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皮膚病中藥外洗九法

皮膚病中藥外洗九法

導讀:夏季是皮膚病的高發季節。對於皮膚病患者來說,外洗壹方面可以減少患者服藥的痛苦;另壹方面,皮膚病外用藥物可以更好的吸收。(編輯/閆奇峰)

皮膚病中藥外洗九法

作者/龔

"手術方法是最重要的外部治療方法."中藥外洗在皮膚病治療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用藥湯在患處沖洗、浸泡、濕敷或坐浴的壹種治療方法,古代稱為“松溪”。

早在公元前770年,《禮記》?曲禮《載》頭上生瘡,要洗澡;身上有瘡,就要洗澡”,《外科精要》說:“醫者,可散邪祛內瘡,以藥蓋湯火,以滌之...這叫疏痰,調血脈,使之停滯。比如妳用兩兩升水做藥,就可以煎服。。

民間經常有人用洗液,比如用明礬洗濕瘡,用花椒洗癢瘡,用蔥白洗凍瘡,用桂花葉洗漆瘡。這些方法簡單有效。在臨床實踐中,筆者總結了九種方法,介紹如下。

壹、祛風止癢法

由於人體組織不良,衛氣不固,普通感冒無法在皮膚之間通過,無法向外宣泄,導致營衛不和,氣血運行不正常,皮膚營養流失,產生壹系列癥狀。如起病急、消退快、遊走、瘙癢,多在上身或全身,皮疹多為紅色丘疹、風團、鱗屑或苔癬樣改變、疣、損幹、無滲出、鱗屑及搔抓後出血等。,常見於急性瘙癢性皮膚病,如急性蕁麻疹、皮膚瘙癢癥、神經性皮炎等。

治療以祛風止癢為主。

藥用艾葉30克,藥珠消(本人註:徐長卿)30克,路路通30克,蠶沙60克,湯劑1500毫升。水溫熱後,每日兩次清洗患處,每次10-15分鐘。

臨床上,尋常疣、扁平疣等疣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皮膚病。皮損為扁平丘疹或高出皮膚,顏色為淺棕色、褐色及正常膚色。表面光滑或粗糙。

治療以祛風解毒為主。

藥用木賊15g、蒼耳子15g、敗醬草30g、露蜂房10g、馬齒莧30g、煎水1000ml。先熱敷患處,再用水擦洗皮損。皮損處要擦紅,每天加熱壹次。

二、清熱消腫法

無論外感邪熱,還是內臟實熱,都會阻礙皮膚,不得外泄,也不得熏蒸。皮損多為紅斑、斑丘疹、水皰、膿皰、糜爛性滲出物、灼痛瘙癢。常見於急性濕疹和皮炎類疾病,如帶狀皰疹、丹毒、膿皰瘡、過敏性紫癜、藥疹、接觸性皮炎、大皰性皮膚病、剝脫性皮炎、皮肌炎、急性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治療要清熱,消腫,解毒。

藥用馬齒莧30克,黃柏30克,千裏光30克,大黃30克,煎水1500毫升,外洗或濕敷患處,每日3-4次,每次10-15分鐘。

三、燥濕收斂法

濕分內濕和外濕,但以外濕為主。由於濕邪入侵,瘀滯不散,氣血相爭,皮膚泡出疹子。癥狀是水皰、瘙癢、糜爛、滲出、水腫、浸泡和滴汁。常見的皮膚病,如皮炎、濕疹、脂溢性皮炎、天皰瘡等。

治療宜燥濕收斂。

藥用馬齒莧60克,蒼術30克,側柏葉60克,苦參30克,五倍子30克。煎服1500毫升水,沖洗或濕敷患處,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鐘。

四、涼血解毒法

各種“毒”引起的皮膚病有藥物毒、食物毒、蟲毒、漆毒等。邪毒侵膚,郁化為熱,熱毒與氣血相爭得病。癥狀包括發紅、丘疹、風團和糜爛。常見的皮膚病有接觸性皮炎、藥疹、中毒性紅斑、蟲咬皮炎、丘疹性蕁麻疹等。

治療要涼血解毒。

藥用千裏光30克,大黃30克,芒硝30克,山楂60克,萹蓄30克。煎服1500ml水,沖洗或濕敷患處,每日2-3次,每次10-15min。

第五,溫經散寒法

由於陽虛,肌膚生冷,氣血運行不暢,經絡不通,氣血停滯。皮損為深紫色或淡紅色紅斑,局部皮損紅、腫、硬,嚴重者可出現水皰和潰瘍。常見的皮膚病包括凍瘡和脈管炎。

宜溫經散寒。

藥用透骨草30克、芫花10克、花椒15克、吳茱萸15克、湯劑1000毫升,每天浸泡患處1-2次,每次15-30分鐘。

六、活血化瘀法

肝氣郁結或外邪入侵,導致氣滯血瘀,經絡不通。癥狀是暗紅色、藍色、瘀點、瘀斑和毛細血管擴張。常見皮膚病如結節性紅斑、硬化性紅斑、過敏性紫癜、靜脈曲張、血栓性靜脈炎。

治療要活血化瘀。

藥用大葉黃楊30克,紅花15克,丹參30克,桃仁30克,香附30克。煎服1500毫升水,外洗患處,每日2次,每次10-15分鐘。

七、養血潤膚法

因為血虛不能滋養皮膚,皮膚失養,血虛產生風燥,是停留在皮膚裏造成的。其皮損幹燥、脫屑、肥大、粗糙皸裂、苔蘚樣。常見的皮膚病有神經性皮炎、銀屑病、魚鱗病、手足癬、掌跖角化過度等。

治療要養血潤膚。

白芨60克,黃精30克,紫草30克,五靈脂30克,露蜂房10克,煎水1500毫升。浸泡後患處外洗,每日壹次,每次30分鐘。

八、害蟲防治?法律

由於對昆蟲過敏或昆蟲毒素侵入體內,長期積毒,由皮膚引起。皮損有丘疹、風團、水皰、血痂、抓痕、糜爛等。常見的皮膚病包括疥瘡、丘疹性蕁麻疹和毛蟲皮炎。

治蟲滅蟲?。

藥用蛇床子30克、花椒15克、大風子30克、硫磺60克、藜蘆15克、湯劑1500毫升,每日壹次,每次10-15分鐘。

臨床上也有黴菌引起的足癬皮損,如丘疹、水皰、滲出物等。

治療要清熱利濕,殺蟲止癢。

丁香10克,黃精30克,黃柏30克,花椒10克,枯礬15克。煎服1500 ml水,浸泡,外洗患處。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鐘。

九、脫脂和除垢方法

多因濕熱、外感感冒,阻滯皮膚,濕熱上蒸,或因濕熱耗陰耗血,血虛風燥,皮膚失養所致。皮損為潮紅、滲出、糜爛、黃痂和鱗屑(幹燥或油膩鱗屑)。常見的皮膚病有脂溢性皮炎和脂溢性脫發。

治療要清熱利濕,去脂去垢。

透骨草60克,側柏葉60克,黃柏30克,皂角刺30克,硼砂30克。煎服1500ml水,每日壹次沖洗患處,每次10-15min。洗完後,不要用溫水沖洗頭部,讓頭發晾幹。

總之,以上九法初步總結了皮膚病中藥外洗的規律。在運用這九條法則時,壹定要根據病竈的部位、範圍、性質和患者皮膚的耐受程度進行治療,合理選擇靶向藥物和外洗方法,采用壹條或多條不同的法則進行洗浴治療,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

  • 上一篇:為什麽脾虛?脾虛怎麽調理?
  • 下一篇:面肌痙攣患者如何做面部肌肉練習?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