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自覺癥狀
(1)瘙癢:是最常見的自覺癥狀,瘙癢程度從陣發性到持續性、局限性、廣泛性不等。瘙癢的機制通常被認為是:
1.從表皮的真皮淺層,遊離的感覺神經末梢受到刺激,通過側脊丘傳到視丘和感覺中樞,引起瘙癢。
2.與組胺、激肽、蛋白酶等某些化學物質的釋放有關,尤其是蛋白酶作為壹種化學介質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存在於表皮、血液、細菌和真菌中,因外傷或某些原因可在組織中釋放並活化,導致皮膚瘙癢。
瘙癢常見於濕疹、蕁麻疹、神經性皮炎、扁平苔蘚、外陰和肛門瘙癢等。
(2)疼痛:有學者認為疼痛和瘙癢可能是同壹個神經傳導。刺激程度小於痛閾時為癢,大於痛閾時為痛。疼痛常見於急性感染性皮膚病,如癤、丹毒和病毒性皮膚病,如帶狀皰疹。
第二,他感覺到癥狀
皮膚表面的各種癥狀稱為皮膚損傷或皮膚病變。原發性皮損是指最先出現的原發性皮損;繼發性皮膚損害是原發性皮膚損害通過抓撓、感染和治療進壹步損害或改善的結果。認識主要皮損有助於皮損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1)原發性皮膚病變
1.黃斑疹:僅指皮膚的顏色變異,既不隆起也不凹陷,病變多在表皮和真皮淺層。有黃褐斑、雀斑,色素增多;皮下出血形成的黃斑稱為紫癜;紋身叫人工斑;還有色素減少的白癜風和白化病。
2.丘疹:是高於皮膚表面的固體隆起物,壹般直徑不超過1 cm。可由炎癥浸潤、代謝異常或皮膚退化引起。病變多在表皮或真皮上部。有的丘疹扁平圓形,如疣、色素痣;有些是多邊形的,如扁平苔蘚。
3.水皰:是高於皮膚表面,表皮內含有液體的局限性損傷。直徑1 cm的為大皰,直徑大於1 cm的稱為大皰。水泡壹般發生在表皮。水皰常由細菌、病毒、石棺和過敏反應引起,如接觸性皮炎、帶狀皰疹等,愈後不留疤痕。
4.膿皰:大小和深度與水皰相似,是壹種含有膿液的水皰,周圍有炎性紅暈。膿皰多由化膿性細菌感染引起,如膿皰瘡、毛囊炎、痤瘡等。
5.結節:圓形或類圓形堅硬的局限性突起,比丘疹深,位於真皮或皮下組織內,常因炎癥浸潤或代謝產物積聚所致,大小不壹。如皮膚結核、結節性黃瘤和腫瘤。
6.囊腫:是真皮或皮下組織內的囊腔樣結節,可高出皮膚表面,圓形或橢圓形,觸摸有彈性感。內容物可以是液體或半固體,如腱鞘囊腫和皮脂腺囊腫。
(二)繼發性損害
1.鱗片:主要是角質化的上皮細胞。當皮膚發炎或受損時,會形成明顯的鱗屑。鱗屑的大小、厚度和數量因皮膚病不同而異。花斑癬的鱗屑如糠;剝脫性皮炎的鱗屑像裂開的、上翹的土地;牛皮癬的鱗屑像雲母壹樣白。
2.痂皮:是由水皰、膿皰和潰爛的表面,漿液、膿、血和脫落的壞死組織,幹涸後形成漿液性痂、膿痂、血痂。
3.糜爛:是水皰和淺表膿皰破裂脫落上皮所致。表面潮紅、濕潤、滲血,愈合後不留疤痕。
4.潰瘍:是壹種深入真皮和皮下組織的局限性組織缺損。潰瘍的大小、形狀和深度隨著病因和疾病的發展而變化。表面可有漿液、膿液、壞死組織,也可結痂覆蓋,邊緣常不規則。燒傷、皮膚結核、三期梅毒、化膿性皮膚病、嚴重的小腿靜脈曲張和皮膚癌都會導致潰瘍。
5.疤痕:深層組織缺損後,在組織修復中,新的結締組織取代了原來失去的皮膚組織,稱為疤痕。可分為增生性(肥大性)瘢痕和凹陷性(萎縮性)瘢痕。前者比皮膚表面更硬更高,後者比正常皮膚略凹,皮膚薄而軟。疤痕表面沒有正常的皮紋和附屬物。
6.苔蘚樣轉化:壹些慢性瘙癢性皮膚病,由於長期刺激、摩擦、搔抓等。,可使皮膚變厚粗糙,肌理加深增寬,形成多邊形片狀扁平丘疹,稱為苔蘚樣病變,如神經性皮炎。
上述皮損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往往先後或同時存在,有時從壹個皮損演變為另壹個皮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