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廓
何叔衡(1876-1935年2月24日),出生於湖南寧鄉縣壹個農民家庭,無產階級革命家[1],中國偉大代表,中國* * *生產黨創始人之壹。
人物歷史
1913年,何叔衡考入湖南省第壹師範,與毛澤東、蔡和森等同學誌同道合,成為摯友。第壹師範畢業後,先後在長沙楚藝學校和第壹師範附屬小學任教,積極參加毛澤東、蔡和森組織的革命活動。
1920年冬,何叔衡、毛澤東* * *發起了湖南* * *生產黨的早期組織。1921年7月,出席中國* * *生產黨第壹次全國代表大會,成為黨的創始人之壹。6月,1928,赴莫斯科出席中共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1931年11月當選為中華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歷任臨時中央政府工農檢察人民委員會委員、內務部人民委員會代理部長、臨時最高法院主席。
1934 10中央紅軍長征後,何叔衡奉命留在中央革命根據地,堅持遊擊戰爭。1935年2月24日,由江西赴福建途中,在長汀戰役中英勇犧牲,終年59歲。
2009年9月10,被評為100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壹。
性格評估
毛澤東高度評價了他的革命精神和工作能力,說“翁叔叔辦事能顧大局”。
做事毫不猶豫,感情如火如荼。“鐵骨壯烈死,風華正茂明。”(評何叔衡的心腹、詩人小三)
“我要為蘇聯流盡最後壹滴血”,這是壹個共產黨員的錚錚誓言,將永遠被人們銘記危難之時不回頭,何時葬梅花?“謝覺哉曾寫詩表示要安葬何叔衡,但只找到何叔衡的眼鏡框、硯臺等遺物。他的忠誠早已融入了他所熱愛的土地。而這片土地正以繁榮和生機撫慰著他不朽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