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中醫治療更年期綜合征常用藥對

中醫治療更年期綜合征常用藥對

藥對是指兩種不同中藥的組合,起到增強療效或減少不良反應的作用。它是方劑組成的關鍵,是中藥與方劑之間的樞紐。只有用好藥對,才能深刻理解方劑的內涵,提高臨床療效。

郁金和百合

姜黃,辛、苦、寒,入心、肝、肺經,能解氣解郁,涼血破瘀,利膽。入血分為活血化瘀,涼血清心,入氣分為疏肝解郁,治療好氣滯血瘀。百合味甘,性寒,能滋陰潤肺,清心安神,治虛火擾之陰虛、失眠、多夢、心煩、驚悸、恍惚。兩藥合用,既能疏肝解郁,清心涼血,又能滋陰安神,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相應癥狀。

蘇葉,佛手柑

紫蘇葉,性溫,味辛,屬肺經、脾經,香氣濃郁,能疏肝解郁,行氣和胃,治肝郁氣滯、脾胃不和之證;佛手,辛、苦、甘、溫,入肝、脾、胃三經,有理氣化痰、止嘔消腫、疏肝健脾和胃的功效。兩藥合用主要用於治療更年期綜合征的癥狀,如胸脅脹滿、厭食、腹瀉等。

夜交藤和合歡皮

首烏藤,性平,味甘,能養血安神,祛風通絡,比養血寧心,調理陰陽,寧心安神更重要;合歡皮,性平,味甘,入心肝經,能解郁、補血、寧心、消癰消腫。兩藥合用可治療更年期綜合征中因肝郁、陰血不足、精神營養不良引起的抑郁、失眠、多夢、易醒。

熟地黃和鱉甲

地黃性味甘,微溫,屬肝腎經。古有“大補五臟真陰”、“大補真水”之說。行善,養血滋陰。鱉甲味甘、鹹、寒。入肝腎經,長於滋陰潛陽,清熱除蒸。兩者壹定要搭配使用,滋陰養血,祛虛熱;適用於腎陰虛、精血不足所致的燥熱多汗。

龜甲和龜殼

龜甲,味甘,寒鹹,滋腎補血,比滋陰更重要。還具有養血養心、安神定誌的功效,擅長治療肝腎陰虛引起的陰虛潮熱、骨蒸盜汗、陰血虛引起的失眠健忘等癥。鱉甲重於潛陽,解虛熱效果優於龜甲,是治療陰虛發熱的重要藥物。兩藥合用可滋陰補血,治療月經過多、月經後期、閉經、圍絕經期綜合征、子宮肌瘤、乳腺增生、甲狀腺結節等。

女貞,墨旱蓮

女貞子味甘、苦、涼。墨旱蓮味甘、酸、寒。兩味藥都屬於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的功效。兩藥合用,又稱二至丸,是壹種治療肝腎陰虛的藥物,適用於肝腎陰虛引起的失眠、煩躁、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等圍絕經期患者。

青皮和枳實

青皮,味苦辛,性溫,歸肝、膽、胃經,有疏肝理氣、消食化滯的功效。傾向於疏肝解郁,治肝郁氣滯諸證。枳實,苦、辛、酸,微寒,屬脾胃經,能破氣消食,化痰散結,入血,治療氣滯血瘀所致的胸脅脹痛;兩藥合用,氣血雙補,疏肝理氣功效突出,對更年期綜合征的焦慮抑郁癥狀有較好的療效。

白芍和柴胡

芍藥,苦、酸,微寒。入肝脾經。擅長養血斂陰、柔肝止痛。柴胡,苦、辛、微寒,屬肝膽經,長於疏肝解郁、調和退熱;兩藥合用,柔肝疏肝,使進補有效,滋而不膩;適用於陰虛血虛、情緒不適的更年期患者。

香附和合歡皮

香附,辛,微苦,微甜,平;肝脾三焦經。擅長疏肝解郁,理氣調經。合歡皮,味甘,性平,主治心、肝、肺經,善寧五臟、心神。兩種藥物合用,使更年期綜合征患者心情平靜,心情舒暢。

酸棗仁和柏子仁

酸棗仁,酸甜,性平,歸肝、膽、心經,能養心補肝,寧心安神,斂汗生津;擅長滋補肝血、斂肝陰,治療肝血不足、精神失養所致的驚悸多夢;柏子仁味甘,性平,能養心安神、潤腸通便、止汗止汗,善於滋養心血,治療心血不足引起的失眠、頭暈、健忘、心慌、心悸等癥。兩藥配伍具有養心養肝、安神定誌的功效,更適合大便幹結者。

山茱萸和枸杞

山茱萸,酸澀,微溫,入肝腎經,有滋補肝腎、收斂固澀之功;枸杞味甘,性平,歸肝、腎經。《本草經註》說它“補精強陰”,補肝腎,益視力。兩藥合用,能補益肝腎精血,以緩解相應的“女子氣氣任脈虛,脈數衰,日乏”癥狀。

  • 上一篇:現代因果記錄
  • 下一篇:如何讓善因成熟,惡果改變?(2)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