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病西醫叫小兒驚風。其中,伴有發熱者,多為感染性疾病所致。顱內感染性疾病常見的有腦膜炎、腦膿腫、腦炎和腦寄生蟲病。顱外感染性疾病通常包括熱性驚厥和各種嚴重感染。不伴發熱者,多為非感染性疾病所致。除癲癇外,還有水電解質紊亂、低血糖、腦外傷、腦腫瘤等。
(1)急風概述急風的病因主要由六淫、疫藥等外感邪氣引起,偶有突發驚恐引起。主要病機為熱、痰、驚、風相互作用,互為因果。其主要病位在心、肝經。小兒外感邪氣多由熱轉痰,極熱引風。痰致驚,風致驟驚。
本病的治療以清熱化痰、鎮驚熄風為原則。痰滿者必清痰,驚者必靜,風滿者必熄風,而熱者必先清熱。化痰可分為芳香開竅、清火化痰、化痰通腑;清熱不同於舒筋透表,清氣清熱,清營涼血。治風有兩種:祛風熄風,寧心安神,養心安神。
待遇1。風熱風動證的癥狀包括突然發熱,頭痛身痛,咳嗽流涕,四肢煩躁不安,眼睛向上看,牙齒緊咬,舌紅苔白,脈浮或細。方毅銀翹散由12g金銀花、9g連翹、3g薄荷、9g防風、3g蟬蛻、9g菊花、3g僵蠶、6g鉤藤組成。
祛風清熱、息風止痙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壹劑。
該方劑對金銀花、連翹、薄荷祛風清熱,對防風、蟬蛻、菊花祛風解痙,對僵蠶、鉤藤鎮驚。另外,服用小兒回春丹清熱,平驚。
據言,對於咽喉有痰者,應加竹黃、瓜蔞皮,以清痰清熱;對於高熱、便秘、腫蛾者,增加黃色或涼性隔膜,以分散壺底。在過去,有熱性驚厥史的兒童應服用紫雪散,以防止感冒和發燒初期的驚厥。
2.氣陰兩焦證的癥狀為:起病急,高熱煩躁,口渴驚風,舌苔黃糙,舌質深紅或絳紅,脈強。防遺清瘟敗毒飲由連翹12g、石膏9g、黃連9g、黃芩9g、梔子6g、知母6g、生地9g、赤芍9g、玄參6g、牡丹皮9g、千裏光9g、鉤藤9g組成。
功效:清氣、涼營、熄風開竅。
用法:水煎服,每日壹劑。
清氣清熱的方劑,如連翹、石膏、黃連、黃芩、梔子、知母;生地、水牛角、赤芍、玄參、牡丹皮能清血,羚羊角、石決明、鉤藤能祛風平肝。
據言,昏迷者加石菖蒲、郁金,或用治鮑丹、紫雪丹,以息風開竅;便秘加大黃、芒硝,通腑清熱;加半夏、郁舒丹降逆止嘔。
3.心肝陷邪證的特點是高熱煩躁,手足不寧,反復抽搐,項強,四肢緊張,眼口昏迷,舌紅,脈滑。方毅焦玲鉤藤湯由羚羊角1.5克、鉤藤9克、僵蠶3克、菊花9克、石菖蒲3克、川貝母6克、郁金1.5克、龍骨9克、竹茹9克、黃連9克組成..
功效:清心開竅,平肝熄風。
用法:水煎服,每日壹劑。
方傑羚羊角、鉤藤、僵蠶、菊花平肝熄風、石菖蒲、川貝母、郁金、龍骨清痰清心、諸乳、黃連清痰清熱。同時服用安宮牛黃丸清心開竅。
根據陳述,加入石膏和知母是為了清熱瀉火;大便幹燥,用大黃和芒硝瀉熱通便;口幹舌燥,生津生津的生地、玄參。
4.濕熱流行證的癥狀有:起病急,發熱急,煩躁譫妄,昏迷,反復抽搐,嘔吐腹痛,大便溏薄,或膿血便,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方毅黃連解毒湯加減出處在肘後,由黃芩9克、黃連9克、黃柏6克、梔子6克、白頭翁6克、秦皮6克、鉤藤6克、石決明9克組成。
功效清濕熱,解毒熄風。
用法:水煎服,每日壹劑。
本方可使黃芩、黃連、黃柏、山治瀉三焦之火,引火下行。四藥合用,苦寒直折,瀉火解毒。白頭翁、秦皮清腸除濕,鉤藤、石決明平肝熄風。
據說舌苔厚膩,大便不爽,加大黃、厚樸清腸導滯,瀉熱祛濕;渾然不覺,加上安宮牛黃丸清心開竅;經常驚風加紫雪丹平肝熄風;嘔吐加郁舒丹,以利汙物,解毒止嘔。
5.驚風證的癥狀是突然抽搐,驚悸尖叫,神誌不清,四肢無溫,舌苔薄白,脈不規則。方毅琥珀保龍丸由琥珀1克、朱砂1克、少量金箔、膽南星6克、天竺黃3克、人參6克、茯苓6克、山藥9克、甘草6克、菖蒲3克、鉤藤9克、石決明9克組成。
安神、平肝、熄風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壹劑。
方傑琥珀、朱砂、金箔鎮靜安神;膽南星和天竺黃清痰清熱;人參、茯苓、山藥和甘草。菖蒲、鉤藤、石決明平肝、息風、開竅。
據字加頻驚止痙,疏風止痙;加入黃芪、當歸、白芍、酸棗仁,用於補氣養血、安神定誌。
(二)慢驚厥概述慢驚厥多見於大病後,氣血俱損;或因急性休克,為虛邪,風在內動;或者先天不足,後天失調,脾腎兩虛,筋脈失養,感冒人網。
慢性驚風位於肝脾腎,病理性質以虛為主。多為脾胃受損,土弱木旺。或脾腎陽虛,虛而風;或者肝腎陰虛,筋脈失健。
本病的治療主要是補虛治本。土弱木旺,治以健脾平肝;脾腎陽虛用溫脾腎法治療;陰虛風動,治法是滋陰潛陽。治療過程中可結合活血通絡、化痰祛瘀的方法。
待遇1。土虛多動癥的癥狀是體力不支,面色萎黃,嗜睡,肉眼,四肢不溫,足踝部及面部輕度水腫,神誌不清,抽搐,大便稀而呈青綠色,有時有腸鳴音,舌淡苔白,脈弱。防癌軟李贛脾湯由黨參6克、茯苓6克、白術9克、山藥6克、扁豆9克、炙甘草6克、煨姜3克、桂枝6克、白芍9克、鉤藤6克組成。
功效:溫補脾陽,扶土抑木。
用法:水煎服,每日壹劑。
本方劑以黨參、茯苓、白術、山藥、扁豆、炙甘草為緩解,健脾益氣,煨姜桂枝,溫脾壯陽,白芍、鉤藤平肝熄風。
根據說法,陽虛寒會導致桂枝的去除,加附子、肉桂,溫補脾腎;加入訶子、肉豆蔻和烏梅炭止瀉;方頭骨薄,夜眠啼哭,加牡蠣、龍骨平肝降陽。
2.脾腎陽虛證的癥狀為面色蒼白或灰滯,囟門凹陷,極度倦怠,深眠昏迷,口鼻冰冷,額汗,四肢冰涼,手腳蠕動發抖,大便清冷,舌淡,苔薄白,脈弱。防己固珍湯、朱涵當精湯由黨參9克、黃芪9克、白術6克、茯苓6克、炙甘草6克、65438+附子0.5克、肉桂2克、川椒3克、生姜3克、廚土3克組成。
功效:溫脾腎,回陽救逆。
用法:水煎服,每日壹劑。
方劑黨參、黃芪、白術、茯苓、炙甘草溫中健脾,附子、肉桂、川椒、生姜、廚房土溫陽救不良反應。
據言,勤加龍牙、鉤藤,平肝熄風;楊琪痊愈後,用理中地黃湯或克保利蘇湯在陽中求陰,使陰和楊燦得以維持,楊燦長期生陰。
3.陰虛風動證的癥狀為乏力、面紅、低熱、消瘦、震顫、抽筋、手足灼熱、大便幹燥、舌淡無苔、津液絳少、脈數。方益達朱出處《溫病辨證》由烏雞6克、阿膠6克、地黃9克、石斛6克、麥冬9克、龜板5克、鱉甲3克、牡蠣9克組成。
滋陰潛陽,滋水涵木的功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壹劑。
烏雞、阿膠、地黃、鐵皮石斛、麥冬能滋陰,龜甲、鱉甲、牡蠣能潛陽熄風。
按語,陰虛潮熱加柴胡、青蒿、地骨皮,清虛熱;若抽搐持續,吞服解痙散,以息風止痙;僵直癱瘓者加全蠍、白花蛇、烏梢蛇、地龍、僵蠶,但風藥太燥,宜加養血潤燥。
4.腎精虧虛證的癥狀是由開顱手術、佝僂病等疾病引起,伴有肢體抽搐、斜視凝視、暫時性失語或局部震顫。拔牙後恢復正常,舌淡,脈弱。處方1地黃飲子由熟地黃9克、山茱萸6克、巴戟天6克、肉蓯蓉6克、65438+制附子0.5克、五味子3克、麥冬6克、石斛6克、石菖蒲3克、遠誌3克組成。
功效是強基固元,益陰抑陽。
用法:水煎服,每日壹劑。
熟地黃山茱萸組方滋養腎陰;巴戟天、肉蓯蓉、附子用於溫補元陽;五味子、麥冬、金釵石斛養肺陰;石菖蒲、遠誌安神、開竅化痰。
對於經常抽搐者,去附子,加全蠍、地龍、天麻、龍牙、鉤藤,平肝息風止痙;對於肢體僵硬、癱瘓的患者,加入當歸、紅花、雞血藤養血活血。
◎第五章耳鼻咽喉科常見病實用奇方及名藥◎第五章耳鼻咽喉科常見病實用奇方及名藥第五章耳鼻咽喉科常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