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px1624這哥們太逗了!!!
哈哈哈哈!!!!!
“氣頸”似乎不是中醫的專有名詞,而是老百姓的俗稱!
根據妳所說的,似乎應該是中醫“氣滯”範疇的疾病。
氣癭是壹個病名。五災之壹,《備急用》卷二十四。氣痢多因情緒低落或水土因素所致。其癥狀為頸部暫時性腫瘤,邊緣整齊,膚色正常,相對較軟,可因生氣、憤怒等情緒而變大或變小。治療應該是宣肺氣,祛風化痰,清熱解毒。處方大多是五苓丸,或海斯漱玉丸,或海藻玉壺湯。現代多使用碘制劑,也可根據病情考慮針灸治療或手術切除。
氣膽是壹種以頸前腫脹、氣盛氣衰為特征的疾病。生於頸部周圍,形似癤,病情的增減與情誌變化密切相關,故稱之為氣癤,俗稱大脖子。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單純性彌漫性甲狀腺腫,包括地方性和散發性。
氣膽的診斷要點
該病流行於山區高原地區,如雲南、貴州、山西、陜西、寧夏,但也發生在平原地區。
常見於年輕女性,尤其是青春期、妊娠期和哺乳期;但常出現在疫區的學齡兒童身上。
起初頸部前側或兩側呈彌漫性腫脹,腫脹電位逐日增高,邊緣不清,膚色如常,柔軟無痛。腫脹過大,可下垂,感覺沈重,但不斷裂,可隨情緒起伏。
如果腫脹在周圍發展,會導致呼吸困難和聲音嘶啞。
這種疾病發生在頸部,外觀相似。但該病壹般較軟,無籽,而結節病較軟,腫脹,邊界清晰,可用於鑒別。
氣膽的辯證分析
本病多因飲水或食物缺碘,或情緒不佳,氣滯肝脾,臟腑不和所致。此外,產後腎氣不足,外邪侵襲人也可引起本病。表現為頸前腫脹,界限不清,隨情誌起伏,病程纏綿,難以消退,不可破。
本病的發生與水土缺碘和情緒障礙關系最為密切。疫區以水土因素為主;分布在各地的,主要是感情因素。但情誌變化對病情影響較大,腎氣、正氣不足者特別容易得此病。起初表現為氣滯痰凝,久則表現為邪實正虛。肝郁氣滯,木失,脾失健運,濕蘊成痰,痰氣凝滯,結於頸部,則見腫脹;氣無形,氣聚氣長,樂散;痰為陰邪,雖氣未化為火,故膚色如常;證屬痰氣互凝,無瘀血阻絡,故軟而不痛。邪氣長期郁結,肝郁脾虛,氣血長期消耗,表現為氣血虛弱的癥狀;痰氣相凝,積於胸中,則胸悶氣短,聲嘶力竭。治療原則是疏肝解郁化痰。
氣膽的辨證論治
氣滯痰凝型
該證表現為癭瘤初腫,頸前彌漫性腫脹,邊緣不清,膚色正常。軟而無痛,遷怒持久,無明顯全身癥狀。
治氣郁,痰腫。
藥方上的草藥
1.顧世成《擇醫大全》主方海斯舒郁丸加減
處方:柴胡6克,昆布9克,海藻9克,青木香3克,陳皮6克,香附9克,黃藥子12克,枳殼6克,昆布15克,海螵蛸12克,海蛤殼24克。水煎服,每日1劑。
有肝病史的,去掉黃色的藥。孕婦或哺乳期患者,加菟絲子15g、何首烏30g、補骨脂12g;孕婦也可以在處方中加入羊錘L。
2.中成藥
(1)小營順氣散,每次3-6克,每日2次,用溫開水沖服。
(2)海斯舒玉丸,每次4-5g,每日2次,用淡鹽水沖服。
3.單味方藥,棗藥散(陳夢雷等《衛生部全集》)。
藥方:海藻30克(用酒洗凈),黃藥子60克,磨成粉。用舌頭舔藥末,用津液吞服,待病情消失2/3時停藥。用藥首先要破濃味,戒酒。
邪實正虛證
癥狀為腫脹加重,頸部明顯增厚,並伴有乏力、活動時氣短、胸悶、呼吸困難、咽喉壓迫、聲音嘶啞。
治療氣血,理氣化痰。
藥方上的草藥
1.活血三營湯(陳世功正宗手術)主方加減。
處方:當歸9克,白芍9克,陳皮6克,川芎6克,法半夏9克,黨參15克,茯苓9克,牡丹皮9克,昆布15克,木香9克(下),甘草3克,青皮6克。水煎服,每日1劑。
胸悶氣短者,加石菖蒲9克,厚樸6克,瓜蔞12克。喉嚨有壓迫感、聲音嘶啞者加射幹6克、馬勃3克、青果9克。
2.中成藥是指氣滯痰凝證的中成藥。
3.單方“千金內脫散”(方明中醫雜誌1984.3)
處方:黨參20克,黃芪10克,當歸10克,厚樸10克,川芎10克,桔梗10克,防風10克,白芷10克,甘草10克。水煎兩次,每日1劑。如果血清T3和T4低,則參芪量加倍。對於頸緊、咽喉有異物感者,當歸、桔梗、防風含量分別增加到15 ~ 20g。
氣滯外治
若癤腫巨大,並伴有明顯壓迫癥狀,可進行甲狀腺次全切除術。但青春期單純性彌漫性甲狀腺腫不適合手術治療。
氣滯的其他療法。
1.針灸療法
(1)針灸:常用的穴位有氣滯、合谷、夾脊穴(頸3 ~ 5)。備用穴為天突、曲池、風池、中柱。針刺:氣滯穴在頸前水突穴附近,甲狀腺腫塊在外側;根據腫塊的大小,位置可能略有不同。針體呈45度角,從腺體邊緣插入腫塊中心,用雞爪刺;合谷穴被強烈刺激;壹針不剩,隔天1次。比如氣滯穴不宜多次針刺,但頸部3-5夾脊穴可以。備用點可以輪換備用。
(2)艾灸:常用的穴位有天突、田童、雲門、腋下、曲池、中峰、鐘山、風池、大椎、七社、惠惠、天府、重陽。艾灸方法:艾灸鐘山穴7強,其他穴位艾灸18強。
(3)耳針:內分泌、甲狀腺、頸部等常用穴位。進針快,扭幾秒,留針30 ~ 60分鐘,壹天1次。
2.飲食療法
涼拌白綠絲:海帶200g,白蘿蔔200g,粉絲(水發)100g。海帶、白蘿蔔切片成細絲,海帶、粉條加水煮熟,和白蘿蔔壹起加調料食用。
雙色菜:海蜇皮250g,胡蘿蔔1000g,切絲拌調料,隨餐食用。
蛤蜊制香附湯:蛤蜊100g,香附10g,韭菜少許。將蛤蜊和準備好的香附壹起用水煮至蛤蜊熟,濾出香附,加入少許韭菜和調料即可食用。
3.預防和護理
在流行地區,除了改善水源(如打深井)外,碘鹽(每公斤鹽含5-10毫克碘化鈉或碘化鉀)主要作為集體預防,直至青春期後。碘鹽不僅有預防作用,對患者也有壹定的治療作用。
我們應該經常吃海帶、海藻和其他海洋植物,尤其是兒童、青少年和孕婦。
平時保持好心情,不要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