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本病的發生主要是由於夏秋濕熱之邪的感覺,濕熱侵入胃腸,或寒性不潔之物積於腸內,或脾胃虛弱,大腸虛弱,使風寒、暑濕之邪乘虛而入。上述因素作用於腸道,使大腸功能受損,傳導功能異常,產生壹系列消化道癥狀。
方毅單味夏枯草
來源《浙江中醫雜誌》
夏枯草60克。
功能:清熱利濕,消炎殺菌。
痢疾的適應癥。
方劑以大劑量夏枯草為主,清熱利濕,消炎殺菌,止痢止痢。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夏枯草具有抗炎、殺菌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四次口服,7天為壹療程。
方馬爾龍變曹亞尹
來源《浙江中醫雜誌》
由馬鞭草900克、仙鶴草900克、蚌殼珍珠600克、大蒜120克組成。
功能清熱利濕,解毒殺菌。
痢疾的適應癥。
處方用馬鞭草、芽菜清熱利濕,貽貝含珍珠、大蒜解毒殺菌,可止痢。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馬邊龍牙曹寅具有抗炎和殺菌作用。
用法:將藥洗凈,放入鍋中,加水10000毫升,煎至600毫升,去我,濃縮至4400毫升,酌情加糖調味。
房山南蛇藤
來源:廣東中醫
由150 ~ 180克全青葙(鮮)和30 ~ 60克全青葙(幹)組成。
清熱利濕。
痢疾的適應癥。
處方用大劑量的南蛇藤清熱利濕,止痢。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青葙子具有抗炎和殺菌作用。
用法:水煎服,1劑量,每日4 ~ 5次。孩子要減少。
防四春根皮口服液
來源:上海中醫藥雜誌
香椿根皮1000g。
功能清熱利濕,殺菌止痢。
適應癥是細菌性痢疾。
藥方用大劑量的香椿根皮清熱利濕,止痢。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春根皮口服液具有抗炎、殺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傷寒桿菌、甲型副傷寒桿菌、福氏誌賀氏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有抑制作用。
用法:將藥物加5000毫升溫水,用溫水浸泡半小時,煮沸1小時,過濾,濾液裝瓶保存,殘渣加2-3倍水,煮沸40分鐘,過濾,與前壹次濾液合並,蒸發濃縮至1000毫升,再加入0.25%苯甲酸鈉溶液防腐。壹日三次,每次10 ml,最大量不超過15 ml。
吳芳大黃
來源:中國醫學雜誌
生大黃500克。
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消炎的功能。
適應癥是細菌性痢疾。
處方用大劑量大黃清熱利濕,活血消炎,以止痢。
藥理學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大黃能收縮毛細血管,降低通透性。還能增加機體的免疫功能、抗炎作用和抗氧化作用。
用法:將藥物洗凈,加適量水,濃縮成汁500 ml,加入單糖100 ml和苯甲酸鈉1 g,裝瓶備用。每次20毫升,每日3 ~ 4次。
劉放全蒼耳液
來源:河南中醫
它是由20-30克整株蒼耳(新鮮,根、葉、莖完整)和10克白糖組成。
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消炎的功能。
適應癥是細菌性痢疾。
處方用大劑量蒼耳子液清熱解毒,活血消炎,以止痢。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蒼耳子全液具有抗病毒、抗過敏和調節免疫功能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三次服。
齊放錢胡芬
來源《浙江中醫雜誌》
形成前胡粉末。
清熱利濕。
適應癥:細菌性痢疾。
該方用大劑量前胡散清熱利濕,以止痢。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前胡散具有抗炎、解熱作用。
用法:每次6克,每日3次。
甘薯的根
來源“廣西赤腳醫生”
補土豆根。
功能:清熱利濕,消炎殺菌。
適應癥:細菌性痢疾。
藥方用紅薯根清熱利濕,止痢。
藥理現代藥理研究發現,山藥的根具有抗炎和殺菌作用。
用法:將藥物切片,曬幹,研成粉末,壓片,每片0.5g。每次服4片,每日3 ~ 4次,用溫水沖服。
防舊白頭翁湯
來源:中華內科雜誌
白頭翁60克,炒白芍30克,金銀花30克,金銀花30克。澤瀉、車前草65438±05g,黃連、木香、檳榔65438±00g。
功能:清熱解毒,利尿消炎。
適應癥:細菌性痢疾。
該方以白頭翁、炒白芍、金銀花、忍冬藤清熱解毒,澤瀉、車前草利水消炎,黃連、木香、檳榔行氣導滯止痢。
藥理學現代藥理研究發現白頭翁湯對痢疾誌賀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對溶組織阿米巴、陰道毛滴蟲的滋養體有殺滅作用。對腸粘膜有收斂作用,故可止瀉止血。其中所含的白頭翁還有鎮痛、鎮靜、解痙作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