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膽草(elephantopus scaber L .),又名地膽草(elephantopus scaber L .),別名地膽草、天芥菜、雞膽、柴胡、馬白佳星、地膽草、地膽草等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該藥物具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尿的功效,是中醫常用的治療感冒、菌痢、腸胃炎、扁桃體炎、咽炎、腎炎水腫、結膜炎、疔瘡的藥物。
2、性味:苦,涼。功效: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適應癥:用於感冒、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結膜炎、流行性乙型腦炎、百日咳和急性黃疸性肝。
炎癥、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腎炎、疔瘡、濕疹。用法用量:0.5 ~ 1;用新鮮的草敷患處。
擴展數據:
膽囊頭的主要價值:
(1),全草幹燥,根莖短粗,長1 ~ 2厘米,厚約0.5厘米,密被白色絨毛;根狀葉多皺縮,黃綠色,匙形或長圓狀倒披針形,疏生有白色長毛,紙質略軟。莖圓柱形,厚2 ~ 3毫米,常被切斷,斷面中空,莖生葉少而小。有時莖端有花頭,花冠常脫落。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2)同壹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全草,也可作為白花蛇舌草。其特點是分枝多,莖有毛,葉橢圓形或長方形,花白色。
(3)化學成分:白花蛇舌草含有遊離松油醇、啤酒花脂肪醇、豆甾醇、山崳醇、山崳醇、氯化鉀。還含有啤酒花脂肪醇乙酸酯、脫氧膽素和異脫氧膽素,木犀草素-7-葡萄糖苷是從其花中分離出來的。
(4)、藥理作用:抗菌作用白花蛇舌草註射液的應用(水煎濃縮後乙醇提取,再加入醋酸鉛除去沈澱)進行體外抗菌試驗(紙片法,每張紙片含生藥約30 mg),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有抗菌作用。采用平皿傾註法,18 ~ 24克生藥裝於15毫升時,對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
百度百科-地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