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記者從長沙市中心醫院獲悉,他們接收了壹名新生嬰兒郝好。護士唐雙鳳在給郝好檢查時,發現郝好的腹部、臀部和四肢有許多類似燒傷的水泡,有的已經破了滲出液體。這些水泡是怎麽形成的?
郝好的父親告訴護士,郝好在出生的第三天全身發黃,他非常擔心,不知道該怎麽辦。家裏有“經驗”的老人告訴他,郝好可能是被邪靈撞了,只有被不幹凈的東西纏住才會變黃。因此,他們采用民間的“點燈”方法進行治療。所謂“點燈”,就是用點燃的燈芯草在剛出生幾天的浩浩身上戳幾個血點,讓他“治病”“驅邪”。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郝好痛哭流涕,全身皮膚被燒傷,血流不止。
然而,在接受了“點燈”的治療後,郝好黃色的身體不僅沒有退縮,反而加深了很多,哭得越來越頻繁。4月28日,意識到問題嚴重性的家屬迅速將郝好送往長沙市中心醫院新生兒科。
該院副主任醫師楊琴告訴記者,湖南省長沙市中心醫院新生兒科每年都會收治幾例因為黃疸過多而被父母“光照”的嬰兒。她提醒,“開燈”會導致多處皮膚損傷,寶寶可能會感染敗血癥,嚴重的會引發腦炎,甚至危及生命。
新生兒黃疸的治療生理性黃疸:以前認為新生兒黃疸不需要治療。針對當前優生優育的推廣和人口素質的提高,要特別註意以下幾點:①提前早開始奶,加速胎糞排出。②饑餓、缺氧、便秘、脫水、酸中毒、顱骨血腫等。可增加再生性黃疸,應進行治療。
高膽固醇血癥:危害主要是核黃疸。在核黃疸的研究中,過去認為間接膽紅素是脂溶性親脂性的,遊離的,與富含腦磷脂的腦細胞有親和力,容易通過血腦屏障損傷細胞核,引起核黃疸。
治療措施:傳統方法包括:
①光療:適用於任何間接高膽紅素血癥,膽紅素>;205μmol/L,使用波長420 ~ 460 mm的藍光(冷光源),可連續或間接照射24 ~ 48小時。光療用於治療新生兒黃疸已有40多年的歷史。能有效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使用方便,不良反應少。已廣泛應用於臨床,至今仍是新生兒黃疸的“標準”療法。為了使光療的治療效果最大化,在臨床使用中對不同光源的作用進行了比較。目前,氮化鎵發光二極管被提出用於新的光療,它是壹種高能耐用的光源,可以發出高強度、窄光譜的藍綠光,藍綠光的光譜範圍與膽紅素的吸收光譜範圍重疊。這種光源對膽紅素降解的效果優於傳統的藍光冷光源,光療後膽紅素反彈很小。
②黃疸藥物治療的新觀點:應用錫卟啉,代號(SnMP)。它是美國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用於臨床的唯壹血紅素類似物。血紅素加氧酶(HO)是血紅素代謝產生膽紅素的限速酶,抑制HO的活性可以減少膽紅素的產生。因此,在新生兒肝臟膽紅素治療功能不成熟的情況下,使用該藥較為合理。錫中卟啉不進入腦組織,安全劑量範圍廣,在體內不降解,也不影響肝臟中遊離膽紅素和葡萄糖醛酸的結合和排泄。被SnMP阻斷而不能降解的血紅素不會在組織中積累。
用法:小劑量SnMP 3 ~ 5 μ mol/kg可持續7 ~ 10天左右,這是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高峰期,在此期間可用於預防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使用SnMP治療5年的新生兒未發現嚴重的早期或晚期不良反應。
寶寶黃疸高有什麽癥狀?新生兒黃疸可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新生兒黃疸根據類型不同,癥狀也不同。
生理性新生兒黃疸癥狀如下:
新生兒在出生後第2 ~ 3天出現皮膚發黃,眼球發白,口腔黏膜發黃,輕重不等。壹般在面部和胸部比較明顯,但手掌和腳底不黃。第4 ~ 6天最為明顯。足月嬰兒從出生後10到14天消退,早產兒可持續到第3周。在此期間,孩子壹般情況良好,沒有其他不適。
新生兒出現生理性黃疸是正常現象,但家長也要密切關註。壹般來說,生理性黃疸比較輕,血液中膽紅素濃度低,不會影響孩子的智力。
病理性黃疸的癥狀如下:
小兒黃疸可在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或持續較長時間,或消退後再次出現,或黃疸逐漸加重。
病理性新生兒黃疸也會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現,如核黃疸。發生時,患兒黃疸明顯加重,開始出現嗜睡、不能吸奶或嗆奶、肌張力低下等癥狀。如果治療不及時,後期可能出現* * *、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嚴重癥狀。有的孩子死於呼吸衰竭,存活下來的孩子往往有智力低下、腦癱等後遺癥。
以上是新生兒黃疸癥狀的介紹。需要註意的是,新生兒出現黃疸時,家長可以餵葡萄糖水助黃。黃疸嚴重時,應及時將孩子送往醫院治療,防止核黃疸的發生,避免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