咯血,骨蒸潮熱,頭暈耳鳴,腰酸腿軟,心煩目赤。”“十大功勞清熱利濕。治潮熱、骨蒸、泄瀉、崩濁。”
5.《現代實用中醫》:“十大功勞葉,性涼滋補,性強藥。其功效與女貞子相近,適用於潮熱、骨蒸、腰酸、膝軟、頭暈、耳鳴等癥。”“十大功勞用於結核性潮熱、骨蒸、腰酸膝軟、頭暈耳鳴等癥。”
6.《陸川本草》:“十大功勞葉瀉火清熱。治熱病發熱,心煩,興致降低,目赤。”
7.《西藏常用中草藥》:“十大功勞葉治濕熱痢疾,目赤腫痛,癰瘡。”
8.《中華本草》:“十大貢獻苦;寒和肝;胃;肺;大腸經絡。清熱補虛;幹濕交替;解毒。主要肺結核和咯血;骨蒸潮熱;頭暈耳鳴;腰酸腿軟;濕熱黃疸;取下來;痢疾;風熱感冒;眼睛紅腫;癰腫瘡。”
“十大貢獻苦;性寒脾;肝臟;大腸經清熱;幹濕交替;消腫;解毒。主濕熱痢疾;腹瀉;黃疸;肺結核和咯血;喉嚨痛;眼睛紅腫;潰瘍;濕疹。”
“十大功勞莖幹苦;性冷淡。大腸;腎;肺經。清熱;幹濕交替;解毒。肺熱咳嗽;黃疸;腹瀉;痢疾;眼睛紅腫;潰瘍;濕疹;燒。”
9.浙江中醫手冊:“十大功勞,祛濕強腎。”"十大功勞,滋陰、止渴、涼血."
10《全國中草藥集》:“十大貢獻苦寒。葉:滋陰清熱。適應癥:肺結核和普通感冒。根和莖:清熱解毒。適應癥:細菌性痢疾、急性胃炎、傳染性肝炎、肺炎、肺結核、支氣管炎、咽喉腫痛。外用治結膜炎、癰腫、燒燙傷。”
第二,現代研究
1.成分:華南十大功勞葉中含有漢防己甲素、小檗堿、漢防己甲素和藥根堿。闊葉十大功勞葉含有小檗堿。細葉十大功勞葉含有藥根堿、小檗堿、粉防己堿和木蘭脂素。
華南十大功勞果實含大量漢防己甲素和小檗胺,種子含量最高。
2.藥理學:
1)抗菌作用:十大功勞的莖和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傷寒沙門氏菌中度敏感。十大功勞對福氏誌賀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鏈球菌和枯草芽孢桿菌有抑制作用。
2)藥根堿硫氰酸鹽、四氫藥根堿-N-甲基硫氰酸鹽、硫氰酸巴馬汀等生物堿在低濃度時可促進離體腸的自發運動,高濃度時可導致張力增加,運動受到抑制。對於離體蛙心,藥根堿先抑制後興奮,粉防己堿略興奮。對於麻醉的兔子,
3)血壓:靜脈註射這些生物堿可引起短期或輕度血壓下降。對蟾蜍後肢血管無明顯影響。它們的降壓作用似乎與中樞神經系統無關(椎動脈註射時無降壓作用,阻斷頸動脈血流和氣管引起的升壓反射不受影響),不受阿托品影響,但能抑制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
4)在艾氏腹水癌體內抗癌篩選試驗中,發現艾氏腹水癌中含有的成分粉防己堿具有抗癌作用。
5)其他:對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體溫、血糖等無影響。,不會引起溶血。華南十大功勞,含黃連素,見黃連作用。
3.毒性:從細葉十大功勞中提出的三種生物堿(藥根堿硫氰酸鹽、四氫藥根堿-N-甲基硫氰酸鹽和巴馬汀硫氰酸鹽)的LD 50分別為0.1、0.08和0.098mg/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