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呈弱堿性,可用醋或1%醋酸或無極膏擦洗傷口。
留在傷口的毒刺可以用針或鑷子挑出來,但不要擠壓,以免殘留的毒素進入體內,然後拔罐會把毒汁吸出來,減少毒素的吸收。
在刺痛處敷冰塊可以減輕疼痛和腫脹。如果疼得厲害,可以吃點止痛藥。
如果有擴散的趨勢,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可以服用壹些抗過敏的藥物,如苯海拉明、撲爾敏等。
密切觀察大約半小時。如果發現呼吸困難,呼吸音變粗,有喘息聲,哪怕是壹點點,也要立即送就近醫院搶救。
wasp簡介:
胡蜂,又稱蜂、蜂或黃蜂,是壹種分布廣泛、種類繁多、飛行速度快的昆蟲。屬於膜翅目胡蜂科,分為三個亞科:胡蜂科、胡蜂科、胡蜂科。黃鳳有壹個細長光滑的身體,通過壹個細手柄與腹部相連。她有發育良好的翅膀和咀嚼口器。雌蜂和工蜂有壹個可怕的刺。當它們遇到攻擊或不友好的幹擾時,會群起而攻之,可引起過敏反應和中毒反應,甚至導致死亡。
中毒表現:
黃蜂毒液的主要成分有組胺、血清素、緩激肽、透明質酸酶等。毒液是堿性的,很容易被酸性溶液中和。毒液具有溶血、出血和神經毒性作用,可損傷心肌、腎小管和腎小球,尤其是近曲腎小管,還可引起過敏反應。被黃蜂蜇傷後,皮膚立即紅腫疼痛,甚至出現瘀點和皮膚壞死。眼睛被蜇後,疼痛劇烈,可出現流淚和紅腫,並可出現角膜潰瘍。壹般癥狀包括頭暈、頭痛、嘔吐、腹痛、腹瀉、易怒、血壓升高等。上述癥狀壹般在幾小時至幾天內消失;嚴重的病例可能包括嗜睡、全身性水腫、少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腎衰竭和休克。壹些對蜂毒過敏的人可能會出現蕁麻疹和過敏性休克。
攻擊人的理由:
氣候:由於氣候變暖,特別是冬季平均氣溫升高,越冬黃蜂數量增多。
生態:隨著林地面積的增加,昆蟲種群數量增加,為馬蜂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同時營造出大面積的柿子、梨、杏等經濟林,為馬蜂取水提供了便利;黃蜂喜歡吃蜂蜜制成的食物。
人為傷亡:絕大多數人在主動攻擊蜂巢時遭到報復;使用的化妝品含有類似黃蜂信息素的成分;喝酒的人容易受到黃蜂的攻擊。
控制方法:
藥物熏蒸:應在小巢期銷毀或清除,或用沾有農藥的布條、毛巾掛在小巢上。
適時取巢:在蜂箱出口和蜂箱外的蜜蜂身上噴灑殺蟲劑,然後用編織袋將蜂箱包好並迅速紮好袋口,再將蜂箱取出,將蜂箱放入水中或澆上汽油燒掉。采巢時間應在夜間或雨天進行。
用高壓水槍除蜂,火力攻擊:在高處搭建壹個人難以觸及的蜂巢,用高壓水槍瞄準蜂巢猛烈噴射,將其擊碎。也可以把浸過燃料油的廢棉花綁在壹根長竹竿的壹端,點燃,伸到蜂箱邊上燒掉。需要提前疏散周邊群眾,註意防火。
燒蜂:深秋氣溫降至15度時,黃蜂開始離開巢穴,轉移到洞穴、草堆等較溫暖的地方避寒,往往上百只聚在壹起禦寒。發現蜜蜂可以被火燒。
誘殺:黃蜂有築巢取水的特性。蜜蜂取水的地方,可以人工挖水坑或者放盛水容器,添加農藥。黃蜂吸水後會中毒而死。同時要註意人畜飲水安全。
尋屍:黃蜂不僅喜歡吃蜜蜂,還會咬同類的屍體。利用這個習慣,當它們撲向屍體時,就用木蒼蠅拍消滅它們。拍打的時候壹定要瞄準,不然大黃蜂打偏了會反沖蜇人。
藥物中毒:馬蜂動作笨拙,可以用小紗布球拍輕輕按住,然後用鑷子夾住,將劇毒農藥糖溶液塗在馬蜂胸腹部,然後放生。這些馬蜂返回巢穴後,其他馬蜂會過來舔食它們身上的有毒糖液,導致整個巢穴中毒。使用福建農業大學研發的“毀巢靈”,通過“自動塗抹法”,效果顯著。黃蜂被抓後,放入100 ~ 150 ml的瓶子裏,瓶子裏預設了“滅巢靈”的粉末。借助馬蜂翅膀的氣流,將粉末自動均勻地撒向蜜蜂身體的各個部位,打開瓶蓋將蜜蜂放回巢中,使整個巢迅速被汙染,達到破壞蜂巢的目的。
註意事項:在春夏兩季黃蜂築巢收集的牛糞中噴灑農藥。
水稻秧苗發黃可能是由水稻猝倒病引起的。防治方法:1,溫度穩定在6℃以上時播種,播種密度控制在25-30g/ m2。2.發病時用100g 15%利枯凈稀釋後每畝噴水50-60kg,每7天壹次,連續噴兩次。3.在壹葉壹心至二葉壹心期間,用600倍的迪克森溶液或500倍的利庫靈溶液進行葉面噴施。
壹、稻苗黃打什麽藥?
水稻秧苗發黃可能是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