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的定義尿失禁是指當妳不想排尿(無法控制自己)或不排尿時,尿液會不由自主地漏出,影響個人生活和作息或造成社交和衛生習慣。
懷孕和分娩容易導致尿失禁。在懷孕期間,由於胎膜的變化和生理解剖位置的改變,以及胎兒在子宮內重量的不斷增加,位於骨盆的肌肉承受著相當大的壓力,產道周圍的骨盆支持組織和* * *在分娩時更是受損。Landon研究表明,在懷孕期間,由於妊娠激素(如孕酮、雌激素和松弛素)的影響,女性的骨盆支持組織往往很脆弱,具有可塑性,容易受到創傷。遺傳本身,比如結締組織,孕期的機械力,都會對妊娠本身的盆底造成損傷。根據這些損傷的程度,大部分會在懷孕和分娩後恢復正常,但也有壹部分會造成不可逆的改變,導致日後盆底功能障礙,尤其是懷孕和分娩間隔時間過短、產程過激烈或妊娠次數過多時。
Aiien和Sultan還研究了分娩前後盆底的神經生理變化,證明無論順產還是剖腹產,懷孕和分娩本身都會對盆底神經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雖然剖腹產造成的傷害看起來要小壹些,但是妊娠和骨盆結構本身的遺傳對以後盆底功能障礙的影響比生產方式更大。此外,根據盆腔超聲檢查可發現孕婦膀胱頸的支撐力明顯降低,尿動力學檢查也可發現孕婦尿道閉鎖壓力明顯降低,功能性尿道長度縮短,導致尿失禁和女性在孕期和產後咳嗽、打噴嚏、突然用力時不由自主漏尿的尷尬。
產後尿失禁和妊娠期尿失禁的防治──張繼的研究經驗張繼的婦產科曾研究過臺灣省婦女妊娠期的泌尿癥狀,發現妊娠期尿失禁的患病率為46.7%,經產婦較初產婦多見。夜間排尿(60.2%)、尿急(34%)、尿頻(27.8%)和小便不幹凈(26.2%)是妊娠期其他常見的泌尿系統癥狀。但僅有6.5%的孕婦認為尿失禁癥狀會給社交生活或衛生習慣帶來困擾。高胎次、孕前體重高、孕周大可能是妊娠尿失禁的致病因素。尿失禁的癥狀大多是暫時的,只有4.7%的產婦在產後六周後仍有尿失禁。剖腹產雖然略低於* * *分娩,但差異並不顯著。
在尿失禁的診斷和治療中,醫生會先了解癥狀和病史,然後進行詳細的內部診斷,看是否有神經病變或脫垂的腫瘤。此外,他們還會安排尿液和血糖檢測,必要時會安排膀胱尿動力學檢查,以確定尿失禁的原因、類型和程度,作為治療的重要依據。
尿失禁的治療壹般來說,重度尿失禁和骨盆肌肉松弛必須手術治療,但中輕度尿失禁和骨盆松弛的女性可以通過無創、危險的非手術治療得到改善;也就是“盆底肌運動”訓練,又稱“Kaigl”運動,也就是俗稱的縮肛或提肛運動。
產後尿失禁的防治凱格爾運動──女性幸福的健康運動(性愛)凱格爾運動是女性盆底肌肉最重要的壹線保守治療,是由美國婦產科醫生阿諾德·凱格爾(Arnold Kegel)博士於65438-0948設計的預防產後女性尿失禁的運動訓練。盆底肌肉和其他肌肉壹樣,運動可以讓它們變得強壯。這種骨盆肌肉運動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正確和有規律的運動來加強骨盆底部控制排尿的肌肉群。雖然凱格爾運動的原理很簡單,患者也有學習的動力和依從性,但盆底肌肉的收縮能否“正確”掌握,能否“持久”,才是效果的重要關鍵。因為盆底肌肉很抽象,不像四肢肌肉,看不見,摸不著。訓練前,首先要找到盆底肌肉的正確位置。
根據以往的文獻,超過30% ~ 60%的人在訓練初期不能正確收縮盆底肌,同樣的錯誤大多是用腹肌、臀肌或大腿內側肌代替盆底肌。如果不能正確收縮,很容易導致更嚴重的癥狀,或者因為無法改善而放棄訓練。壹般妳會通過教尿流中斷、* *觸診、* *指診或者憋氣放屁來感受到正確的盆底肌位置。
主要原理是盆底肌訓練和其他物理療法壹樣,通過患者的“主動”收縮來加強盆底肌,同時也加強了尿道括約肌的力量。當骨盆肌肉強烈收縮時,有“鎖定”作用,可防止因咳嗽、腹壓突然升高而引起的漏尿。進壹步訓練可使肌肉肥大,增加尿道外壓,提高盆底支撐力,改善盆底器官脫垂癥狀。根據國內外臨床研究報告,如果能正確、規律地堅持三個月以上,尿失禁治愈率可達80%以上。
同時,由於恥骨尾肌是骨盆底部最重要的肌肉群,簡稱PC肌肉群,也有人稱之為“愛情肌肉群”,如果妳有壹個強健的PC肌肉群,就可以恢復產後帶來的緊繃感,享受愉快的性反應,防止以後尿失禁!
產後尿失禁的防治生理反饋法在生理反饋儀的幫助下,患者更容易掌握正確的盆底肌收縮,可以提高盆底肌收縮的療效。所謂“生理反饋”,就是“利用電子或機械工具,正確評價患者神經、肌肉、自主神經的正常或異常活動,用聲音或視覺反饋給患者。當與計算機軟件結合使用時,可以跟蹤訓練的效果。這種生理反饋不僅可以掌握正確的宮縮,還可以提高患者的興趣和成就感。
據文獻報道,采用生理反饋法,盆底肌的成功率將從54%提高到92%。有了Kaigl這個簡單易學又有效的運動,無論是坐著、躺著還是站著,妳都可以隨時隨地做。相信只要采用正確的學習方法,不斷練習,尿失禁、* *松弛、子宮膀胱下垂這些令人困擾的癥狀壹定會得到改善,同時夫妻間的“性福”指數也會得到提升!
外部磁波椅療法是尿失禁的最新治療方法。磁波穿透盆腔,激活盆腔內控制排便和排尿的神經,進而促進盆底肌肉的收縮和協調,從而達到治療尿頻、尿失禁和排尿困難的作用。壹般專科醫生會在確診後開出壹個療程的處方,並會根據患者的個性化需求設定壹個療程的治療模式。每次治療時間約20分鐘,每周治療2-3次,持續8-9周左右。通常有漏尿問題的人,治療壹個月左右就能感覺到好轉,治療兩個月效果最好。
產後尿失禁的防治保守治療重在加強盆底肌力,長期、耐心、正確地進行會有所改善,但很少達到治愈或完全幹澀的結果;對於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或嚴重尿失禁的患者,手術治療是最快、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過去有超過65,438+000種傳統的女性尿失禁手術,但只有Burch陰道懸吊術和傳統懸吊術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並有穩定的成功率。壹般住院時間在2 ~ 7天左右,需要休息4 ~ 6期。但兩者都是創傷較大的侵入性手術,嚴重並發癥比例較高,如術後排尿困難、膀胱損傷、傷口疼痛、尿頻尿急等。所以在過去,患者對尿失禁手術的接受度較低,對實施手術的醫生也是壹個很大的考驗和挑戰!
尿失禁手術的發展趨勢——已發表第三代尿道懸吊術有助於提高尿失禁手術的生活質量。如果有更微創、省時、安全、有效的手術,將有助於提高尿失禁患者接受手術的意願。從1996開始,先後出現了第壹代和第二代無張力尿道吊帶術,極大地將原來尿失禁並發癥高的有創手術轉變為省時、安全、微創的手術。雖然超過10年有80%的穩定成功率,但仍有膀胱、血管甚至腸道損傷的風險。同時大腿內側除尿道口外還有兩處傷口,也有傷口疼痛,恢復慢的缺點。為了改善第壹代和第二代尿道吊帶術的缺點,近年來國外又推出了另壹種無任何皮膚創傷的短而微創的第三代尿道吊帶術,固定效果好,成功率高,並發癥低。
產後尿失禁的預防和治療;臨床經驗的出版;2009年底,我院從國外引進了第三代MiniArc手術。最近我們在臺灣省積累了2-3年的初步經驗,發表在國際權威的女性泌尿學雜誌上。要點如下:
1按照嚴格的客觀標準,手術壹年後的完全治愈率高達80%以上。
術後患者的生活質量、泌尿系統癥狀程度及性生活均有明顯改善。
3.與二代運營相比;成功率更高,泌尿癥狀改善程度更明顯,傷口疼痛更少,出血量(平均13)和時間(平均15分鐘)更短,並發癥少。
術後尿動力學研究發現尿道閉鎖壓力下降較少,說明手術更微創,對尿道傷害更小。
這種超級神秘的手術有可能成為未來尿失禁手術的首選。
結論妊娠分娩不能完全避免對盆底的傷害。但如果能在分娩過程中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創傷,適當練習提肛運動(盆底運動),避免重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絕經後適當補充激素,應該可以避免嚴重的盆底功能障礙。壹旦出現這些癥狀,就應該找女性泌尿科醫生進行正確的診斷和治療。
尿失禁是壹種可治療的疾病。有這種困擾的女性朋友千萬不要不好意思就醫。相反,他們應該選擇壹位女性泌尿科醫生。通過專業的診療,相信她們可以得到滿意的治療效果,告別尿失禁的困擾,重拾女性的快樂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