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體含有抗感染細胞,是咽喉腔內的壹種淋巴組織,位於咽與口腔連接處的兩側。
扁桃體為什麽會發炎?
為什麽扁桃體總是發炎?扁桃體是呼吸道的防禦器官之壹,可以過濾病菌,產生抗體保護呼吸道和食道免受病菌侵害,三到五歲時是發育最完善的時期。和其他淋巴腺體壹樣,如果病菌入侵,就會增殖膨脹。所以很多呼吸道感染會出現扁桃體和咽喉淋巴腺的腫脹和炎癥。如果扁桃體發炎特別嚴重,會有化膿。
侵入體內引起扁桃體炎的病原微生物相當多,其中70%為病毒感染,如鼻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腸道病毒等。其余的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病毒感染後,容易發生細菌感染,導致嚴重的臨床表現。
扁桃體炎的癥狀因各機體抵抗力不同,病菌不同而不同,有多種表現。有些人會出現輕度感冒、頸部淋巴結腫大、口腔潰瘍等癥狀。當然,也可能出現更嚴重的感冒癥狀和全身不適。有時候扁桃體太腫,阻礙了鼻子的順暢呼吸。有些病毒甚至會使扁桃體腫脹到上呼吸道阻塞的程度,使患者呼吸困難。
扁桃體炎很嚴重嗎?
扁桃體炎嚴重嗎?會有什麽不好的後遺癥嗎?基本上扁桃體炎本身是壹種非常良性的疾病,但問題會出在病原體本身,感染的嚴重程度和身體抵抗力的強弱。如果這種病原體只是引起扁桃體局部感染,過去感染的病程就好了。但有些致病菌會有全身影響,可能會有復雜的病程或不良的後遺癥,如關節炎、腎炎、心肌炎、心內膜炎等。
扁桃體炎的發病形式非常直接,眼見為實,扁桃體的情況可以直觀地看到。讓病人張開嘴,觀察扁桃體和口咽的變化,就知道是否有扁桃體炎。但是醫生除了診斷扁桃體炎,還有壹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區分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是否有全身感染,是否會有其他並發癥。通常細菌性疾病可能需要用抗生素治療,而病毒性疾病不需要抗生素。如果有必要,可以進行血液測試來幫助診斷。
這些感染是會傳染的,所以患者會有扁桃體炎。如果可能的話,他們應該盡量不要出去。重癥患者要多休息,適當飲水。有些人經常反復感染,扁桃體變得比平時更腫脹。其他的出生時比較大,感染後往往會變大。有時會影響呼吸,或在睡眠時引起大聲打鼾,甚至影響睡眠質量。考慮扁桃體切除術。
什麽時候需要切除扁桃體?
以下情況需要切除扁桃體:經常扁桃體炎,或扁桃體病變完全影響健康或中斷學習,影響聽力或呼吸。然而,有時扁桃體切除術是不必要的。如果診斷有疑問,就要考慮是否還有其他問題。
-
扁桃體切除術的適應癥包括:扁桃體炎壹年發生四次以上;兩年內扁桃體炎壹年三次以上;扁桃體腫大引起上呼吸道梗阻,引起嚴重打鼾、吞咽困難、發音不清等。患過壹次或多次扁桃體膿腫;扁桃體引起全身性疾病,成為局竈性扁桃體;扁桃體反復發炎引起反復發作,如鼻炎、中耳炎、氣管炎等。或者長期無法治愈。
手術是在全身麻醉下進行的。當病人陷入深度睡眠狀態,失去疼痛時,扁桃體被剝離並切除。大多數切口無需縫合即可自然愈合。患者術後住院時間壹般在24小時以上。壹般認為扁桃體切除不會對以後的生活產生任何不良影響。
-
切除扁桃體有利也有弊。
有些家長因為孩子經常扁桃體炎而要求醫生為孩子摘除扁桃體,但醫生通常會慎重考慮。為什麽扁桃體不能隨便摘除?
扁桃體是咽中最大的淋巴組織。在兒童時期,它是壹個活躍的免疫器官,含有各種發育階段的淋巴細胞,如T細胞、B細胞、吞噬細胞等。所以它不僅具有體液免疫,產生各種免疫球蛋白,還具有壹定的細胞免疫。扁桃體產生的免疫球蛋白IgA具有很強的免疫力,能抑制細菌對呼吸道粘膜的粘附,抑制細菌的生長和擴散,還能中和和抑制病毒。IgA還能通過激活補體增強吞噬細胞的功能。這些在兩歲到五歲之間最活躍。
從免疫的角度來說,由於其對機體的免疫功能,扁桃體不應該隨便摘除。兒童扁桃體肥大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肥大但不影響呼吸和吞咽,不產生嚴重的臨床表現,則不宜摘除。因為切除可能會影響局部的免疫反應,降低機體抵抗感染的能力。如果扁桃體炎復發,妨礙呼吸和吞咽,引起風濕病、腎炎等疾病,應及時摘除。壹般兒童扁桃體切除手術要在四歲以後進行,等炎癥消退後兩到三周比較合適。但是,如果發作太頻繁,等不及了,可以考慮在發作平息幾天後進行手術。
-
扁桃體切除術是壹種有效的治療方法,而其他治療方法,如隱窩沖洗、電療、免疫治療等,則不確定,只能用於手術禁忌者。
扁桃體切除術;扁桃腺切除術
指示
(1)慢性扁桃體炎反復急性發作。
(2)扁桃體周圍有膿腫史者。
(3)扁桃體過度肥大,妨礙吞咽和呼吸,導致營養失調。
(四)風濕熱、腎炎、關節炎、風濕性心臟病等患者。,疑似扁桃體為病竈。
(5)慢性滲出性中耳炎由於扁桃體和增殖體肥大,影響咽鼓管功能,保守治療無效。
(六)白喉攜帶者,經保守治療無效者。
(七)不明原因的長期低熱,且扁桃體有慢性炎癥。
(八)各類扁桃體良性腫瘤、惡性腫瘤應慎重選擇病例。
禁忌癥
(壹)急性扁桃體炎發作時,壹般不做手術,炎癥消退後需要3-4周。
(2)血液病、高血壓、伴有代償功能障礙的心臟病、活動性結核等不適合手術。
(3)風濕熱、腎炎等全身癥狀未得到控制時,不宜手術。
(4)在脊髓白斑和流行性感冒的情況下,不適合女性在經期和經期進行手術。
(五)免疫球蛋白缺乏或自身免疫性疾病高發患者的家屬。白細胞計數低於3000。
手術前準備
(壹)認真詢問病史和體格檢查,特別註意詢問出血史和檢查出血及凝血機制。
(二)血、尿、大便常規凝固時間。
(3)胸部X線和心電圖檢查。在全身麻醉下,檢查肝、腎功能。
(四)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前禁食,術前適當進少量食物或禁食。術前半小時皮下註射阿托品。(不允許擠壓和切割)。緊張的病人可以服用鎮靜劑。
手術方法
采用剝離法和擠出法。
(壹)剝離法(解剖法)
1.麻醉與體位:使用局部麻醉者,取坐位或半坐位。咽反射敏感者可將1%的卡因噴於咽部,再將1%的奴佛卡因(加1:1000腎上腺素)塗於舌咽弓粘膜下層和扁桃體外囊。
2.操作步驟
(1)切口:用扁桃體鉗夾住扁桃體,向內上拉,露出舌咽弓遊離緣與扁桃體之間的粘膜皺襞,用彎刀切開此處的粘膜,切回舌咽弓與扁桃體之間的部分粘膜。
(2)剝離:在舌咽弓切口處插入血管夾或剝離器,向上向後遊離扁桃體上極,然後用扁桃體夾夾住扁桃體上極,再用剝離器自上而下將扁桃體與其包膜外的周圍組織分離,直至其下極。
(3)扁桃體切除術:用扁桃體圈套器的鋼絲套住扁桃體,同時向上提起扁桃體,向下壓鋼絲,收緊鋼絲環,擰斷扁桃體下極蒂,將扁桃體完全切除。
(4)止血:扁桃體切除術後,立即用大棉球按壓扁桃體窩止血。如果有血管出血,就要結紮。最後用腭弓牽開器打開舌側腭弓,充分暴露扁桃體窩進行檢查。如果出血已經完全止住,沒有殘留的扁桃體組織,壹側的手術就完成了。
用同樣的方法切除對側扁桃體。
3.全身麻醉時,患者應仰面躺著,頭向後仰,肩下墊壹個小枕頭,將手術臺向下滾動,使頭部略低於胸部,以避免術中血液被吸入氣道。放壹個戴維的開口器,註意不要擠壓舌頭和嘴唇,也不要擠壓牙齒。
(2)斷頭臺法
1.麻醉: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2.操作:患者取仰臥位或坐位,助手固定頭部。放置開口器後,操作者用壓舌板壓住舌頭,露出扁桃體下極,右手握住擠壓刀,從扁桃體下極放入,然後轉動刀環,使其位於扁桃體和腭咽弓之間,放入扁桃體後極和上極,向舌咽弓方向提起。此時扁桃體在舌咽弓下隆起成壹個“腫塊”。用同樣的方法切除對側扁桃體。助手迅速把病人的頭轉向壹邊,讓他吐出血來。止血方法同剝離法。
波利澤爾氏療法
(1)所有患者均采用側臥位。指導局部麻醉下的患者沿口腔引流口腔內的分泌物,不要吞咽,以觀察是否有出血。全麻下的患者在醒來前要註意是否有吞咽,如果有,檢查是否有出血。
(二)術後三小時可以吃流質食物,六小時後可以用鹽水漱口。當傷口疼痛時,可以冷敷頸部。
(3)術後第二天,創面出現壹層白色薄膜,屬於正常反應。術後5~7天左右白膜開始脫落,創面形成肉芽,表面上皮開始生長。如果白膜是臟灰的,就要註意感染的可能了。可以用抗生素和0.5~1%雙氧水漱口。
手術並發癥及其處理
(1)出血:術後24小時內出血為原發性出血,較為常見,發生於術後6小時內。可能是因為操作不小心,遺留殘留物或止血不徹底,或麻醉劑中腎上腺素的血管收縮作用消失後血管擴張;也可能是壹直在流血的小出血點。還可能因咽喉活動、咳嗽或血壓暫時升高、維生素C缺乏、凝血酶原含量降低、天氣突變等引起出血,也可能促進術後出血。繼發性出血常發生在術後5 ~ 6天,主要是白膜開始脫落時,如果註意是可以預防的。如果是繼發性感染性出血,就要加強治療,比如抗感染。
1.若扁桃體窩內有血塊,應取出,用紗布球加壓10 ~ 15分鐘。檢查出血點時,要註意扁桃體窩上下的隱蔽處,舌根附近、舌腭弓後面都有出血點,很難看到。如果有明顯出血點,用血管夾夾住,結紮止血。
2.彌漫性滲血可用止血粉和明膠海綿按壓在出血處。失敗時,可在扁桃體窩內填塞消毒紗布球,縫3 ~ 4針舌咽弓、咽弓,紗布留在扁桃體窩內24小時。
3.有時病人會吞下血液,並在不知不覺中積聚在胃裏。當它達到壹定量時,有時它們會突然吐出很多帶血的物質。患者脈搏頻繁,面色蒼白,出冷汗等早期休克現象。應采取補液、輸血、止血等措施積極搶救。
4.頸內動脈手術損傷:罕見,如不及時處理可導致大出血和死亡。主要預防是術中扁桃體剝離要緊貼扁桃體外膜,分離不要太深。禁止用刀或剪刀切開粘連組織。壹旦不幸發生,立即壓迫止血,從頸部縫合頸內動脈。
(2)傷口感染:患者抵抗力低,術中無菌操作不嚴格或術後出血可能並發傷口感染。說明傷口上沒有長白膜,或者白膜不潔不全,咽部充血、腫痛,有時伴有發熱。應用足夠的抗生素和0.5 ~ 1%雙氧水漱口。
(3)此外,還可合並肺膿腫、支氣管肺炎、肺不張、頸深部膿腫或蜂窩組織炎、呼吸道異物等。
預防:
首先是增強身體抵抗力,註意勞逸結合。很多人經常加班,容易導致扁桃體炎。其次,要減少煙酒的刺激,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同時也要積極治療鄰近器官的疾病,如急慢性鼻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