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鍛煉的步驟:
1.準備姿勢: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眼睛直視,呼吸均勻,可站可坐。
2.左右看:頭先向左轉,再向右轉,幅度要大,最好有意識地膨脹,30次。
3.前後點頭:頭前後,前傾時脖子盡量向前伸,30次。
4.轉肩放松頸部:雙手放在兩側肩膀上,掌心向下,手臂由後向前旋轉20-30次,再由前向後旋轉20-30次。
5.搖頭:左右前後轉動頭部五次,然後向相反方向轉動五次。
6.頭手對抗:雙手交叉緊貼頸後,用力推動頭頸,頭頸向後推,相互對抗5次。
7.雙手捧天:雙手舉過頭頂,掌心向上,仰視手背5秒鐘。
2艾灸緩解艾灸穴位:大椎、天柱、陽陵泉、內關、外關、合谷、勞宮、後溪、指尖。
艾灸方法:取合適的體位,用艾條直接對準穴位或選擇合適的艾灸器進行艾灸。按照先上後下、前前後後的艾灸原則,每個穴位艾灸15-20分鐘或皮膚潮紅為宜。每個穴位艾灸壹天1次。壹般慢性病艾灸三個月就會好轉或痊愈。比如艾灸,可以作為壹種保健長期使用。
3按摩緩解內關穴按摩,手掌向上,手腕橫紋間距約兩寸三橫指。就正中神經上來說,腕管綜合征最好,手指麻手酸都是很好的穴位。
按摩手在李三屈肘,肘尖在手腕方向三寸四橫指。肌肉凸起的地方,按在穴位上就有酸痛感。治療肩頸引起的上肢對手指麻木癥狀。按壓手李三後,按摩至手腕。
按摩頸臂穴頸臂穴位於鎖骨內1/3與胸鎖乳突肌鎖骨後緣向上1寸的交點處。
醫生站在病人身後,病人坐了下來。若右手麻木,醫生將右手放在患者右肩上,用食指按壓患側“頸臂穴”,用扣緊力向下向外方向輕拉,直至患者指尖有酸感或麻木感;也可以用拇指按壓患側的“頸臂穴”,輕輕按壓深,逐漸加大,並稍作滑動,直至患者有酸感或麻木感,達到指尖。
按摩頸部百老穴當我們低頭的時候,可以感覺到頸後有壹個很高的可以活動的脊椎骨,這個脊椎骨就是第七頸椎的棘突,它下面的凹陷就是大椎穴。大椎穴水平位置直上2寸,頸後中線左右各開1寸,為頸部疲勞。
首先,趴在床上,胸前墊個枕頭,自然低頭。然後讓家人用雙手中指沿後頸自上而下慢慢移動,壹般摸骨頂手的壓痛點在百老穴。摸完後,可以在這個部位輕輕按摩,然後用拇指尖對準頸部,推向健側。如果感覺壓痛點消散,說明有效。這種“點穴法”可以放松被壓迫的神經,有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手指麻木的癥狀自然可以得到緩解。
4保持良好的心態。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也可能引起手麻。往往隨著患者的情緒變化,在煩躁、心慌、焦慮時會有癥狀體現。而且這種麻木是不固定的,處於壹種徘徊的狀態。患者經常失眠、多夢、氣短、全身無力、記憶力減退。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態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