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民國女性,除了林和陸小曼,還有這樣壹個奇怪的女孩。她從小穿著好男人的衣服長大,瀟灑倜儻,野心不輸男人。
她是中國第壹代女醫學博士。她30歲後嫁給了世界上最好的男人,生了4個女兒,都是超級學霸。
她是楊步偉,著名學者趙元任的妻子。趙元任曾與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並稱“清華四傑”。
傅斯年這樣評價楊步偉:新時代的才女是英雄,是豪傑。
“我與人交談,而且我很努力地與人交談。妳若與我相交,我就比妳相交更多;妳講道理我比妳講道理。”
她評價自己的言論,可以直接簽人格。只有這壹個,沒有分支。
1
楊步偉於1889年出生在南京的壹個大家庭。他家有128間大房子。他的祖父楊仁山是近代著名的佛教大師。
楊步偉是她父母的女兒,但由於她二叔家沒有孩子,她被收養了,她二叔成了她的父親,她的生父成了她的叔叔。
她被自己的母親、姐姐、養父母和祖父母傷害過。而且因為爺爺去過歐洲,楊佳的家風也比壹般家庭開明。
楊步偉的童年,可以說是在蜜罐裏長大的——被壹個大人的家庭寵壞了,但也自由獨立,沒有約束。
到了纏足的年紀,楊步偉堅決拒絕,說了壹句大實話:“朱元璋的原配夫人馬史,腳大,走得穩,站得直,走得遠,攀高樓,降江河。”
爺爺和父親(養父)都支持她:“她不願意就不要糾纏她。”
那時,大家庭不允許孩子隨便問問題,但無論楊步偉問什麽問題,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會認真回答,從不敷衍。
壹次,七歲的楊步偉聽到他的祖父和父親談論西方的政治制度。
回到房間後,她問父親:“我也有權利決定自己的事嗎?”
父親很認真地回答她:“人有了權力就不能決定要不要,要先看事情對不對。”妳還年輕,有了知識和經驗,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判斷事情。外國人要到21歲才能行使權力。"
在成長的過程中,楊步偉不僅衣食無憂,還從爺爺和父親那裏得到了極其豐富的精神滋養,可以說是壹個真正被有錢人養大的女孩。
2
楊步偉從小就被當作兒子撫養。她總是打扮成男孩的樣子,仆人們都叫她“小女主人”。
這個“少爺”膽大固執,壹度讓大人頭疼。
當她7歲的時候,她創作了壹首歌來取笑先生:
“李乾孫趙先生,無飯;
周武王,先生無床;
陳峰楚威王先生未被;
申江·楊涵先生沒有母親。"
王先生教給他們孔子的話,“切得不合適就不要吃”,意思是:吃的肉壹定要切得合適。
楊步偉聽後,甚至當眾批評孔子浪費食物:“如果他只吃肉丁,誰來吃剩下的角?”
還有壹件有趣的事。那時候李經常到楊家串門,居然在李的被子裏堆了個雪人,把被子和李的褲子都弄濕了。
李問她這件事,她壹點也不害怕:“妳有什麽證據說是我幹的?也許妳在睡夢中撒尿而不知道?”
她還用尺子拍了李的屁股五下:“是妳自己的爛屁股讓妳睡不著覺。”
只是到了12歲,楊步偉才第壹次穿上女裝,變回三小姐,但大方豪爽的性格依舊沒有改變。
看到楊步偉意誌堅強,“像壹個男人,而不是壹個女人”,他的父親教他的女兒接受更多的教育,以便她可以在未來有所成就。
他給楊步偉講了古今中外傑出女性的故事,對她說:“學習永遠是壹個人最重要的事情。現在我可以讓妳多讀書了,我終於愛妳了。”
16歲時,楊步偉帶著“女性讀書的好處”去了學校。她大筆壹揮,寫道:“女人也是人民的母親。”這些勇敢的話語讓老師刮目相看。
楊步偉和朋友在壹起。
三
楊步偉第壹次能夠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他反抗了舊的婚姻制度並取得了成功。
在楊步偉出生之前,她是由她的祖母結婚的,她將來會嫁給她的第二個表妹。
當楊步偉長大後,他不喜歡這個婚姻,認為“這是他的生活,與他人無關。為什麽他不能自己做決定?”
她問媽媽:“為什麽我結婚了還需要別人替我決定?”
母親無法回答她。
她向祖父明確表示,婚姻應該是她自己的決定,她永遠不會嫁給她的表妹。
祖父問她:“妳決定了嗎?不會後悔嗎?”
楊步偉拿了紙筆,當著爺爺的面寫了壹封休書:“我以後難得表現姨媽的好,反而會讓父母為難。與其後悔未來,不如挽回現在。”
楊步偉斷然拒絕:“那太荒謬了。我結不結婚,取決於我以後認識的人。我自然不會為了破風俗去找人結婚。有個好的我才嫁。”
這份結婚宣言在當時是壹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即使在今天,很多女性可能也沒有這種意識和勇氣。
贏得婚姻自由後,楊步偉覺得“這輩子第壹次,我是自己的人了。”
四
在23歲的時候,安徽巡撫白請她做學堂的校長,並答應她的工資可以作為她將來出國學醫的學費。
整天不教書的楊步偉,真的去當校長了。
出乎意料的是,楊步偉把學校管理得井井有條。楊步偉將500多名女孩中年齡較大和不識字的女孩分開,讓她們學習編織、縫紉和刺繡。對於識字的女生,她按照成績分為兩個小學和兩個中學。
壹場叛亂包圍了學校裏的州長官邸。楊步偉壹邊冷靜地指揮衛兵戰鬥,壹邊呼叫支援。最後,所有的反叛者都被解除了武裝。
白事後稱贊:“妳可以當女軍長了。”
擔任總統壹年後,楊步偉按照自己的意願前往東京帝國大學學醫,並在31歲時獲得博士學位。
回國後,楊步偉和他的同學在北京開辦了森仁醫院,開設婦產科和兒科。
醫院院長楊步偉什麽事都自己做。他上午去門診,下午去門診,經常半夜接生。
她把自己的經歷總結為“看了幾百個人的病,接管了幾百個孩子的生命。”
楊步偉是第壹代醫學女博士,第壹代西醫婦產科醫生,第壹位女院長。
五
楊步偉在學業和事業上都很成功,但年過30仍是單身。
“妳的脾氣太暴躁了。這樣下去誰敢娶妳?”朋友給了我很好的建議,楊步偉卻滿不在乎:“懂了我就喜歡。”
命運從未讓她失望。365,438+0歲的時候,楊步偉遇到了真命天子——趙元任,壹個比自己小三歲的大天才。
趙元任
當他們在壹個朋友的聚會上相遇時,楊步偉問趙元任,“妳學什麽?”
——“哲學。”
——“好人為什麽要學哲學?”
當趙元任從國外回來時,他見多識廣,壹生中從未遇到過對手,這使他洋洋自得。
直到他遇到楊步偉,他才發現原來有這麽壹個有趣的女人,不按常理出牌,愛挑戰刻板印象,而且極其聰明有見地。
認識壹段時間後,趙元任鼓起勇氣在中山公園向楊步偉表白,兩人正式交往。
那時,楊步偉的事業剛剛起步,整天忙於醫院的事務,趙元任每天只能短暫見面。
過了壹段時間,她問趙元任,“妳認為我們可以這樣結婚嗎?我不能不做事。”
趙元任回答,“我知道妳喜歡做事情。妳可能會改變壹點。”
壹年後,他們結婚了。按說兩人都是大家族出身,婚禮應該不會很豪華,至少要正規。
但兩人覺得結婚完全是自己的事。他們決定打破所有的慣例和習俗,儀式越簡單越好。
1921 6月1日,趙元任和楊步偉邀請他們的老朋友胡適和朱正吃飯,楊步偉親自做了四道家常菜。
晚飯後,趙元任拿出壹份文件,讓兩個朋友作為見證人簽了字。胡適和朱正今天意識到他們結婚了。
至於其他親戚朋友,他們發了400多份征婚啟事,甚至告訴全世界他們結婚了。
結婚通知是這樣寫的:
“趙元任醫生和楊步偉醫女恭敬地把這份臨時通知呈送給親朋好友,告訴妳,在這封信到達之前,他們已經於6月1921日下午3點在京獨立成婚,當時太陽平均標準是東經120度。”
他們甚至退回了趙元任阿姨送的花籃,因為它既不是書面的,也不是音樂。
楊步偉壹直以這場婚禮為榮:“我們當時沒有儀式的婚禮不僅在當時轟動壹時,即使是現在,很多人還是想學學趙元任夫婦的婚禮儀式,但他們從來沒有學過。”
六
婚後,楊步偉辭去了醫院院長的職務,心甘情願地成了壹名“家庭主婦”。當然,以她的性格,做家庭主婦也是不安分的。
當趙元任在清華工作時,楊步偉覺得食堂的飯菜不好吃,於是他自費開了壹家餐館。因為食物又飽又好吃,學生們蜂擁而至。
過了壹段時間,除了清華學生,燕京學生也來了,還有城裏人來買座位。楊步偉嫌麻煩,轉讓了餐館。
她開了壹個小診所,想著窮人最需要醫療卻沒有錢,想出了壹個辦法:有能力的人,留下20塊錢就可以介紹3個人免費看病。可惜情況不妙,診所開張沒多久就關門了。
她還和另外兩個妻子組織了壹個“三泰公司”,從附近招募女孩,教她們做各種手工藝品,並將成品批發給商店或自己出售。
他們在美國的時候,有壹段時間經濟窘迫。楊步偉自己做布袋,賣給美國教授和妻子。賣的錢用來租房子吃飯。
楊步偉和趙元任。
楊步偉很大膽。就算她是趙夫人,也絕不會“收斂”的。
她第壹次去美國的時候,已經懷孕了,壹句英語都不會說。她敢壹個人在街上走來走去,用手比劃著,買了冰激淩和三明治當午飯,還有壹大包日用品。
在美國呆了幾十年,楊步偉的英語還是很差,經常犯語法錯誤,這並不妨礙她和任何人聊天。
當我的朋友聽到楊步偉說英語時,他不禁感嘆道:“趙夫人真大膽。”
楊步偉自豪地回答:“我有什麽不敢的?天下之事,不敢做,何以成事?”
七
更讓人羨慕的是,這個家庭,從父母到女兒女婿,都是超級大學霸。
不用說,天才趙元任不僅是語言學家、音樂家、數學家和物理學家,而且還精通哲學和邏輯學。曾在哈佛、耶魯、清華等多所名校任教。
他在語言方面很有天賦,懂得33種地方方言,通曉英語、德語、法語、日語、俄語、希臘語和拉丁語。他簡直就是壹本活字典,壹個翻譯家。
楊步偉是中國第壹代女醫學博士。雖然她壹生沒有很大的學術成就,但是興趣廣泛,學什麽都很快,讀書的時候理科成績特別好。
家庭照片
大女兒趙如蘭畢業於哈佛大學,是哈佛第壹位華裔女教授。長子卞學鐄是著名的計算力學權威,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
二女兒趙欣娜畢業於哈佛大學,是著名的化學家。次子黃佩雲是中國粉末冶金的奠基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教授。
三女兒趙,畢業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是康乃爾大學的教授。第三個女婿左是華盛頓大學的教授。
四女兒趙,畢業於康乃爾大學,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
四個女兒中,只有小女兒婚姻不幸,成為父母心中的遺憾。
家庭
在教育孩子方面,楊步偉的理念是盡可能少地幹涉他們的成長,不是責備他們,而是鼓勵他們勇敢。
有壹次我二女兒開車撞到樹上,車前蓋被撞開。我女兒太害怕了,不敢開車。
楊步偉當時坐在車裏,但她壹點也不責怪女兒,也不害怕。反而壹直安慰她:“不要緊,妳又可以開車了。慢慢走。妳開得最好。不要害怕開車。”
在母親的鼓勵下,她的女兒克服了恐懼,壹路開車到了目的地。
“如果壹個人沒有做好,最重要的不是當時責怪他,也不是說妳再也做不下去了。我們應該鼓勵他前進,幫助他重拾信心。”楊步偉說。
在教育孩子方面,趙元任從不強迫他們,而是鼓勵他們像自己壹樣享受樂趣。
在教女兒拼音的時候,他會作曲,邊彈鋼琴邊教她們唱歌。晚上,他會拿著手電筒,帶著女兒去看星星。
當然,四個女兒的成就有很好的遺傳原因,也可以借鑒父母鼓勵引導教育的理念。
八
盡管楊步偉婚後放棄了自己的事業,但她從不願意做教授的妻子。
她出版了許多書。
《中國烹飪書》詳細介紹了中國各地的飲食習俗和文化,文字簡練,幽默生動。它已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成為西方人了解中國美食的聖經。
《壹個女人的自傳》講述了她的成長故事,語言直白有趣,賣得很好。
雜記趙佳描述了她與趙元任的婚姻生活,並描繪了她那個時代數百位最著名的學者。
楊步偉和趙元任。
但是,以楊步偉的才華和能力,她本應該在事業上取得更大的成就。不知道這是不是她人生中唯壹的遺憾。
楊步偉的真名是雲清,但她的好朋友說:“妳將來會成為壹個偉大的人。就叫他不畏吧。”
我爺爺曾經說過:“我孫女雖然是女的,但她的野心比男人強。”
楊步偉自己也說:“婚姻必然會為事業占用大量的時間和精神,結果很可能會失去壹個女人在銀行裏達到最高職位的機會。”
但是楊步偉並不後悔他的選擇:“壹個女人對做家庭主婦感興趣並不可恥。但如果她成年後學得多了,經歷得多了,就越能把家庭的發展當成自己知識增長的機會,就不會推卸自己的退步。”
她建議女性“壹開始盡可能多的接受教育,最好在結婚前做點什麽。”
九
很難看到像楊步偉這樣生活了壹輩子的女人。
她是中國最早的現代新女性。在那個女性大多保守的年代,她反抗社會對女性的束縛,堅持獨立,壹生敢做敢當。
她的思想遠遠超前於時代,即使在今天,她也比很多人先進。
無論是婚前爭取婚姻自由、赴日學醫、創辦醫院,還是婚後生兒育女、照顧家庭,她都在主動做出自己的選擇,從不後悔。
她的話:“我就是我,不是別人。”
有多少人把這句話當成人生宣言,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她做到了!
作者
羅曉·多鐸
壹位家長邀請作者
文章版權歸父母壹方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系壹位家長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