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由於土壤板結,有機質含量低是鐵頭病發生的主要原因;
二是氮、磷、鉀用量較多,鈣、硼、鋅等中微量元素補充較少,達不到平衡施肥;
第三,在酸性土壤中,鈣是固定的(磷酸鈣),葉面和果面的補充不足,遠遠不能保證果實膨大的需要;。
第四,樹太弱。常年環剝、死根嚴重,冬季凍害、春季持續幹旱易造成硼、鈣難以吸收;
第五,硼能促進鈣的吸收利用,硼肥缺乏影響鈣的吸收。
蒲城酥梨因其外形美觀、果大、皮薄、色澤鮮艷、品質酥脆、含糖量高、口感清香爽口、耐貯藏而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人的形象比喻“大如拳頭,甜如蜜糖,脆如鉆石”,被評為“中國名果”。它含有糖、礦物質、有機酸和維生素,營養極其豐富。這是壹種罕見的水果。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梨酒、梨膏、梨糖和罐頭,是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梨汁、梨膏具有清熱化痰、止咳潤肺等藥用價值,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受歡迎的輔助藥物。
鐵頭梨主要表現在果實中,局部組織生長受阻,果肉中的石細胞堆積成硬瘤,失去了商業價值,嚴重影響梨樹的產量和品質。其原因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藥害、病毒病、梨頂腐病、缺鈣、缺硼、砧木類型等。如何解決這壹技術難題,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調查,現就此問題提出壹些看法和建議。
第壹,發生率定律
該病始於幼果期,在花萼凹陷周圍出現壹層淡褐色、稍有浸潤的暈圈,顏色逐漸擴大加深。在嚴重的情況下,病塊可以蔓延到水果頂部的大部分。患部呈黑色,質地堅硬,中央呈灰褐色。有時因感染其他雜菌而腐爛,導致黑色或粉紅色黴變,此時大量病果脫落。6-7月發病較多,病變迅速擴大,接近成熟期時很少發病。在酸性土壤或果實生長期,土壤幹燥,突然下雨,根系受到影響,可引起該病,尤其是在樹勢衰弱時。
二,成因
1.土壤板結、有機質含量低是鐵頭病的主要原因。
壹些農民果園的土壤測試表明,梨區大多數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極低。與近年來人們只重視化肥的施用相比,農家肥和有機肥很少使用,使土壤有機質逐漸降低。再加上土壤很少深耕,使土壤板結,滲透性差,化肥利用率和蓄肥蓄水能力低,樹木養分供應不足,樹勢衰弱,抗病能力差。
2.氮、磷、鉀用量較多,鈣、硼、鋅等中微量元素補充較少,未達到平衡施肥。
土壤提供的養分遠遠不能滿足樹木和果實的需要,特別是硼、鋅等微量元素的缺乏,導致免疫功能差,誘發軸梨病害。
3.在酸性土壤中,鈣是固定的(磷酸鈣),葉面和果面補充不夠,遠遠不能保證果實膨大的需要。
土壤又硬又粘,特別是幹旱年份,導致硼吸收不好,病害嚴重。硼的吸收與土壤水分有關。過濕或過幹都會影響梨樹對硼的吸收,所以在幹旱的山坡和低窪的澇地上容易發病。
4.這棵樹太不結實了。常年環剝和根系死亡嚴重,冬季凍害和春季持續幹旱容易導致硼和鈣難以吸收。
通風透光差、負荷重、過量使用氮肥導致生長對硼的需求增加,從而加重缺硼缺鈣的發生。
5.硼能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但硼肥不足影響鈣的吸收。
缺硼導致座果不良,影響養分的運輸和轉化,導致果實品質低下,果實皺縮,鐵頭病嚴重。
三、防控對策
1.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勢恢復能力。
梨樹開花後40天內,要最大限度地保證土壤水分的穩定和平衡,幹旱年份要及時補水,低窪易澇地區要及時排水,使果皮細胞和果肉細胞勻速膨脹,正常生長。
2.合理修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創造有利於光合作用的環境條件。
嚴格疏花疏果,合理負載,杜絕過度環剝,枝繁葉茂的樹木可以環剝。
3.施用含氨基酸的水溶性肥料,促進根系生長,提高肥效。
施用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根系,含18種氨基酸,能有效增加根系活力和動力,促進根系生長,大大提高水肥吸收率;同時含有硼、銅、鐵、錳、鋅等微量營養素,防止果樹缺乏微量營養素。壹般根據樹齡和產量選擇施用量,在萌芽期、開花期、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和采收後使用1-2次為宜。
4.鈣和硼要壹起補充,才能糾正梨頭病。
推薦施用液體肥bingo,鈣含量不低於100g/L,硼含量不低於12g/L,鈣硼金比為8:1。復合糖醇螯合能有效增加鈣在果樹體內的流動性,實現快速補鈣補硼,提高利用率。同時有機質不低於50g/L,增加了土壤有機質。壹般以2L/畝進行滴灌,每7-10天壹次,最好3-4次。
陜西蒲城酥梨鐵頭病必須加強肥水管理,補充鈣硼微量元素,合理修剪,通風透光,疏花疏果,增強樹勢。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梨樹的鐵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