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風熱犯肺,肺失宣。
此型多見於copd急性發作初期,多為外感風熱邪所致。癥狀有咳嗽、氣短、呼吸困難、胸悶、咳痰不爽、痰稠或黃,常伴有惡風、體熱、頭痛口渴、鼻黃流涕、舌苔薄黃、脈浮或滑等表證。
治法:疏風清熱,宣肺化痰。處方為桑菊湯合麻杏石幹湯。藥物為桑葉10克、桑白皮10克、菊花10克、杏仁10克、連翹12克、炙麻黃6克、石膏30克、桔梗6克、前胡10克、牛蒡65438。
二、痰熱壅肺,氣陰俱傷。
此型多見於copd急性發作期,復發患者易並發肺癰(支氣管擴張)。癥見喘鳴、胸悶、咳嗽、氣短、痰粘黃、咳嗽、嘔吐、惡臭味或痰中帶血,伴有口幹便秘、心煩失眠、倦怠乏力、舌紅、苔薄或膩、脫皮、脈滑或細。
治法:清熱化痰,平肺平喘。小新胸湯、清氣化痰湯組方修改,藥物為栝樓30g、黃芩10g、半夏10g、桃仁10g、杏仁10g、枳實10g、知母10g、貝母10g。如果痰黃如膿或有腥味,多伴有肺膿腫。可酌情加入蘆根15g、白茅根15g、生薏苡仁30g、魚腥草30g、敗醬草15g、蒲公英15g,清熱解毒,化痰消癰。
第三,痰濕蘊肺,氣虛血瘀
這種類型多見於copd急性發作後。咳喘較前明顯減輕,但仍有較多痰,常導致咳嗽,痰扁,色白或灰,有黏稠或厚塊狀物,胸悶,惡心,倦怠,大便溏暗,舌淡,苔白膩,脈滑或潮。
治療:祛濕化痰,減少不良反應,止咳。加減方旋魏萍二唐三(魏萍散、陳二湯、三子養親湯),藥物如下:蒼術10g、陳皮10g、半夏10g、茯苓15g、厚樸6g、蘇梗10g、炒萊菔子。
第四,陰虛血瘀痰凝
此型常見於copd緩解期,表現為氣短,咳嗽少痰,色白或黃,質黏,口幹,唇暗,形體消瘦,體熱心煩,夜眠不安,舌質紅或暗,苔少或膩,脈細滑。
治法:滋陰清熱,化痰血。處方為金水劉軍湯,藥物為當歸15g,熟地(混砂仁)15g,陳皮10g,半夏10g,茯苓15g,茵陳10g,貝母65438。
五、氣虛、血瘀、痰阻
這種類型是緩解期copd最常見的證型,可見於肺脹的早、中、晚期。癥狀包括氣短,特別是運動,咳嗽痰多,白色粘稠或泡沫狀,經常感冒。每次因氣候變化誘發,均伴有口唇晦暗,納差乏力,舌質淡暗,苔薄膩或白,脈滑。
治療:益氣活血,化痰平喘。方劑為六君子湯合玉屏風散,藥物為黨參15g、黃芪20g、白術10g、茯苓15g、陳皮10g、半夏10g、桃仁10g、杏仁10g、炒薏苡仁30g、防風
六、氣陰兩虛,痰瘀阻絡
此型多見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緩解期,癥狀為呼吸困難、心悸,尤以動時為甚,咯痰少,黏稠難分,唇甲發紺,心煩失眠,低聲膽怯,少氣懶言,口幹便秘,舌淡紅或暗,苔少或薄,中間脫皮,脈沈或澀。
治療:益氣養陰,化痰通絡。加味生脈湯合傅玄代赭湯,藥物為太子參15g、麥冬10g、五味子6g、旋覆花10g(炒)、赭石10g、半夏10g、南沙參65438。
七、脾腎陽虛,水濕不通。
此型常見於重度copd合並右心衰竭,表現為呼吸困難心悸,不能平臥,咯痰稀薄或泡沫狀,面腫肢浮,惡寒少尿,面唇浮腫,面唇青紫,舌質淡胖暗,苔白膩或水,脈沈細。
治法:溫陽健脾,瀉肺利水。選擇真武湯合桑蘇歸苓湯加減,藥物如下:枳附片10g,桑白皮10g,紫蘇10g,葶藶子10g,桂枝10g,茯苓10g,白術65435g。
八、肝腎陰虛,痰清竅
此型常見於重度copd合並呼吸衰竭,表現為咳嗽、呼吸困難、咯痰不爽、精神淡漠、嗜睡甚至昏迷,或煩躁不安、譫妄、四肢抽搐、舌暗紅或絳紅、舌淡、苔白或黃膩、脈細滑。
治療:柔肝熄風,化痰開竅。方劑有關彜湯、菖蒲玉瑾湯、滌痰湯。生、熟藥材各15克,山茱萸20克,玄參10克,石菖蒲10克,郁金10克,法半夏10克,威靈仙6克,茯苓10克,竹茹10克,枳殼655
綜上所述,阻塞性肺氣腫的辨證多以本虛、氣陰兩虛、脾腎陽虛為基礎,以痰、瘀、風熱為對象。急性發作期治療遵循規範治療原則,緩解期則標本兼治,虛、痰、瘀同治。對於重度copd合並右心衰竭或呼吸衰竭的患者,需要中西醫結合治療,盡早控制癥狀,防止病情進壹步惡化。
提醒您:中醫治療阻塞性肺氣腫此偏方來自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