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真的代表古代和尚不吃肉嗎?
這種觀點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說法。現代漢語中,“葷菜”也指肉類食品。其實這種觀點是壹個由來已久的錯誤。其實不僅古代的和尚道士不吃肉,就連文人也不提倡吃“肉”。
如果妳覺得這種“肉”就是肉,那妳就錯了。“肉”的偏方是草字頭,是植物的壹種。在《周禮》中,“肉”是指壹些特殊的蔬菜,如大蒜、洋蔥、蔥、韭菜和香菜,這些蔬菜不被文人喜歡和接受,因為它們在嘴裏會產生異味,非常不雅。
後來禮崩樂壞,士人地位下降,成了信奉儒家的知識分子的代名詞,於是不吃“肉”成了士人提倡的壹種君子之好。現在,妳還認為不吃“肉”就是不吃肉嗎?哈哈。
古代正史都是為了“帝王將相”而篡改的假歷史嗎?
這種觀點在壹些極端憤世嫉俗者和歷史愛好者的頭腦中盛行。受魯迅先生言論的影響,很多人都有這種* * *不認可的歷史虛無主義傾向。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古代史官最早建立於夏朝,在商朝成為壹種重要的職業。最早的史料記載是指奴隸制王朝國王和君主的祭祀儀式和行程的記載,如甲骨文,如春秋時期秦襄公的石鼓文(唐代陜西扶風縣周元發現)。
因為是記錄,所以是如實寫的。封建王朝建立後,特別是漢武帝設立刺史壹職以加強對封建王朝的監督後,史書成為監督中央監察機制從皇帝到官員的重要工具。在宗法制中,皇帝生前不能要求史家公布自己朝代的史籍,否則會被判違反宗法制,不能進祠堂。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齊太師壹波接著壹波的故事。“歷史書上說,‘崔屹殺了他的國王。’崔子殺了它。他的兄弟繼承了這本書,而兩個死者。他哥哥也是壹本書,但是他放棄了。石楠的家人聽說太史公死了,他把過去保持得很簡單。他聽說是壹本書,其實也是。”(《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明朝的“敵人”是日本鬼子對中國的野蠻侵略?
關於這個問題,韓笑的《管中窺豹——從明朝朝貢貿易和海盜的衰落看王朝的興衰》壹文有非常詳細的記述。前期日本浪人、海盜、亡命勇士確實造成了敵人的苦難,但中後期真正的敵人大多是中國人自己。這些人被明朝稱為假日本人。官方記載的抗日名將余感嘆,假日本人居然霸占了自己。但是有壹些日本海盜,實際上是荷蘭和葡萄牙海盜。
青銅器中的鼎相當於現在的壺?它是用來煮肉的嗎?
我記得韓笑小時候在學校學過壹篇課文。其中的註釋說,這個鼎相當於現在的鍋,壹般用來煮肉。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這個觀點,認為是真的。其實這壹次,小學教材編寫出現了壹個非常弱智的錯誤。
鼎是商周青銅文化鼎盛時期的重要禮器,但不是拿來煮肉的。祭祀活動中,祭司們會將事先煮好的肉放入鼎中,然後在鼎下加入加了香料的柴火,繼續加熱,幫助肉末保溫,讓祖先和神靈吃到熱騰騰的肉末,保佑國家風調雨順。
人家的肉是提前煮好的。可以把三腳架當炒菜鍋用嗎?這麽小的細節都有誤導性,更何況我們課本上記載的其他內容?(這裏埋個伏筆,請大家思考壹下自己對中國教材的看法~)
中國人不用西餐刀叉吃中餐?
中國絕大多數人認為刀叉只是西方人吃西餐時用的。自近代西餐傳入中國以來,用刀叉吃牛肉盤和披薩就成為了中國普通百姓眼中的壹種時尚,讓人不得不感嘆“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其實用刀叉吃飯的人對外國是那麽的崇拜,但是他們忽略了壹個歷史事實,那就是中國古代的人也是用刀叉吃飯的。
河南安陽、陜西河北等地的許多陰虛歷史文物中,都出土了壹套叫“璧”的青銅器——沒錯,就是“匕首”的“璧”。這是貴族的壹種食物容器,看起來像今天的刀叉。它是用來把釜(鍋)裏的肉切碎,然後插進自己的容器裏吃的。這是刀叉的原型。
6日本人居然吃生魚片?生吃?這就是日本海盜變態民族性的詳細體現?
很多人對日本人吃魚感到驚訝和不解,甚至將其視為日本人不正常民族性的體現,卻不知道生吃魚是中國古代的傳統食品——魚湯。不僅是魚,還有很多肉,古代人有壹種生吃的方式,叫做“肉”。
自周朝以來,中國人就有吃生魚的歷史。新鮮的魚和貝類被切成片,和調味料壹起食用。因為曾經落後於商人的周人認為肉煮熟後會失去鮮嫩,所以幹脆生吃涼肉。直到後世,到了唐朝,魚被唐朝的使節帶到了日本,成為了今天日本的主食。
相撲是日本的傳統運動?
身邊很多人都在為打相撲的胖日本變態男哭。其實這種看似變態的體育活動,在隋唐時期就傳入了日本。這種體育活動,流行於古代中國的軍隊,尤其是邊疆地區的士兵中,既能強身健體,又能鍛煉士兵的士氣和競爭力。壹般獲勝的將軍可以給壹些酒肉。在日本被改造成了壹個變態老胖子的小醜般的無聊遊戲。
古代的科舉制度真的很邪惡嗎?
這種說法流行於現在的中學歷史課本中,影響了很多人。好吧,但是我得打妳——課本又說謊了。科舉制度產生於隋代,發展並確立於唐代。最初的科舉考試分為明經和進士。
進士科側重於三點,即詩詞歌賦創作、個人經學闡釋和時事策略。前兩種不需要解釋,時事策略就是考官會指出朝廷目前面臨的壹些社會問題或者重大決策,讓考生談談自己的看法,或者舉出壹些地方治理案例,讓考生自己做出判斷和評價。
這種制度在晚清八股時代依然可見。而且古代進士被授予進士之後,並沒有直接獲得做官的資格。他們還以翰林的身份進入中央國子監,成為朝廷的秘書人員,負責處理和起草壹些文件和典籍,鍛煉自己的實踐經驗。在滿足要求後,他們可以被官方部門授予真正的空缺職位,並釋放給地方官員。
李廣不是因為功高才被漢武帝封的,是真的嗎?
人們普遍認為李廣為漢朝抵抗匈奴立下了汗馬功勞,匈奴人對他望而生畏。李光公建立了很高的聲譽,做出的貢獻超過了武帝本人。所以漢武帝不能被封,只能被打壓,不被封拜,甚至被殺!這真的是事實嗎?漢武帝就這麽小心眼?其實這是壹個很大的誤區。
李廣是漢景帝時期的少年,秦國開國名將、著名騎兵李信的後代。他在周亞夫英勇作戰平定七國叛亂,因此被推薦進入朝廷視野。他壹生的最高官職不過是個太守,是當地邊疆軍區的軍政要員。太守軍銜2000多石,又不是高級指揮官,沒資格被封侯。而且,李廣的人生雖然有壹些閃光點,但也不能掩蓋他得不償失的事實。
10古史家都是地位低下的嗎?只是壹個掌管祭祀和書寫歷史的皇帝的弄臣?
這種說法真的很業余,更何況,熟悉唐史的人都知道,唐朝的宰相不是壹個,而是很多個,又怎麽區分哪個是衙門的宰相呢?壹般來說,如果皇帝讓壹個宰相兼修國史,說明這個宰相的地位和能力是所有人中最高的!由此可見編史的重要性。方在《史記》中生活了20多年,堪稱初唐第壹相,初唐國史主要由他編撰。史家的立場,史家的立場可見壹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