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養生的朋友和壹些患者不知道自己的體質,喜歡盲目進補。這是不科學的。識別體質是調理的前提。只有認清體質,才能根據自己的體質循序漸進地選擇合適的調理方法。
1,和平憲法
陰陽調和氣血,表現為形體適中,面色紅潤,精神飽滿等。勻稱結實。
2.氣虛體質
元氣不足,表現為乏力、氣短、自汗等氣虛表現;肌肉很軟,不結實。
3.陰虛體質
陰道液不足:口幹咽燥,手足心熱等。身材單薄。
4.陽虛體質
陽虛,表現為:怕冷,手腳不溫等。肌肉很軟,不結實。
5.痰濕體質
痰濕凝滯:以體質肥胖、脘腹脹滿、口黏苔膩為主要表現;身體肥胖,腹部飽滿柔軟。
6.濕熱體質
濕熱內涵、表現:以表面油膩、口苦、苔黃膩等濕熱表現為主;中等或薄的形狀。
7.氣滯體質
氣滯,表現:抑郁、焦慮、脆弱是氣滯的主要表現;身材偏瘦的人很多。
8、血瘀體質
血液循環不暢:膚色暗沈、舌紫等血瘀表現;胖瘦。
9.特殊體質
先天性障礙,表現:生理缺陷,過敏反應等。;過敏體質的人壹般不會特別;先天稟賦異常的人,要麽是畸形,要麽是身體有缺陷。
中醫博大精深,是中國的國粹,是傳統。它標本兼治,副作用小。下面給大家分享兩個臨床醫案,看看中醫是如何治療這些疾病的:
趙,女,38歲,去年6月雙小腿出現對稱性丘疹、紅斑、水皰,瘙癢難忍。搔抓後潰爛滲血,糜爛處結痂後反復發作,皮疹擴散,影響正常生活。
同年5438年6月至10月,經醫院檢查確診為慢性濕疹。
服用強的松等藥物後病情稍有好轉,停藥1周後復發。他不願意繼續服用西藥,轉而接受中醫治療。
癥狀:雙下肢大紅斑,邊界不規則,布滿黃色痂皮和抓痕,部分丘疹糜爛滲血,舌紅,苔薄黃,脈滑,伴有口臭,大便幹燥,小便黃。
中醫診斷為濕瘡,辨證為皮膚濕熱蘊結。
治療:清熱利濕,止癢解毒。
處方:黃芩、茯苓、龍膽草、澤瀉、苦參、牡丹皮、萆薢、車前草、白茅根、生地、大黃等。
第二次診斷:服用5劑中藥,皮疹幹燥,面積縮小壹半,瘙癢明顯減輕,舌紅,苔薄黃,大便正常。
第三次診斷:微調上部,繼續服用10劑量,病變部位皮膚全部恢復正常,不適癥狀基本消失。建議停藥。
王先生,57歲,高血壓病史20年。他間歇性服用降壓藥。年初他蹲著低頭幹活,突然起來後暈倒。急救後ct顯示顱內出血,入院。
術後狀態穩定,回家休養。王先生通常是生氣和易怒的。
考慮到身體狀況如果不預防,隨時會有危險,所以決定嘗試中醫調理。
癥狀:頭暈、睡眠不好、乏力、氣短、畏寒、四肢發冷、走路腿無力;舌質紅,苔白膩。
診斷: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腦中風後遺癥。
中醫辨證屬於氣虛血瘀、腎虛痰濕瘀阻。
治療:益氣活血,溫陽補腎,化痰通絡。
經過3個月左右的中醫調理,王先生的身體癥狀有了壹定程度的改善,步態有力,言語流暢,頭暈,睡眠差,已能從事輕體力活動。他的家屬和他本人對治療結果都很滿意,願意繼續中醫調理。
小貼士:
以上方劑僅供臨床病例分析。具體劑量和用量壹定要遵醫囑服用,不可擅自服用處方,以免耽誤病情!
我是中醫全科醫生簡佩筠。如果妳對中醫和疾病有什麽疑問,可以通過私信、私信向我提問。出診後我會盡快回復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