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豬瘟
體溫長時間上升到40-42℃。食欲不振或停止進食,精神抑郁,易睡,畏寒,擠臥成堆或鉆草窩。站立行走,駝背,四肢無力,動作緩慢,揮桿不穩,結膜發紅,膿性分泌物,先便秘,後腹瀉。耳朵根部、腹部、四肢內側有不可磨滅的紫色出血點。
病變:淋巴結腫大,周圍出血,紅白混合大理石。腎臟顏色變淡,表面有針尖大小的出血點。脾臟腫大,出血,和出血性梗死從表面邊緣突出。慢性病例回盲部粘膜有鈕扣狀選擇。
防治:該病無特效藥物治療,主要靠預防。
1.平時加強飼養管理,做好環境衛生和消毒工作。
2.定期接種,為排除母源抗體(包括其他獲得性抗體)的幹擾,可增加接種劑量(每頭2-4劑)。
3.發生豬瘟時,在疫區或受威脅區應用大劑量豬瘟疫苗:10—15劑/頭進行緊急接種。增加疫苗接種劑量是消除母源抗體的最佳方法,也是預防非典型豬瘟的有效措施。
4.豬發生豬瘟時,應迅速隔離病豬,用豬消毒,同時對癥處理,緊急註射高免血清,並使用抗生素和磺胺類藥物,防止繼發感染。
第二,豬流感
豬的體溫上升到4JD-41.5℃,有時達到42℃,食欲不振或被遺棄,精神抑郁,肌肉和關節疼痛,經常躺在地上,呼吸急促,陣發性痙攣性咳嗽,糞便幹硬,眼睛和鼻子有粘液分泌。
病變:主要集中在呼吸器官。鼻、喉、氣管、支氣管粘膜充血,表面有大量泡沫狀粘液,有時混有血液。肺部病變呈紫紅色,像新鮮牛肉。
預防和治療:這種疾病的治療沒有特效藥。
1.發燒時用解熱鎮痛藥,肌肉註射30%銀蓮花3-5 ml,或治療好。
2.控制繼發感染,使用抗生素或磺胺類藥物預防繼發感染。
3.內服中藥。處方:金銀花、連翹、黃芩、柴胡、牛蒡、陳皮、甘草各10-15克,水煎服。
使用上述方法3天,豬可以康復。
第三,豬的肺病
當體溫升至41-42℃時,停止進食,粘膜發青,咽喉灼熱腫脹,口中氣喘籲籲,呈狗坐姿勢。咳嗽,呼吸困難。皮膚有紅斑和紅點。鼻涕化膿。
病變:主要病變為融合性支氣管肺炎,心尖葉、心葉、中葉、膈葉前緣呈“肉狀”或“蝦樣”實變。
防控:1。加強飼養管理,提高豬的抵抗力。定期接種疫苗。
2.治療方法:硫酸卡那黴素,每公斤體重肌註5萬單位,或肌註5%百菌消。I ml/10kg體重,壹日兩次。
3.將全豬飼料與0.2%的殺菌劑或土黴素混合3-5天。
四、豬鏈球菌病
乳豬病的最重,大部分都是膿毒性的。病豬體溫升至465,438±0-43℃,結膜潮紅,流淚,咳嗽,呼吸困難,體表有紫紅色斑點。患有關節炎的病豬出現運動障礙、後軀僵硬、關節腫脹、疼痛和跛行。患有化膿性淋巴結炎的豬的淋巴結在前額、頸部和前胸腫脹。
病理變化:敗血癥,病豬表現為全身各器官充血、出血、化膿癥狀。腦膜充血、出血、血管突出、化膿性病變。
防治:保持豬圈清潔幹燥,定期消毒。青黴素是這種病最好的治療方法,每公斤5-8萬單位,每天2次,共3天。
動詞 (verb的縮寫)豬的弓形蟲
癥狀:與豬瘟、流行性感冒相似,體溫升至40 ~ 42℃,病豬情緒低落,食欲減退,食欲不振嚴重。頭、耳、下肢有瘀斑,後肢無力,走路抖,臥,呼吸困難,咳嗽。嚴重的時候是狗坐式。口吐白沫,懷孕母豬可以流產。
病變:肝臟輕度腫大,有壞死斑和出血點,腎皮質少量出血,膀胱少量出血點。回盲部淋巴濾泡腫脹。肺水腫,淋巴結腫大,胸腹有黃色積液。
防治:對癥狀較重的病豬,可將磺胺嘧啶-6-甲氧嘧啶(0.07 g/kg體重)、磺胺嘧啶(0.07 g/kg體重)、100-500 ml葡萄糖(10%)混合後靜脈註射。該病第壹次即可治愈,壹般2-3次即可。癥狀較輕的豬,肌註磺胺-6-甲氧嘧啶,每公斤體重0.07 g,每日2次,第1次,3-5天即可痊愈。
六、傳染性胸膜肺炎
病豬體溫升至42℃以上,狗坐或臥姿勢呼吸困難。腹式呼吸,咳嗽,口鼻流出帶色血的紅色泡沫,腹部和耳尖發紺。
病理變化:病豬胸膜表面附著白色纖維素,胸腔積液,肺充血出血。
防治:5%養元百菌消註射液,每公斤體重0.1 ml,每日肌肉註射2次,連用3天;或者養元川康長效註射液,每10 kg體重肌肉註射1 ml,每日壹次,連續兩天,效果極佳。
七、偽狂犬病
病豬體溫升高至41-42℃,出現典型的神經系統癥狀,呼吸困難,偶有上吐下瀉。
病變:腹膜充血,偶見小出血點,腹部水腫。腎臟腫大,散在出血點,耳尖發紺。
防控:加強飼養管理,做好疫苗接種。這種疾病沒有特效藥物治療。據專家臨床應用,在飼料中添加養元敗毒消和利康寧進行恢復性藥物治療,療效非常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