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吃什麽對脾好?什麽食物補脾?

吃什麽對脾好?什麽食物補脾?

脾胃功能差,消化不好,身體很難吸收營養。長此以往,人會顯得蒼白。比如有的人經常腹瀉,氣虛,面色發黃。這些癥狀與脾虛、脾虛濕盛有關。脾虛應該吃什麽?

材料人參15g,白術(炒)15g,茯苓18g,薏苡仁15g,山藥15g,蓮子9g,炙甘草9g,砂仁6g,桔梗6g。

用法將薏苡仁搗碎,將除砂仁外的其他材料放入砂鍋中,用水浸泡2-3小時。砂仁單獨放入小碗中,用少許水浸泡。將砂鍋大火燒開,小火煨20分鐘,然後倒入小碗中的砂仁和水,大火燒開,再用中火繼續煎5-6分鐘,關火,濾出藥湯,加適量水煎20-25分鐘,濾出藥湯後再加水煎20-25分鐘。將煎三次的湯劑混合均勻,飯前服用2-3次,每日壹劑。

該方法可用於治療慢性腹瀉、慢性腸胃炎、大便變形、面色萎黃、頭發幹燥、消瘦或浮腫、四肢沈重、疲勞懶惰、免疫力低下。這個方子對身體有雙向調節作用,可以讓瘦子增肥,幫助肥胖者減脂。

增強體質後,用藥粉,將這些材料壹起研末,壹次放入小碗10g,加清水攪勻,入鍋蒸10分鐘後服用,早晚各壹次。

註意事項:非氣虛體質者不宜服用。

2、脾臟按摩

1.捏脊:讓患兒躺在床上,沿著患兒脊柱兩側的兩指,用兩個拇指、食指和中指從骶尾部開始,輕輕捏住皮膚,慢慢向前捏,壹直推到頸椎大椎穴,自下而上揉五六次為壹組。第三次捏的時候,每捏三次壹定要把皮往上提。

2.推脾土:脾土穴在拇指螺紋面上,家長可用拇指順時針按摩。

3.搓板門:板門在大魚際隆起處,家長可用拇指向掌根方向搓孩子。

4.填充大腸:將食指側面從指尖推向手掌。

5.按勞宮穴:順時針按摩手掌勞宮穴。

6.按足三裏:順時針按摩足三裏3分鐘。

7.揉腹部:先揉手掌,然後慢慢順時針方向給孩子按摩腹部。

3.秋季如何補脾?

壹、早秋補脾,少吃“瓜”字。

夏天,人們對西瓜情有獨鐘,尤其是清涼可口的冰鎮西瓜,幾乎成了人們消暑的必需品。但也許妳不知道,其實西瓜也有個外號,叫“冷瓜”。西瓜性寒解熱,其食性寒,故有此名。西瓜自然是涼的。如果再把這個“冷瓜”放進冰箱,簡直就是雪上加霜。雖然有很好的清熱解暑功效,吃起來很過癮,但是吃多了對脾胃傷害很大。有的人西瓜吃多了會拉肚子,甚至頭暈乏力,這是濕邪困脾所致。

其實不僅是西瓜,還有冬瓜、黃瓜、冬瓜、苦瓜等瓜類都屬於寒性食物。這個時候脾胃已經很虛弱了。如果吃生冷的東西,只會“火上澆油”,引起腹瀉。所以夏天過後,西瓜應該基本退出“歷史舞臺”了。

二、對付秋老虎,多吃“豆”

不適合吃瓜,但是夏末秋初的酷暑怎麽應對?

綠豆:其實生活中有些食物可以解暑祛濕,最廣為人知的就是綠豆湯。綠色的綠豆湯不僅可以解暑毒,還可以祛濕,幫助妳的脾胃排毒。

紅豆:中醫認為具有健脾利濕、清熱利濕、消腫解毒的功效。由於紅豆善於下行,疏通水道,經常服用也有減肥的功效。對於愛美的女士來說,如果擔心因“粘上秋膘”而變形,可以多喝紅豆湯,可以解暑祛濕,保持妳曼妙的身材。為什麽不呢?

第三,補脾潤燥,多吃秋果。

秋梨:秋梨是秋天最值得推薦的水果。中醫認為梨性涼味甘,能生津潤燥,清熱化痰。在幹燥橫行的秋季,是幹燥的最佳選擇。秋梨的吃法不同,效果也不同。如果有咽幹咽痛等癥狀,生吃即可。如果想滋陰潤肺,潤喉化痰,熟食更好。可以把梨隔水蒸,煲湯或者做粥吃,也可以去除梨的寒性,吃起來更安全。

棗:棗被稱為“木本糧食”,是因為古人認為它可以代替食物食用。《本草綱目》認為,大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血、生津,對脾虛、少糖、氣血不足等癥有較好的治療作用。甚至有句流行的話叫“壹天吃三顆棗,美不老”。加紅棗和大米煮粥也有很好的護肝作用。但是,大棗不宜多吃。“吃多了讓人忽冷忽熱,贏瘦的都不能吃。”每天吃棗最好不要超過50克。

  • 上一篇:在農村建房時發生過哪些奇怪的事?
  • 下一篇:有人知道通遼甘旗卡骨科醫院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