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控制和消滅該病的流行,必須采取檢疫、隔離、凈化、預防等獸醫控制措施。在預防方面,我國已生產出減毒凍幹疫苗,可接種於不同年齡和品種的牛。接種後是安全的,14天後能產生抗體,維持免疫力22個月。
牛病毒性腹瀉-粘膜病可通過胎盤傳播,尤其是在妊娠早期。牛病毒性腹瀉——壹旦感染,黏膜病毒血清抗體陰性的牛往往通過胎盤引起胎兒免疫抑制,引起持續的病毒血癥。如果小牛正常出生,病毒血癥可持續帶入成年期。這種牛臨床上看起來很健康,血清中沒有保護性抗體,但體內總是帶毒,是牛最危險的傳染源。
病毒來源:
家養和野生反芻動物及豬為該病的自然宿主,自然病例僅見於牛、黃牛、水羊和牦牛,無明顯種間差異。各年齡階段的牛均易感,但6-18月齡的幼牛更易感,更易感染。綿羊和山羊也可發生亞臨床感染,感染後產生抗體。
病毒可隨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牛連續感染可終身攜帶和解毒,因此是該病傳播的重要傳染源。這種疾病主要是由口腔感染引起的。易感動物吃了被汙染的飼料,喝了水,卻被消化道感染。它們也可能通過吸入患病動物咳嗽和呼吸時排出的有毒飛沫而被感染。這種病毒可以通過胎盤垂直感染。病毒血癥期公牛精液中也有大量病毒,可通過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感染奶牛。
該疾病通常發生在冬季和早春,可發生在舍飼和放牧牛中。
參考以上內容?百度百科-牛病毒性腹瀉
參考以上內容?百度百科-牛病毒性腹瀉-粘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