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溫汗
是外界溫度升高造成的。壹般除了手掌和腳趾,其他皮膚都可以出汗。通過發汗散熱來調節體溫。夏天坐著工作,每天出汗量在300克左右;體力勞動時可增加10倍;
(2)精神出汗
由精神興奮或疼痛刺激引起,出汗主要發生在手掌、腳趾和腋窩。人在緊張的時候,手心會出汗,屬於腦力出汗。從刺激到出汗的潛伏期很短,只有幾秒到20秒。因此,在緊張、恐懼、興奮等精神因素的影響下,神經沖動由大腦皮層傳至手掌小汗腺,去甲腎上腺素濃度升高,導致小汗腺分泌和排泄活動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加,即手掌精神出汗。也有學者認為,還有另壹個精神出汗中樞,它總是處於興奮狀態,在受到刺激後產生反應性出汗。精神出汗在手掌最明顯,在手背、頭、頸、前臂、小腿也有。少數人高度緊張時,甚至可能汗如雨下,渾身冒汗。
(3)味覺出汗
是壹種生理現象,比如吃了壹些刺激性食物(辣椒、大蒜、生姜、可可、咖啡)導致的多汗。
(4)運動出汗
屬於壹種生理運動,會產生汗液。
(5)疾病出汗
額頭經常出很多汗,中醫認為可能是肝陽上亢所致。鼻子老出汗,說明肺氣不足。脖子經常出汗,可能和內分泌失調有關。胸部經常出汗,中醫認為是脾胃不和的表現,說明體內血液循環緩慢,氧氣運輸不暢。腋下出汗,氣味濃烈,可能說明日常飲食過重,吃了過多的蔥、蒜、蔥等食物。手心腳心出汗,中醫認為是脾虛、脾胃濕熱、血虛的表現。左右兩側或上下身體出汗屬於偏汗,多見於風濕、偏癱患者,有時也是中風臨近的信號。乳房間的汗液被禁錮在兩個乳房之間,可能是精神疲勞和身體疲勞傷心脾所致。生殖器出汗僅限於生殖器的外圍,通常與腎病有關。少汗癥常由邪氣、表實和津液不足引起。
1.自汗是在沒有內外因素刺激的情況下醒來時出現的,並伴有疲乏、乏力、氣短、畏寒等乏力表現。可能是甲亢患者。
2.盜汗在香甜的睡眠中出汗,醒來時停止出汗,感覺皮膚濕潤。有的內衣也被汗水浸濕,下午有潮熱或者臉頰發紅。可能是肺結核浸潤患者。
3.急性出汗或病情危重的患者,突然大量出汗,或汗如油,精神疲乏,四肢冰涼,氣短,傷心欲絕。可能是心力衰竭和糖尿病患者。
4.身體壹側出汗,或右側出汗,或左側出汗,或上半身出汗,或下半身出汗。多見於中風,或高血壓腦病、腎性高血壓,或外傷、截癱。
5.開始全身顫抖,幾經掙紮,汗水隨之而來,這是病變發展的轉折點。多見於各種傳染病的發展期。
6.黃汗常分泌壹種有特殊魚腥味的黃汗,伴有口幹無飲欲,或全身浮腫,舌苔黃膩。多見於肝病或肝硬化患者。
7.黏汗黏膩、稠熱,是發燒後的壹種病汗。多見於重感冒或其他疾病患者。
8.甜汗經常微微出汗,汗味清香。多見於糖尿病患者。
9.無汗又稱閉汗,是指汗腺減少或機體不產汗,機體部分或完全出汗或根本不出汗。患者的某些部位皮膚非常幹燥,且大多患有皮膚病(如銀屑病、硬皮病等。),使毛孔堵塞,沒有汗液。另外,如果身體代謝紊亂,也可能是出汗。中老年人活動減少,汗腺萎縮,排汗少或不排汗。
出汗是最有效的排毒方式。只有夏天才能壹年四季自然出汗,對人體新陳代謝、經絡平衡、免疫系統健康都會有好處。如果妳長時間不出汗,妳的皮膚就不會呼吸,最終會造成妳代謝系統的很多紊亂,而這個皮膚的排毒功能就會轉移到妳的腎臟和肝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