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民間偏方:中醫治療阻塞性肺氣腫的制作方法

民間偏方:中醫治療阻塞性肺氣腫的制作方法

阻塞性肺氣腫是指終末細支氣管(包括呼吸性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遠端擴張,並伴有氣腔壁破壞的病理狀態。它是由空氣汙染、吸煙和慢性肺部感染引起的,並進壹步發展。支氣管哮喘和肺纖維化也可逐漸演變成此病。此病屬於中醫“哮證”範疇。

[臨床表現]

1.本人有多年咳嗽咳痰史,冬季癥狀加重。隨著病情的發展,逐漸出現氣短、氣短、胸悶,疲勞後加重。

2.合並急性呼吸道感染時,咳嗽、咳痰、氣短明顯迅速加重,可出現呼吸困難、紫紺、肺動脈高壓。

3.疾病進展到晚期,可導致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

[診斷]

0.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有慢性咳嗽、喘息史,並伴有氣短、呼吸困難、紫紺等體征。

2.胸部為桶狀胸,肺叩診清音,肝濁音界降低,呼吸音、語音減弱,呼氣延長,雙肺有時可聽到幹濕羅音。心臟的濁音邊界變小,心音沈悶遙遠。

3.x線檢查:雙肺透明度增高,肺野靜脈細直稀疏。心影垂直狹長,膈穹窿變平。

4.肺功能測定:殘氣量/總肺量超過35%。1秒時,肺活量/肺活量值低於60%,或最大通氣量占預期值的80%以下。氣體分布不均勻,肺泡氣體濃度高於2.5%。

5.本病應與彌漫性肺間質纖維化、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等疾病相鑒別。

[治療]

中醫治療

(1)肺脾腎兩虛:氣短,活動增多,不能繼續呼吸,咳嗽,痰少而粘,口幹,手足發熱,自汗盜汗,舌淡紅少苔,脈弱。

治法:補肺健脾補腎,益氣養陰。

處方:太子參15g,麥冬30g,五味子10g,生地15g,山茱萸15g,山藥15g,牡丹皮10g,茯苓30g,澤瀉10g。

中成藥:麥味地黃丸、生脈口服液。

(2)肺脾腎陽氣虛:喘息久長,呼吸長而短,動則加重,咳痰清稀,畏寒乏力,腰酸膝軟,面部浮腫,口唇青紫,舌淡苔白,脈沈弱。

治法:補肺,健脾溫腎,納氣平喘。

處方:人參10g,白術10g,黃芪30g,茯苓15g,制川烏15g,山茱萸15g,山藥15g,牡丹皮10g。

中成藥:百令膠囊、金匱腎氣丸。

(3)哮喘合並感染應按慢性支氣管炎辨證治療。

(4)中醫療法和針灸療法

①西洋參50g,蛤蚧2對,冬蟲夏草30g,西紅花10g,川貝母50g,* * *研磨成末膠囊,每次3-4粒,每日1次。平時用來治病的。

②熱敷法:取舒菲、高芒、脾俞、腎俞,用生姜、艾條煎,每穴3-5強,每日1次。

[預防和護理]

1.體育鍛煉和呼吸訓練。

2.避免感冒,感覺* * *。

3.避免酒精、煙草、脂肪飲食和接觸性氣體。

4.紅棗、山藥、百合、核桃等煮粥食用。

提醒您:中醫治療阻塞性肺氣腫此偏方來自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

  • 上一篇:如何祛除女人體內的濕氣、寒氣和濕氣
  • 下一篇:60平米以內的小戶型裝修廚房!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