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壹天拉壹次屎,但壹天壹次不是標準。排便頻率因人而異,排便頻率因人而異,因體質不同,食物不同。只要滿足以下標準,排便就可以說是正常的:
排便頻率為65438+每天0-3次,或每周2-3次。糞便重量在150-200g之間,含水量在60%-80%之間。拉出來的糞便呈香蕉狀,顏色為香蕉黃色。
如果不符合標準,是否意味著便秘?
由於春季氣候幹燥,肝火容易旺盛,中老年人腸道功能減弱,消化能力低下,便秘在這個季節較為常見。人們也過分擔心便秘,但真正的便秘是有自己的標準的,即壹周排便次數少於三次,排便費力,糞便又硬又小,持續半年左右。
多少次簡單的排便次數,排便是否費力,是否幹澀,都不足以稱為便秘。排便次數與飲水、飲食等因素有關。如果人喝水過多或受涼,可能會影響體內的水液平衡,增加排便次數。排便可能壹天四五次以上,甚至大便呈水樣。這種情況叫做腹瀉。節日排便與飲水過少、失水嚴重、吃辣過多等因素有關。在這些因素的刺激下,腸道失去通暢,大便水分減少,變得幹燥,難以排泄,從而減少排便次數。只要調整飲食,增加飲水次數,排便可以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中老年人因為腸道功能較弱,對東西的消化吸收較慢,排便的頻率也會減少,飲水量也會稍有減少,所以排便會比較正常。
在便秘的標準中,最重要的是這些排便異常要維持6個月左右。如果只是期間出現間歇性問題,可以通過稍微調整飲食或者調整生活習慣來恢復,不能說是便秘。只能說是生活習慣等各種因素,暫時刺激了腸道的消化功能,影響排便。當然也不排除腸道菌群紊亂,或者消化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首先應該與之相關的是從生活習慣上調整,或者是調理腸道問題。
至於大便的形狀和顏色,其實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從形狀上看,某人的身體太冷太濕,大便會顯得黏黏的,形狀自然會發生變化。突出的特點就是會粘馬桶。從顏色上看,糞便的顏色大多受成分影響。比如豬肝吃多了大便會變黑,火龍果吃多了大便會變紅,青菜吃多了大便可能會變綠。
總之,排便是壹種正常的生理活動。判斷排便異常,需要從糞便、生活習慣等各方面進行判斷。就算是便秘也有自己的標準,不要陷入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