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青皮的功能

青皮的功能

以下是我手寫的資料。我學過中醫。望采納。謝謝妳。功效:

陳皮1。用於胸腹脹滿。橘皮粉善理氣,能入脾肺,故既能宣肺抑氣,又能行氣。用於肺氣郁結,胸膈痞滿,脾胃氣滯,脘腹脹滿等。常與木香、枳殼同用。

2.用於中焦濕阻、脘腹脹滿、便溏泄瀉、痰多咳嗽。橘皮味苦,性溫燥濕,能健脾行氣。故常用於濕阻中焦、腹脹、便溏膩苔等癥。可與蒼術、厚樸同用。又善祛濕化痰。常用作治療濕阻肺、痰多咳嗽的重要藥物。與半夏、茯苓同用。

3.可用於脾虛、消化不良、惡心嘔吐等引起的飲食減少。本品能燥濕、健脾、開胃,適用於脾胃虛弱、厭食、消化不良、腹瀉等癥。常與人參、白術、茯苓同用。因其既能健脾,又能理氣,常作為補氣之佐,能補而不滯,防滯腹脹。

此外,橘皮可與生姜合用,治療胃失和抑郁、惡心和嘔吐。若胃寒嘔吐,可與生姜同用。胃熱嘔吐者,可與朱乳、黃連同用。

功能:

具有理氣降逆、調中開胃、祛濕化痰的作用。主要用於脾胃氣滯濕阻,胸膈痞滿,脘腹脹滿,納差嘔吐,大便不利,肺氣不暢,咳嗽痰多,也可用於治療乳癰初起。經過多年的研究,知道陳皮有很多藥理作用。

1.對消化系統的作用:陳皮所含的揮發油對胃腸道有輕度刺激作用,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消除腸道內的積氣,表現出芳香健胃、祛風降氣的功效。

2.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陳皮湯和醇提物對心肌有興奮作用,但劑量過大時會有抑制作用。此外,還可引起血管輕微收縮,迅速升高血壓。陳皮中的果膠還可以預防高脂肪飲食引起的動脈硬化。

3.對呼吸系統的作用:陳皮所含的揮發油有刺激性和被動祛痰作用,使痰容易咳出。陳皮湯對支氣管的擴張作用較弱。其醇提取物的抗哮喘效力高。

4.對泌尿生殖系統的作用:陳皮湯能收縮腎血管,減少尿量。

5.抗炎作用:陳皮湯配合維生素C、維生素K可增強抗炎作用。

陳皮湯的副作用很小,多次動物實驗未發現急性中毒現象。氣虛、陰虛、幹咳、嘔血、舌紅、津液不足、實熱者慎用。

陳皮-功能與主治-行氣擴張的陳皮。

幹桔皮

拼音名稱:陳皮

中文名稱:CITRI果皮

別名:桔皮、貴老、紅皮、黃皮、廣桔皮、新會皮、紅桔、大紅袍、川桔。

分類:藥食兩用,水果

內服:煎服,6至10g;或者吃藥或者吃粉。

陳皮是蕓香科植物柑橘及其栽培品種的幹燥成熟果皮。橘子的小常青樹或灌木種植在丘陵、低山、河流和湖泊或平原。分布在長江以南的各個地區。10 ~ 12果實成熟時,采摘果實,去皮,陰幹或通風。橘皮入藥,對老久的人有好處,故取名陳皮、歸老。王曰:“橘皮久紅為佳,故稱紅皮陳皮。”

陳皮-性狀

陳皮藥材陳皮

采摘成熟果實,去皮,曬幹或低溫幹燥。藥材分為“陳皮”和“廣皮”。所有的藥片都很大,顏色新鮮,油潤,質地柔軟,香氣濃郁,味道酸甜苦辣。

1.陳皮常剝成數瓣,基部相連或不規則碎片。約1 ~ 4毫米厚,外表面橙黃色或紅褐色,有細皺紋和凹陷的點狀油室;內表面黃白色,粗糙海綿狀,具黃白色或黃褐色纖維狀維管束。質量稍硬易碎。氣味清香,但味道刺鼻,微苦。

2.陳皮果皮分為3 ~ 4瓣,基部相連,形狀整齊有序,厚度約1mm。點狀油腔大,透明,對光清澈,柔軟。

陳皮——鮮桔皮和陳皮的區別

橘皮中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橘皮浴可以滋養感情。將幹桔皮裝入布袋中,用洗澡水浸泡壹會兒,再洗澡,可使洗澡水清香誘人,使妳洗完澡後心情舒暢,精神倍增,皮膚光滑舒適。

鮮橘皮和陳皮雖然是壹樣的東西,但性質卻大相徑庭。鮮橘皮含揮發油較多,不具備陳皮的藥用功效。而陳皮在第二年後揮發油含量大大降低,其中的黃酮類物質含量會相對增加。這時候陳皮的藥用價值就能體現出來了。此外,由於新鮮橘子皮表面受到農藥和防腐劑的汙染,這些化學物質對人體健康有害,將其浸泡在水中也可能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隨意用陳皮泡水的。陳皮性溫、辛、苦,有發熱、口幹、便秘、尿黃等癥狀者不宜飲用陳皮水。

陳皮-新會特產-新會陳皮

新會陳皮是新會大紅柑的幹皮,是新會的名產。因其品質獨特,在明清以前就很有名氣,被列為“貢品”,遠銷海內外。

橙果扁圓形,油潤有光澤,成熟過程中果皮顏色由綠變紅,冬季至日前後變紅。柑橘果肉脆多汁,酸甜適中,每100ml含檸檬酸0.7-0.82g,含糖量10.1g至11.3g,可溶性固形物11%-12%,單果重約65438。其品種分為籽油體大、籽油體細、蒂大、優質四種類型。近年來培育出早熟、高產、優質的新良種。新會紅桔不僅是著名的水果,而且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具有潤心肺、清熱化痰、止咳的功效。陳皮藏在白糖裏,糖溶解後制成的蜜橘,有防治小兒麻疹的功效。具有理氣止痛的作用,常用於治療腸絞痛。

陳皮正宗新會陳皮

紅橙的果皮是新會的特產——陳皮。因其藥用價值高,是傳統的香料和調味品,所以壹直享有很高的聲譽。早在宋代就已成為南北貿易中的“廣貨”之壹,銷往全國各地及東南亞、美洲等地區。

陳皮存放的時間越長越好,所以被稱為“陳皮”。廣東產的陳皮最好。在歷史和貿易上,專門稱之為“廣陳皮”,以區別於其他省份。而“廣陳皮”以新會陳皮為上品,所以清代大醫葉所開的中藥“二陳湯”中專門寫明了“新會陳皮”。因為不是新會產的,功效遠不弱,而且缺少香味,所以新會陳皮價格較高,皮比肉貴。

據說新會陳皮運往北方各地,經過嶺南後味道更香。曾有華僑乘船帶新會陳皮出國。船到太平洋,突然聞到壹股香味,掩不住。新會陳皮散發出壹股清香,這是它獨有的品質。藥檢部門的檢測結果表明,由於土壤條件、栽培技術、農田小氣候的差異,新會產陳皮與外地移植陳皮的形態、組織結構相似,但揮發油的成分和味道差異較大,所以藥用和調味效果差異較大。

陳皮具有補氣健胃、燥濕化痰的藥用功效。中醫的“陳皮半夏湯”、“二陳湯”主要靠陳皮治病。用陳皮制成的中成藥,如川貝母陳皮、蛇膽陳皮、甘草陳皮、陳皮膏、陳皮粉等。,是化痰降氣、消積健胃的良藥。

在果脯和食品方面,新會陳皮梅、陳皮鴨和陳皮酒在色、香、味上各有特色。如果在菜裏加入陳皮,不僅能去除魚的腥味,還能讓菜特別好吃。做綠豆沙、紅豆粥等甜品的時候,如果加壹點陳皮,味道會特別香。

陳皮品種

栽培品種主要有'茶尺蠖',大紅袍,溫州蜜柑,唐吉納。

陳皮-鑒別

(1)本品粉末為黃白色至黃棕色。中果皮薄壁組織多,細胞形狀不規則,壁厚不均,部分呈串珠狀。果皮表皮細胞表面呈多邊形、正方形或長方形,垂壁增厚,氣孔圓形,直徑18 ~ 26微米,次生保衛細胞不清楚。從側面看,它由角質層和外徑向壁增厚。草酸鈣的方形晶體存在於中果皮薄壁細胞中,呈多邊形、菱形或雙錐形,直徑3 ~ 34微米,長5 ~ 53 μ m,部分細胞含有平行孿晶或由兩個多面體組成的3 ~ 5個方形晶體。橙皮苷晶體多存在於薄壁細胞中,呈黃色或無色,圓形或無定形,部分可見放射狀條紋。線、孔、網狀導管和管胞較小。

(2)取本品粉末0.3g,加入65438±00ml甲醇,加熱回流20分鐘,過濾,取5ml濾液,濃縮至約65438±0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橙皮苷對照品,加甲醇制成飽和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附錄ⅵ b),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壹張用0.5%氫氧化鈉溶液配制的矽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為展開劑,展開約3cm,取出,幹燥。然後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水(20:10:1: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至約8cm,取出,幹燥,噴三氯化鋁試液,於紫外光(365nm)下檢查。在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出現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用作色譜條件和系統適用性試驗的填料。流動相為甲醇-乙酸-水(35:4:61);檢測波長為283納米。理論塔板數以橙皮苷峰計算應不低於2000。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橙皮苷對照品適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4mg的溶液。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粗粉約65438±0g,精密稱定,置於索氏提取器中,加入80 ml石油醚(60 ~ 90℃),加熱回流2 ~ 3小時,除去石油醚,蒸發殘渣,加入80ml甲醇,加熱回流至浸膏無色,冷卻,過濾,濾液置於65438±000ml容量瓶中。

測定方法準確吸取對照溶液和供試品溶液各5μl,註入液相色譜儀,進行測定。

橙皮苷含量(C28H34O15)以幹制品計不得少於3.5%。

陳皮加工

去除雜質,噴水,充分濕潤,切絲,陰幹。

根據加工方法的不同,陳皮可分為陳皮、炒陳皮、陳皮炭、土炒陳皮、鹽烤陳皮。加工後的陳皮、土炒陳皮、鹽陳皮、焙陳皮密封放置於陰涼幹燥處。

陳皮-性味與歸經

苦、辛、溫。入肺經、脾經。

溫能行氣,辛能散,苦能瀝水。

所以陳皮有三大作用,壹是導胸中寒邪,二是破氣滯,三是益脾胃。在這三個功能中,主要功能是健脾和胃。脾胃控制水和濕的運輸,所以脾胃之氣可以祛濕,健脾,化痰。所以可以說陳皮的溫度可以養脾,刺激脾臟,通過苦味來健脾。因為陳皮主脾胃之氣,脾胃位於中焦,中焦之氣經過,使三焦之氣也奔湧。三交為瀆之官,通水通液,伴有濕邪;也是藏府之外的府,上達心肺,下至肝腎。所以陳皮的作用可以擴展到所有藏家,遍布全身。就肺而言,辛散肺氣,苦泄肺氣,溫中散寒,可治痰多、咳喘、停食;從心而言,它提神、苦、利,溫化濕濁,可治胸中之煩、口臭;就肝臟而言,辛散肝郁,苦降肝火,溫寒濕,故可清熱治肝郁,止食積滯;就腎而言,以燥潤腎,以濕排腎,柔化腎氣,故可治虛火、消化不良。當然,各種解釋都與濕、脾有關,所以其藥效發揮的空間很大,在壹般的理氣化痰方中均可使用。比如李時珍說:“苦陳皮能解燥,苦陳皮能散精力,和合。其治百病,從來都是靠理氣燥濕。壹樣的補藥會補,壹樣的瀉藥會瀉,壹樣的藥會漲,壹樣的藥會跌。”若與白術同用,可補脾胃;若與人參、甘草同用,可補肺氣;若與杏仁同用,可疏通、滋潤大腸血秘;若與半夏同用,可祛濕;若與茯苓同用,可降氣止嘔;若與幹姜同用,可溫寒化痰;而且如果和黃色壹起用,可以祛濕。

橘皮之所以叫橘皮,是因為它的味道比較苦,所以在臨床上主要用於祛濕化痰,尤其是肺裏痰多的時候,比如常用的中藥洪菊丸。橘絡有活絡經絡之氣,化痰祛濕之功,故氣滯痰阻,四肢麻木時常用於其他方中。枳實具有散結止痛、燥濕化痰的功效,臨床上用於疝氣疼痛、濕治關節痛、腰痛等。橘葉色青,有調肝氣之功,故常用於脅痛、胸悶、乳痛等癥的方中。

青陳皮和老陳皮壹主肝脾,壹主脾肺。從行氣的力量來說,青皮更強,從化痰的能力來說,青皮容易傷正氣,老陳皮傷正氣慢。所以青皮在治療氣滯痰阻引起的疼痛方面有自己的優勢。比如青皮用於左胸疼痛,陳皮用於右胸疼痛;青皮用於脅痛,陳皮用於中痛;乳頭疼痛用青皮,乳房疼痛用陳皮;下腹痛用青皮,胸腹痛用陳皮。香椽子皮和陳皮有很多相似之處,但香椽子皮不苦不苦,甜中有余,微酸、甜而化陽、酸而化甜而化陰。因此,香椽皮在行氣方面有滋補作用,其治療範圍主要限於脾胃氣虛引起的胃腸消化不良等疾病。雖然其祛濕化痰的功效明顯低於陳皮,但其健脾行氣的功效卻優於陳皮。佛手柑片與陳皮有相似之處,但佛手柑片主要負責疏肝理氣,兼顧調和,有較強的散化之力,故其主治為肝氣郁結、肝木不達脾土所致的消化不良,散化能力優於陳皮,但祛濕能力不如陳皮,散結化痰能力不如橘核。可以說,在臨床選擇上,陳皮以脾胃為主,香榧皮以脾肝為主,佛手片以肝脾為主,有時也可配伍。

陳皮蛇膽陳皮口服液

陳皮臨床使用時,若用於治療痰飲、胸膈痞滿、咳喘痰多、痰白黏等癥,可與半夏、茯苓同用,祛濕化痰。治痰熱咳喘,與蛇膽、黃芩同用,清痰熱;對於腹脹、納差、便溏惡心,可配伍白術、砂仁健脾理氣。治濕困脾胃,口淡無光,可與蒼術、厚樸同用,行氣燥濕;治風寒飲寒,惡心嘔吐,可與生姜、神曲同用;因寒,可配幹姜、肉桂;因熱,可配竹茹、麥冬;氣滯者可與枳殼、木香配伍;因為是濕的,可以搭配大肚皮和藿香;因氣虛,可與人參、甘草同用;因氣滯血秘,可配杏仁、桃仁。

現代研究表明,橘皮揮發油能刺激咳痰,擴張支氣管,對胃腸平滑肌有輕度刺激作用,能促進消化液分泌,消除腸積氣。鮮煎液和醇提取物對心臟有興奮作用,較大劑量有抑制作用;有輕微的縮血管作用,靜脈註射有快速升壓作用,反復給藥無耐藥性;甲基橙皮苷能增加冠狀動脈流量,降低冠狀動脈阻力,降低血壓和心率。橙皮苷能降低膽固醇,抑制實驗性潰瘍。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陳皮可以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長。

陳皮-用法用量

陳皮的用量壹般在3 ~ 10g之間,現代偶爾用到25g左右。但汗多陽浮者慎用或不用,不宜長期使用。

陳皮-儲藏

存放在陰涼幹燥處,防止黴變和蟲蛀。

陳皮-美食香客

陳皮不宜與半夏、天南星同用。不宜與溫香藥同用。

陳皮藥膳配方

在中醫分類中,屬於理氣類藥物,但因其具有健胃、祛風、止嘔的作用,常與消食藥或脾胃藥同用。此外,還具有祛濕化痰的功效,對痰粘白、胸悶者有其療效。

藥膳:

降脂茶:陳皮五錢,山楂三錢,甘草壹錢,丹參二錢,1500㏄煮沸,文火煎熬20分鐘,過濾,主要有降低膽固醇和血脂的作用,適用於體質強壯的高血脂患者,不適用於經常腹瀉或消化性潰瘍者。

麥芽茶:麥芽五分、谷芽三錢、陳皮、三錢、神曲兩分、甘草壹分或冰糖少許,1000㏄煮沸,文火15分鐘,過濾,開胃健脾,消食化積。

燉很多肉類食物,適當加入陳皮、山楂,幫助消化,避免食物堆積。

陳皮-食療

陳皮辛、苦、溫;脾、胃、肺經;氣香可散,可升可降;

具有理氣和中、燥濕化痰、利尿通便的功效;

主治:脾胃不和,脘腹脹痛,食欲不振,嘔吐惡心;痰濕阻肺,咳嗽痰多,胸悶膈,頭眩;水腫、排尿困難、便秘;乳癰疥瘡,中國魚蟹毒,酒精毒。

陳皮相關食品

陳皮雞翅

陳皮陳皮雞翅

材料:雞翅、陳皮、姜、蔥。

腌料:醬油、油、米酒、生粉、雞粉、姜。

調料:油、醬油、鹽、香油。

1.陳皮用1碗開水沖泡至變軟;雞翅洗凈,後面切壹刀(不要切掉);蔥切段,蔥切蔥花。

2.將雞翅放入碗中,加入海天金標醬油王1湯匙、油1/2湯匙、米酒1湯匙、生粉1湯匙、雞粉1/3湯匙、姜片,拌勻,腌制15分鐘。

3.燒熱1碗油,插入竹筷至周圍出現氣泡,放入雞翅炸至金黃色,瀝幹油備用。

4.鍋裏留壹點油,加熱。姜片,蔥片,陳皮翻炒。倒入雞翅翻炒1分鐘。加入陳皮浸泡過的水,大火燒開。

5.加入1/2大勺海天金標醬油王、1/3大勺鹽和1/3大勺香油,攪拌均勻,蓋上高火燜5分鐘。

6.當鍋裏的湯變稠後,撒上蔥花拌勻,即可食用。

綠蘿陳皮鴨湯。

具有清肺潤喉的功效,是目前家庭的美味湯品。綠蘿是蘿蔔的壹種,性微涼,味甘辛,有健胃消食、止咳化痰、利濕清熱、解毒的作用;陳皮性平,味酸甜,有調中散結、化痰通五臟的功效。老鴨性平,微寒涼,味甘鹹,有壯陽補虛、利尿消腫的作用。廣東人經常喜歡用老鴨做湯,他們的民間諺語說“雛鴨濕毒,老鴨養陰”,很有道理。如《食本草綱目》指出“凡新嫩之鴨,有毒,長壯者為好”。

材料:青蘿蔔600克,幹橘子1/4個,老鴨1只(約600克),姜2~3片。

烹飪:青蘿蔔去皮,洗凈,切片;將陳皮浸泡,去瓤;把老鴨的尾巴,腳,內臟都切掉。然後放入裝有生姜的陶罐中,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燉約兩個半小時,加入適量的鹽和食用油。這個量可以供3~4人食用,青蘿蔔、鴨肉可以挑起來拌醬油上桌食用。

九個柑橘

陳皮久治陳皮

九支陳皮為甘草制品,色澤黃褐,薄片薄而均勻,味甘、鹹、香、辛,能止渴生津、理氣開胃。

1,流程

制坯、加料浸漬、幹燥、加料幹燥、連續加料幹燥、加入甘草粉,即得成品。

2.生產要點

(1)原料要求:鮮黃甜橙、香橙等。以水果的最外層(橙層)為原料。

(2)下料:剝去橘皮,用專用刨子刨去橘皮的最外層。剝出來的小皮呈片狀,不規則,俗稱錢皮。將100公斤桔皮、50升梅子鹵水(腌制梅子的鹵水)和0.5公斤明礬放入缸中浸泡。48小時後,取出橘皮,放入沸水中焯2分鐘,立即用自來水沖洗幹凈。漂洗時間約為24小時。然後將橘皮瀝幹,再用50%的鹽和30%的梅子鹵水腌制(指原料的重量百分比)。腌制20天左右,取出幹燥,得到桔皮坯。

(3)煎汁:將甘草煮沸,去渣,濃縮。加入適量的糖和糖精,壹起溶解制成原汁備用。

(4)浸泡烘幹:將橘皮坯放入大桶中,將煮好的甘草汁倒入大桶中,蓋上蓋子。燜2小時後,取出橘子皮和部分汁液,壹起放入烤盤,送至烤房烘幹。晾幹後,加入原汁,可重復多次。最後壹次加料烘幹後,在烘幹室外加入甘草粉(成品重量的65438±0%),混合均勻,得到九制陳皮。

腌制的梅子/李子

陳皮陳皮梅

材料:話梅50斤白糖85斤鮮姜1250克鮮桔皮8.5斤檸檬皮5斤五香粉250克丁香粉13克甘草1.5斤桔皮醬和檸檬醬。

陳皮梅特色:香氣濃郁,酸甜適口,開胃生津,風味獨特,是廣式蜜餞中的極品。

陳皮梅的方法:

1.浸漂:將梅子坯倒入清水中浸泡漂白48小時,去除部分鹽分,然後用清水將梅子坯表面鹽分沖洗幹凈,瀝幹備用。

2.糖漬:將鮮姜剁成泥狀,然後按照1斤梅子坯和1斤糖的比例,與橘皮醬、檸檬醬、姜膏混合均勻,放入缸中糖漬7天左右。

3.煮沸:將蜜餞梅子與醬料壹起煮沸,加入剩余的白糖,直至糖濃度達到75%以上。當梅子滲透到醬汁中時,加入甘草粉、丁香粉和五香粉,攪拌均勻。

4.幹燥:成品梅坯冷卻幹燥後即為成品。

5.橘皮醬、檸檬皮醬的制作方法:將儲存1年以上的橘皮、檸檬皮加水煮沸1.5 ~ 20分鐘,再用清水沖洗至無苦味。瀝幹後倒入打漿機打成漿狀(或磨成漿狀),然後按照壹漿兩糖的比例煮成橘皮醬或檸檬醬。

陳皮-文獻摘錄

《本草綱目》:“諸如此類,總取行氣燥濕之利,同補必補,同導必瀉,同藥必升,同藥必降。”脾對氣至關重要,而肺對氣的吸收至關重要。因此,橘皮對兩經脈的氣分是必不可少的,但它可以用來補氣和降氣。」

常用本草:“能散瀉、溫補、祛膈氣、祛痰生津、調脾止咳、通淋。”

本草靜姝:“辛能散,苦能瀉,溫能通,則氣下,嘔咳止,胸中之熱消,脾自運臟,氣滯不能消化水谷,即嘔吐、霍亂、腹瀉等之證。苦溫能鑿脾之濕,使氣滯運行,諸證自愈。」

《本草顏回》:“味辛而好,故能開氣;胃苦而導瀉,故能化痰;其性溫平,善解,故能止嘔止咳,健脾和胃。東原說:內人重在脾胃,理氣為先。如果要理氣健脾,橘皮的作用是第壹位的。」

陳皮-福耀

1.橘色絡脈:和橘色果肉上的筋膜。(是柑橘中果皮和內果皮之間的維管束群)。性苦性平。功能化痰、理氣通絡,適用於痰濁阻絡、咳嗽、胸痛等。壹般用量為1元至1.5元,煎服。

2.化橘紅:以及屬於雲香科的柚子的果實。苦,辛,性溫。功能祛濕化痰,理氣消食。適用於痰多咳嗽、消化不良、脘腹脹痛。壹般用量為3-10g,煎服。

  • 上一篇:被蜜蜂(不是蜜蜂,是普通的黃蜂(海南種))蟄了怎麽辦?怎麽處理?妳吃藥嗎?
  • 下一篇:產後腰痛嚴重怎麽緩解?如何快速治療產後腰痛?腳後跟疼是什麽原因?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